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地方所属高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根据各地财力及生源状况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A对B错

判断题
地方所属高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根据各地财力及生源状况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A、中央财政负担B、地方财政负担C、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D、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平均分担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暂行办法》规定:学费补偿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和接收地县级财政分别按()的比例分担。

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国家基础标准由(),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兼顾财力可能,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所需资金按中央确定的支出责任分担方式负担。A、实际支出决定B、地方制定和调整C、中央制定和调整D、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

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由()承担。A、中央财政B、地方财政C、中央和地方财政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时,紧急免疫接种和补偿所需费用,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关于我国专项转移支付的说法正确的有( )。A.属于共担类专项转移支付,应当依据公益性、外部性等因素明确分担标准或者比例,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各自应分担数额安排资金B.根据各地财政状况,同一专项转移支付对不同地区可以采取有区别的分担比例C.不同专项转移支付对同一地区的分担比例应当逐步统一规范D.属于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政府严格控制资金规模E.属于委托类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政府足额安排预算,同时地方应安排配套资金

地方所属高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根据各地财力及生源状况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国家励志奖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A、是B、不是

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由()负担A、中央政府B、地方政府C、地方相关银行D、高校自己

国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超出中央核定总额部分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由()给予适当补助A、中央政府B、地方政府C、地方相关银行D、高校

划拨资金,又称()。当前,各地方财政机关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和中央财政对事业经费的拨款,一般采用()这种方式。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按()比例共同出资设立。

地方院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由()负担。A、学校B、地方财政C、中央财政D、学生

财权的集中导致中央财政雄厚,地方财政财力不足。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包括的内容有()。A、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B、财力先高度集中,再根据各地需要中央拨款C、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D、财力主要在地方,中央需要时强行集中

2008年试点地区奖励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东部地区中央地方财政分担比例为()。A、7:3B、3:7C、5:5D、4:6

国家助学贷款的贴息方式包括()。A、中央财政贴息B、地方财政贴息C、教育部贴息D、高校贴息

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财政资金采取中央和地方配套的方式投入,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配套比例,各省原则上按()配套。A、1︰lB、2︰1C、1︰3D、1︰2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执行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及相关建设所需经费,列入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预算。

单选题2008年试点地区奖励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东部地区中央地方财政分担比例为()。A7:3B3:7C5:5D4:6

多选题助学贷款分为()贴息国家助学贷款和()贴息国家助学贷款。A中央财政B地方财政C高校D央行

填空题划拨资金,又称()。当前,各地方财政机关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和中央财政对事业经费的拨款,一般采用()这种方式。

单选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国家基础标准由(),要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兼顾财力可能,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所需资金按中央确定的支出责任分担方式负担。A实际支出决定B地方制定和调整C中央制定和调整D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

单选题《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A中央财政负担;B地方财政负担;C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D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平均分担。

多选题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包括的内容有()。A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B财力先高度集中,再根据各地需要中央拨款C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D财力主要在地方,中央需要时强行集中

单选题属于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享收入的增值税税收收入(不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分享比例为()A中央财政分享50%,地方财政分享50%B中央财政分享25%,地方财政分享75%C中央财政分享60%,地方财政分享40%D中央财政分享75%,地方财政分享25%

单选题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财政资金采取中央和地方配套的方式投入,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配套比例,各省原则上按()配套。A1︰lB2︰1C1︰3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