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溶血性黄疸会怎样()A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阳性B直接胆红素正常,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阴性C直接胆红素正常,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阴性D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阳性E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
溶血性黄疸会怎样()
A

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阳性

B

直接胆红素正常,尿胆原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C

直接胆红素正常,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阴性

D

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阳性

E

以上都不是


参考解析

解析: 考点:1.黄疸的概念: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当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在17.1~34.2μmol/L之间,临床上尚未出现黄疸者,为隐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临床上出现黄疸者,为显性黄疸。黄疸分为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2.由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病等导致肝细胞受损而致处理胆红素代谢的能力下降,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另一方面,因肝细胞坏死或胆汁排泄通路受阻,转化成的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称为肝细胞性黄疸。临床表现为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血中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均增加,但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不定,<20%或>20%。3.由于先天性、遗传性因素或免疫性及非免疫性因素引起的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分解,致使非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多,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滞留而出现的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急性溶血有高热、寒战、头痛、呕吐,常有血红蛋白尿;慢性溶血有贫血和脾大,血中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均增加,但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20%,尿中尿胆原增加,但无胆红素。4.各种原因使肝内或肝外的胆管发生阻塞,其上方的胆管内压力增高,胆管扩张,引起肝内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所致的黄疸称为阻塞性黄疸。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心率减慢,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但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40%,粪色变浅或变白,尿中尿胆原减少或消失,胆红素阳性。5.黄疸伴胆囊肿大主要见于肝外阻塞性黄疸,如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癌等。

相关考题:

关于溶血性黄疸叙述正确的是A、溶血时红细胞破坏过多就会出现黄疸B、溶血性黄疸与肝代谢无关C、溶血性黄疸是间接胆红素升高所致D、溶血性黄疸时尿胆原减少E、原位溶血不出现溶血性黄疸

该病人的黄疸属于A.急性溶血性黄疸B.慢性溶血性黄疸C.肝细胞性黄疸D.梗疸性黄疸

黄疸最常见的原因是()A、溶血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药物性黄疸D、胆汁淤积性黄疸E、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单选题关于溶血性黄疸叙述正确的是()A溶血时红细胞破坏过多就会出现黄疸B溶血性黄疸与肝代谢无关C溶血性黄疸是间接胆红素升高所致D溶血性黄疸时尿胆原减少E原位溶血不出现溶血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