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李鸿章掌管清廷(  )大权。A外交B军事C经济D农业

多选题
李鸿章掌管清廷(  )大权。
A

外交

B

军事

C

经济

D

农业


参考解析

解析: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军政重臣,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

相关考题:

北宋的中央政权,由中书门下掌管政权,由枢密院掌管军权,由三司掌管财权。()

1874年,日本借口台湾生番杀死避风的琉球船民出兵台南,企图占领台湾。清廷命_______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出兵保卫台湾。A、林则徐B、左宗棠C、李鸿章D、沈葆桢

中国近代史上,学术界对李鸿章争议颇多,如果要研究这个历史人物,最有价值的材料是()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B、梁启超的著作《李鸿章》C、李鸿章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D、李鸿章后人的口述记录

按照日本惯例,妻子掌管家庭财政大权。

光绪称帝后让醇亲王掌管大权,成为抗衡慈禧的中坚力量。

光绪元年(1875年)六月十八日,李鸿章向清廷上“台北拟建一府三县折”。

国民党为实施“总体战”,从1947年12月底起,先后成立了华北、东北、徐州、华中4个“剿匪”总司令部,分别以()、卫立煌、刘峙、白崇禧仕总司令,统一掌管各战区内军政大权。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结束。

1874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出兵入侵台湾,清廷命()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保卫台湾。A、林则徐B、左宗棠C、沈葆桢D、李鸿章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当时中国的代表是李鸿章;而日方的代表是哪一位?

《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致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据此可知宣慰司()。A、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B、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C、是中书省派驻边疆的地方机构D、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

太平军灭亡后,清廷崛起的重要军事力量不包括()。A、曾国藩军B、左宗棠军C、李鸿章军D、张作霖军

西周的“卿寮”与“大史寮”的分工是().A、“卿事寮”掌管政务B、“卿事寮”掌管文书、档案C、大史寮掌管政务D、“大史寮”掌管文书、档案

最高掌管者掌管大司乐的什么?

1906年9月,清廷发布《宣誓预备立宪谕》,将立宪指导原则确定为()A、A"道德与法律为一体"B、B"中外通行,有禅治理C、C"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D、D"折中世界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史载:“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这表明太尉在秦朝的职责是()A、掌管行政B、掌管军事C、掌管财政D、掌管司法

单选题1874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出兵入侵台湾,清廷命()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保卫台湾。A林则徐B左宗棠C沈葆桢D李鸿章

多选题西周的“卿寮”与“大史寮”的分工是().A“卿事寮”掌管政务B“卿事寮”掌管文书、档案C大史寮掌管政务D“大史寮”掌管文书、档案

判断题光绪称帝后让醇亲王掌管大权,成为抗衡慈禧的中坚力量。A对B错

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学术界对李鸿章争议颇多,如果要研究这个历史人物,最有价值的材料是()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B梁启超的著作《李鸿章》C李鸿章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D李鸿章后人的口述记录

填空题国民党为实施“总体战”,从1947年12月底起,先后成立了华北、东北、徐州、华中4个“剿匪”总司令部,分别以()、卫立煌、刘峙、白崇禧仕总司令,统一掌管各战区内军政大权。

单选题古代印度社会四大原始种姓中掌管军政大权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问答题马关条约签订后,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当时中国的代表是李鸿章;而日方的代表是哪一位?

单选题1874年,日本借口台湾生番杀死避风的琉球船民出兵台南,企图占领台湾。清廷命_______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出兵保卫台湾。A林则徐B左宗棠C李鸿章D沈葆桢

单选题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中“户部”职能是(  )。A掌管吏政B掌管财政C掌管军政D掌管学政

判断题按照日本惯例,妻子掌管家庭财政大权。A对B错

判断题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结束。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