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中,非汛期流域24小时内平均降水量等于或大于50㎜产生的洪峰必须摘录。

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中,非汛期流域24小时内平均降水量等于或大于50㎜产生的洪峰必须摘录。


相关考题:

水位观测数据整理工作,包括计算日平均( )、编制逐日平均( )表和洪水要素摘录表等。

频率P=2%的设计洪水,是指( )。A.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5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B.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50年可能出现一次C.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20年出现一次D.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20年可能出现一次

摘录洪水水文要素时,暴雨形成的洪水,要与()摘录配套。A、水位B、流量C、含沙量D、降雨量

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摘录点应尽量摘录()的值,所摘数值应为定时观测值,不得用日平均值代替。A、每日0时B、每日8时C、每日12时D、每日24时

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全年应摘录几次较大洪峰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小洪峰。选择各种洪峰类型应包括()等。A、洪峰流量最大的和洪峰总量最大的洪峰B、含沙量最大的和输沙量最大的峰C、连续洪峰或特殊峰形和久旱以后的峰D、较大的春汛、凌汛的峰或非汛期较大的峰

24h最大降水量应()一日最大降水量。A、大于或等于B、等于C、大于D、小于

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的转折点处应有摘录点。A、起涨前B、起涨后C、落平前D、峰顶前后

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全年应摘录()较大洪峰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小洪峰。A、一次B、1~2次C、几次D、全部

悬移质输沙率()的目标成果是,完成“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逐日平均悬移质输沙率表”,“逐日平均含沙量表”,以及流域、水系“各站月年平均悬移质输沙率对照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的有关内容等。A、资料整编B、数据整理C、数据计算D、数据入库

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的主要内容有()等项目。A、水位B、流量C、流速D、含沙量

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表列以时间为索引摘录了相应的水位、流量和断面平均含沙量数据,提供掌握洪水水文要素演变过程情况。

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摘录的洪峰上下游要配套。一般洪峰,按“上配下”的原则,将()按各种洪峰类型所选摘的洪峰作为基本峰。A、上游站B、下游站C、本河流D、本流域

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摘录点的多少,应以能控制()的变化过程基本不变形为原则,即摘录点所连绘过程与原过程的峰、谷完全相符,洪峰过程吻合,洪量基本相等。A、水位B、流量C、平均流速D、含沙量

摘录洪水水文要素时,洪峰起涨前、落平后要多摘录()点,以满足割除基流的要求。A、1~2个B、2~3个C、3~5个D、1个

入库洪水组成部分包括()。A、水库回水末端附近干支流水文站或某计算断面上流域产生的洪水B、干支流各水文站以下到水库周边以上区间陆面流域面积产生的洪水C、水库库面的降水量产生的洪水D、入库洪水仅是水库回水末端附近干流洪水

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采用时间、水位、流量三要素汛期选摘主要洪峰过程的方式,洪峰较多时选摘一般不少于3次。

单选题24h最大降水量应()一日最大降水量。A大于或等于B等于C大于D小于

多选题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的主要内容有()等项目。A水位B流量C流速D含沙量

多选题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的转折点处应有摘录点。A起涨前B起涨后C落平前D峰顶前后

多选题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摘录点的多少,应以能控制()的变化过程基本不变形为原则,即摘录点所连绘过程与原过程的峰、谷完全相符,洪峰过程吻合,洪量基本相等。A水位B流量C平均流速D含沙量

单选题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摘录点应尽量摘录()的值,所摘数值应为定时观测值,不得用日平均值代替。A每日0时B每日8时C每日12时D每日24时

单选题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全年应摘录()较大洪峰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小洪峰。A一次B1~2次C几次D全部

单选题摘录洪水水文要素时,洪峰起涨前、落平后要多摘录()点,以满足割除基流的要求。A1~2个B2~3个C3~5个D1个

判断题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表列以时间为索引摘录了相应的水位、流量和断面平均含沙量数据,提供掌握洪水水文要素演变过程情况。A对B错

单选题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摘录的洪峰上下游要配套。一般洪峰,按“上配下”的原则,将()按各种洪峰类型所选摘的洪峰作为基本峰。A上游站B下游站C本河流D本流域

多选题编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时,全年应摘录几次较大洪峰和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小洪峰。选择各种洪峰类型应包括()等。A洪峰流量最大的和洪峰总量最大的洪峰B含沙量最大的和输沙量最大的峰C连续洪峰或特殊峰形和久旱以后的峰D较大的春汛、凌汛的峰或非汛期较大的峰

单选题摘录洪水水文要素时,暴雨形成的洪水,要与()摘录配套。A水位B流量C含沙量D降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