支模高度不足()的,可使用马凳操作。A、2.5mB、3mC、4m

支模高度不足()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 A、2.5m
  • B、3m
  • C、4m

相关考题:

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支设高度在2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2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规定,可用于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的立柱支模有()。 A、钢管立柱支模B、桁架支模C、塑钢立柱支模D、木立柱支模E、PVC柱支模

支设高度小于3米的柱模板时,可使用马凳操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拆3m以上高度的模板时,应搭设操作平台,高度不足3m的可以使用移动式高凳或站在支撑杆上操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支设高度低于3m以下的柱模板,可使用马凳操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支拆3m以上高度的模板时,应搭设操作平台,高度不足3m的可使用移动式登凳或站在拉杆、支撑杆上操作。判断对错

模板支撑和拆卸时的悬空作业,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 )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A.1B.2C.3D.4

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析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当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3m时,可采用木立柱支模。( )

下列选项中,关于模板安装工程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用马凳操作B.拼装完的大块模板或整体模板,吊装前应确定吊点位置,先进行试吊,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运安装C.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若采用多层支架支模,则在两层支架立柱间应铺设垫板,且应平整,上下层支柱要垂直,并应在同一垂直线上D.当模板高度大于5M以上时,应搭脚手架,设置防护栏,上下可以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采用排架支墙模时,其正确的施工操作方法为()。A、立排架→扎铁→支排架模→支侧模;B、立排架→支排架模→扎铁→支侧模;C、扎铁→立排架→支排架模→支侧模;D、立排架→支排架模→支侧模→扎铁。

线性马凳筋方向设置马凳筋的布置方向。()

模板支撑和拆卸时的悬空作业,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的可使用马凳操作。A、6mB、5mC、4mD、3m

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应设置的安全设施包括()。A、四周设置斜撑B、设置剪刀撑C、设置安全立网D、配置马凳E、设立操作平台

室内抹灰使用的马凳和马凳之间不得超过()m。A、1B、2C、3D、4

凡在4m以上高处支模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安全网;4m以下,可使用马凳或梯子,在铺好的梁底板或楼板模板搁栅上带重物行走视情况而定。

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应站在()上。A、操作平台B、钢筋架C、梯子D、马凳

马凳

垫版操作是使用0.05mm厚的垫纸板粘贴在模切版底部,对模切刀的高度进行补偿。

旋转楼梯支模时,钢筋阀支模法的操作工艺顺序是什么?

板的上层钢筋应使用马凳或钢筋架作支架,马凳及钢筋架的直径均不小于φ10。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不超过()mm。

判断题当层间高度大于5m时,应选用桁架支模或钢管立柱支模。当层间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可采用木立杆支模。A对B错

单选题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应站在()上。A操作平台B钢筋架C梯子D马凳

单选题支模高度不足()的,可使用马凳操作。A2.5mB3mC4m

问答题旋转楼梯支模时,钢筋阀支模法的操作工艺顺序是什么?

判断题凡在4m以上高处支模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安全网;4m以下,可使用马凳或梯子,在铺好的梁底板或楼板模板搁栅上带重物行走视情况而定。A对B错

填空题板的上层钢筋应使用马凳或钢筋架作支架,马凳及钢筋架的直径均不小于φ10。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不超过()mm。

多选题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应设置的安全设施包括()。A四周设置斜撑B设置剪刀撑C设置安全立网D配置马凳E设立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