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指数法是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
信息化指数法是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
相关考题:
关于测度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波拉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波拉特法是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B:波拉特法又称为劳动力结构法C:波拉特法认为产业结构和社会形态取决于主导产业D:波拉特法对信息化程度的测算较精准E:波拉特法采用了人均带宽拥有量、人均电话通话次数等20项指标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提出的GDP比重法和就业结构分析法,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等,为信息能力的测算提供了重要的手段。A、弗里茨•马克卢普(Fritz Marchlup)B、波拉特(M.U.Porat)C、C.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rlees)D、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
使用信息化指数模型(RITE)测算信息化程度时,测得某地区的信息量指数为235,信息装备率指数128,通信主题水平指数为178,信息系数指数为245,则该地区的信息化指数为( )。A、128.0B、186.5C、196.5D、245.0
多选题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包括哪两大类()。A标杆管理法B信息化指数法C信息化测算方法D国际电信联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