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放线菌时,在土壤样品悬液中加10的酚是为抑制()A、霉菌和细菌B、真菌C、酵母D、曲霉

分离放线菌时,在土壤样品悬液中加10的酚是为抑制()

  • A、霉菌和细菌
  • B、真菌
  • C、酵母
  • D、曲霉

相关考题:

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样品液制备中加入中性醋酸铅溶液的目的是沉淀样品中的()。

在气液色谱固定相中担体的作用是()A、提供大的表面支撑固定液B、吸附样品C、分离样品D、脱附样品

在沙保培养基中加入放线菌酮的目的是A、促进真菌生长B、抑制细菌生长C、抑制污染真菌生长D、抑制螺旋体生长E、抑制放线菌生长

用组织制作分离病毒的标本时,通常将组织制成( )。A、10%的悬液保存B、5%的悬液保存C、10%的悬液保存D、20%的悬液保存E、50%的悬液保存

血凝抑制试验第二步加入的样品是()。 A、生理盐水B、被检血清C、四单位病毒D、RBC悬液

用组织制作分离病毒的标本时,通常将组织制成A.1%的悬液保存B.5%的悬液保存C.10%的悬液保存D.20%的悬液保存E.50%的悬液保存

在沙保罗培养基中加入放线菌酮是为了A.促进真菌生长B.抑制细菌生长C.抑制螺旋体生长D.抑制放线菌生长E.抵制污染真菌生长

在土壤质地测定过程中,计划测定土壤悬液比重前,用搅拌棒搅动悬液()min搅动结束后,立即记录静置开始时间。A1B2C10D20

用氢化物-非色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时,土壤样品经硝酸—高氯酸消解后,对消解液要进行预还原,预还原受酸度影响较大,盐酸酸度选择在()均可。A、5%~10%B、10%~20%C、20%~30%

在土壤质地测定过程中,计划测定土壤悬液比重前,用搅拌棒搅动悬液()min搅动结束后,立即记录静置开始时间。A、1B、2C、10D、20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检测空气中的氨浓度,在样品测定过程中,如果样品溶液吸光度超过标准曲线范围,则可用试剂空白稀释样品显色液后在分析,计算样品浓度时,不考虑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用组织制作分离病毒的标本时,通常将组织制成()。A、1%的悬液保存B、5%的悬液保存C、10%的悬液保存D、20%的悬液保存E、50%的悬液保存

采集含有五氯酚的样品时,应在水样中加入()和(),并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防止五氯酚的分解。

在沙保罗培养基中加入放线菌酮是为了()A、促进真菌生长B、抑制细菌生长C、抑制螺旋体生长D、抑制放线菌生长E、抵制污染真菌生长

分离霉菌时,往往在培养基中加入几滴80%的乳酸,以抑制()的生长

酸性土壤中()的数量较碱性土壤中为多,而放线菌却是在()土壤中较多。

23#为防止发生堵塞,在旋风分离器及三个集液罐内喷入酚水,分离后的杂质与酚水经液位调节共同排到32#。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

单选题关于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的NO3--N含量,下列操作中不妥的是()A用新鲜的土壤样品进行测定B振荡结束后,放置5分钟,将悬液的上部清液用干滤纸过滤C滤液收集在刚刚洗净的湿润三角瓶中D碱化时,向蒸发皿内缓缓加入1:1 NH4OH,溶液呈黄色后再多加2mL

填空题分离霉菌时,往往在培养基中加入几滴80%的乳酸,以抑制()的生长

判断题23#为防止发生堵塞,在旋风分离器及三个集液罐内喷入酚水,分离后的杂质与酚水经液位调节共同排到32#。A对B错

判断题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A对B错

单选题分离放线菌时,在土壤样品悬液中加10的酚是为抑制()A霉菌和细菌B真菌C酵母D曲霉

判断题分离细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50U/ml制霉菌素,可以抑制霉菌和放线菌的生长。A对B错

单选题在沙保培养基中加入放线菌酮的目的是()A促进真菌生长B抑制细菌生长C抑制污染真菌生长D抑制螺旋体生长E抑制放线菌生长

填空题采集含有五氯酚的样品时,应在水样中加入()和(),并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防止五氯酚的分解。

单选题用组织制作分离病毒的标本时,通常将组织制成(  )。A10%的悬液保存B20%的悬液保存C5%的悬液保存D1%的悬液保存E50%的悬液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