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月1日,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在6月底前将货物运至乙方,乙方于接到货物后15天内将货款付给甲方。甲方按期将货物通过火车发运给乙方,但迟至9月底仍未收到乙方的货款,后诉至法院。乙方在法庭上辩称,由于8月份本地发洪水,致使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请求免除违约责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法院应予支持B乙方的理由不成立,该情况是由于乙延迟履行义务而造成的C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该情况属于合同法规定的免责事由,可以免除乙的责任D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该货物的损失由甲自行承担

单选题
2月1日,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在6月底前将货物运至乙方,乙方于接到货物后15天内将货款付给甲方。甲方按期将货物通过火车发运给乙方,但迟至9月底仍未收到乙方的货款,后诉至法院。乙方在法庭上辩称,由于8月份本地发洪水,致使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请求免除违约责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法院应予支持

B

乙方的理由不成立,该情况是由于乙延迟履行义务而造成的

C

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该情况属于合同法规定的免责事由,可以免除乙的责任

D

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该货物的损失由甲自行承担


参考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免责事由。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该题针对“免责事由”知识点进行考核]

相关考题:

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发生了变更的是( )。A.主体、客体B.内容C.客体D.主体

:甲、乙双方签订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的( )就发生了变更。A.主体、客体B.内容C.客体D.主体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在乙方交货5天后,甲方向乙方支付货款,双方对付款地没有作出约定,在乙方交货后,双方对付款地发生分歧。经协商仍无法确定,则依据我国《合同法》,此时甲方应在何地支付货款( )A.甲方营业地B.乙方交货地C.乙方住所地D.乙方营业地

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但对履行地点和履行期限未作明确规定。甲方处于A市,乙方处于B市。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是()A.甲方向乙方交付货物应在A市B.甲方向乙方交付货物应在B市C.乙方向甲方付款应在A市D.甲方可以随时向乙方交付货物,但应给乙方一定的准备时间

甲方(国有企业)于2001年3月10日以书面方式向乙方(有限责任公司)求购A产品,数量100台,每台价20万元,于同年5月5日前一次供货,货到后15天内付款。甲方以产作抵押,对所欠供货方的货款担保。乙方于3月14日收到甲方的求购函后,于当天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回复甲方,同意所提的一切条件,表示完全可以按期供货。双方另外于3月20日补签一份以甲方办公楼作抵押,为乙方200万元债权担保的书面合同。乙方为了保证向甲方及时供货,又与丙方(合伙企业)签订一份向丙方购买100台A产品的购货合同,总买价150万元,货到后付款。合同规定丙方于4月30日前将货物直接运到甲方所在地,凭甲方的验货证明,乙当日以本票方式向丙方结清货款。丙方将货物如期送到甲方,甲方开出验货合格清单。乙方也于当日通过开户银行开出金额150万元的本票交丙方。丙方于5月3日将本票交银行进账时,出票银行告知,乙方无款支付,故拒绝付款。丙方进一步调查得知,乙公司属于3位股东于4年前出资设立的一般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共300万元,除公司成立时出资到位60万元外,剩余部分的出资至今未到位。乙方于5月15日向甲方索要货款,甲方拒付。理由是签订合同时,乙方并无A产品,属于欺诈行为,乙方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乙方根据抵押合同,要求法院以抵押物清偿甲方所欠乙的货款。法院认为甲方用于抵押的房产必须进行抵押登记,且事先已用于对丁公司180万元债权的抵押担保登记,抵押物总价值270万元。乙方与甲方对抵押合同进行了抵押物补充登记。同时甲、乙、丙三方还提出了以下问题:1.甲方认为,货物由丙方供应,故货款应支付给丙方,因为乙方将供货的义务和收款权利均转移给了丙方。且甲、乙双方之间也无书面购销合同。2.乙方认为,乙丙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效,因为丙方属于合伙企业,无独立企业法人资格,故无权以企业名义对外签订合同。3.丙提出,由于乙未按期支付货款,导致丙无法正常经营,申请清算。银行指定清算人清算的结果如下:(1)丙企业变现的资产价值22万元;(2)发生清算费用1.6万元,欠职工工资7万元,欠社会劳动保险费用3万元,欠税款8万元,欠其他企业货款55万元;(3)丙企业合伙人之一B尚有存款10万元,股票价值14万元,房屋一栋价值17万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合同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票据法》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双方有无书面购销合同?2.甲方抵押的房产,应如何清偿?3.出票银行拒绝向丙方付款是否合法?4.丙方与乙方的书面合同是否有效?5.乙公司注册资本到位的情况是否符合公司法的规定?6.甲可否直接将货款支付给丙方?7.乙方是否应对甲方承担缔约过失责?8.丙企业清算时,清算程序和手续应如何办理?

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如有争议应通过仲裁解决。后乙方违约,甲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后,乙方在开庭审理时提交了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驳回甲方的起诉。 ( )

(三)2001年6月5日,甲、乙双方签订了买卖1000吨烟煤的合同。约定:甲方的交货期是2002年1月~3月底,甲方一次性交货,并负责运输。至2002年1月20日,甲方通知乙方,无力履行合同。2002年3月1日,乙方通知甲方解除合同,甲方于2002年3月4日收到解除合同通知,2002年3月6日,甲方将货送至乙方,乙方予以拒绝,甲方被迫将该批烟煤存放在丙处。2002年3月8日,因为出现罕见暴雨,露天存放的烟煤流失甚多。请回答下列问题:甲方2002年1月20日发给乙方的无力履行合同的通知是( )。A.先合同义务B.预期违约C.合同违约D.难以确定

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标的为100万元,甲方向乙方付出了10万元作为定金。同时,合同还规定,违约金为合同标的的15%,结果在合同履行时乙方违约。请问,乙方应付给甲方( )万元。 A.5B.15C.20D.25

2月1日,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在6月底前将货物运至乙方,乙方于接到货物后15天内将货款付给甲方。甲方按期将货物通过火车发运给乙方,但迟至9月底仍未收到乙方的货款,后诉至法院。乙方在法庭上辩称,由于8月份本地发洪水,致使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请求免除违约责任。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法院应予支持。 ( )A.正确B.错误

某年3月,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在6月30日前将货物运至乙方,乙方验货付款,合同还约定违约金为总货款的10%。甲方于6月15日将一半货物通过火车发运给乙方,乙方验货后支付了一半货款。其余货物虽经乙方多次催促,但迟至7月仍未交付,给乙方造成一定的损失。甲方要求乙方赔偿损失并按合同约定支付总货款10%违约金。乙方辩称,7月初本地洪水暴发,致使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应该免除违约责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由于不可抗力,乙方前违约责任可以免除B.乙方的违约责任可以部分免除C.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D.如果在6月30日前发洪水,乙方及时通知甲方,能免除部分违约责任

2月1日,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在6月底前将货物运至乙方,乙方于接到货物后15天内将货款付给甲方。甲方按期将货物通过火车发运给乙方,但迟至9月底仍未收到乙方的货款,后诉至法院。乙方在法庭上辩称,由于8月份本地发洪水,致使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请求免除违约责任。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法院应予支持。( )

2月1日,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在6月底前将货物运至乙方,乙方于接到货物后l5天内将货款付给甲方。甲方按期将货物通过火车发运给乙方,但迟至9月底仍未收到乙方的货款。后诉至法院,乙方在法庭上辩称,由于8月份本地发洪水,致使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请求免除违约责任。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法院应予支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甲、乙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乙方应甲方要求,由丙方对乙方履行合同提供保证担保,并另行签订保证合同。该保证合同应由( )。A.甲方与乙方签订B.甲方与丙方签订C.乙方与丙方签订D.甲、乙、丙三方共同签订

甲、乙双方订立了一份合法有效的买卖合同,基于该合同甲方请求乙方交付合同约定的 货物,乙方请求甲方支付货款,甲方和乙方行使的民事权利分别是()。A.物权、债权 B.债权、债权C.物权、物权 D.债权、物权

2月1日,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在6月底前将货物运至乙方,乙方于接到货物后15天内将货款付给甲方。甲方按期将货物通过火车发运给乙方,但迟至9月底仍未收到乙方的货款,后诉至法院。乙方在法庭上辩称,由于8月份本地发洪水,致使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请求免除违约责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法院应予支持B.乙方的理由不成立,该情况是由于乙延迟履行义务而造成的C.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该情况属于合同法规定的免责事由,可以免除乙的责任D.乙方的理由可以成立,该货物的损失由甲自行承担

2003年5月,甲、乙双方签订了买卖10吨钢材的合同。双方约定,甲方的交货日期为2004年1月至3月底,甲方一次性交货,并负责运输。2004年1月20日,甲方书面通知乙方,无力履行合同。2004年3月1日,乙方通知甲方解除合同,甲方于2004年3月4日收到解除合同的通知,2004年3月6日,甲方将货送到乙方,乙方予以拒绝。甲方的行为属于实际违约还是预期违约?为什么?

2003年5月,甲、乙双方签订了买卖10吨钢材的合同。双方约定,甲方的交货日期为2004年1月至3月底,甲方一次性交货,并负责运输。2004年1月20日,甲方书面通知乙方,无力履行合同。2004年3月1日,乙方通知甲方解除合同,甲方于2004年3月4日收到解除合同的通知,2004年3月6日,甲方将货送到乙方,乙方予以拒绝。如果乙方未通知甲方解除合同,乙方可否在3月底以前起诉甲方?为什么?

2003年5月,甲、乙双方签订了买卖10吨钢材的合同。双方约定,甲方的交货日期为2004年1月至3月底,甲方一次性交货,并负责运输。2004年1月20日,甲方书面通知乙方,无力履行合同。2004年3月1日,乙方通知甲方解除合同,甲方于2004年3月4日收到解除合同的通知,2004年3月6日,甲方将货送到乙方,乙方予以拒绝。乙方有无解除合同的权利?为什么?

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但对履行地点和履行期限未作明确规定。甲方处于A市,乙方处于B市。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是()A、甲方向乙方交付货物应在A市B、甲方向乙方交付货物应在B市C、乙方向甲方付款应在A市D、甲方可以随时向乙方交付货物,但应给乙方一定的准备时间

甲乙双方签订合同,约定甲方在收到乙方货物后支付货款。甲方收到乙方货物后,经检验发现货物缺少组件,致使货物无法正常使用,因此拒绝乙方的支付货款请求,反而要求乙方按约提交组件。甲方的行为属于()。A、实际违约行为B、预期违约行为C、行使不安抗辩权的行为D、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为

甲、乙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乙方应甲方要求,由丙方对乙方履行合同提供保证担保,并另行签订保证合同,该保证合同应由()。A、甲方与乙方签订B、甲方与丙方签订C、乙方与丙方签订D、甲、乙、丙三方共同签订

问答题2003年5月,甲、乙双方签订了买卖10吨钢材的合同。双方约定,甲方的交货日期为2004年1月至3月底,甲方一次性交货,并负责运输。2004年1月20日,甲方书面通知乙方,无力履行合同。2004年3月1日,乙方通知甲方解除合同,甲方于2004年3月4日收到解除合同的通知,2004年3月6日,甲方将货送到乙方,乙方予以拒绝。乙方拒绝受领有无过错?为什么?

问答题2003年5月,甲、乙双方签订了买卖10吨钢材的合同。双方约定,甲方的交货日期为2004年1月至3月底,甲方一次性交货,并负责运输。2004年1月20日,甲方书面通知乙方,无力履行合同。2004年3月1日,乙方通知甲方解除合同,甲方于2004年3月4日收到解除合同的通知,2004年3月6日,甲方将货送到乙方,乙方予以拒绝。如果乙方未通知甲方解除合同,乙方可否在3月底以前起诉甲方?为什么?

问答题2003年5月,甲、乙双方签订了买卖10吨钢材的合同。双方约定,甲方的交货日期为2004年1月至3月底,甲方一次性交货,并负责运输。2004年1月20日,甲方书面通知乙方,无力履行合同。2004年3月1日,乙方通知甲方解除合同,甲方于2004年3月4日收到解除合同的通知,2004年3月6日,甲方将货送到乙方,乙方予以拒绝。甲方的行为属于实际违约还是预期违约?为什么?

多选题某年3月,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在6月30日前将货物运至乙方,乙方验货付款,合同还约定违约金为总货款的10%。甲方于6月15日将一半货物通过火车发运给乙方,乙方验货后支付了一半货款。其余货物虽经乙方多次催促,但迟至7月仍未交付,给乙方造成一定的损失。乙方要求甲方赔偿损失并按合同约定支付总货款10%的违约金。甲方辩称,7月初本地洪水暴发,致使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应该免除违约责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由于不可抗力,甲方的违约责任可以免除B甲方的违约责任可以部分免除C甲方应承担违约责任D如果在6月30日前发洪水,甲方及时通知乙方,能免除部分违约责任

单选题甲乙双方签订合同,约定甲方在收到乙方货物后支付货款。甲方收到乙方货物后,经检验发现货物缺少组件,致使货物无法正常使用,因此拒绝乙方的支付货款请求,反而要求乙方按约提交组件。甲方的行为属于()。A实际违约行为B预期违约行为C行使不安抗辩权的行为D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为

多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三八妇女节送给妇女们礼品的买卖合同,约定2007年3月5日前由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货物若干件。现2007年3月1日甲公司所在地发生重大火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甲方通知乙方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不能按期交付货物,合同不能算违约,合同应正常履行B甲方感觉合同无法履行,则甲有权通知乙解除合同C甲方通知乙方将推迟1个月交货,并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则乙有才彩遏知甲解除合同D甲方通知乙方只能如期交付60%的货物,则乙不得解除合同E甲无法交货,则乙有权解除合同,但不影响其要求甲赔偿损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