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一座多层家具厂房,厂房的柱耐火板限为2.00h,梁耐火板限1.50h,楼板耐火板限1.50h,该木器厂与一座单层的空分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A10B12C14D16

单选题
一座多层家具厂房,厂房的柱耐火板限为2.00h,梁耐火板限1.50h,楼板耐火板限1.50h,该木器厂与一座单层的空分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

10

B

12

C

14

D

16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某单层空分厂房,平屋面可上人,设计图纸上显示耐火等级为一级,消防机构对该厂房构件的耐火性能进行检查,结果如下:厂房柱的耐火极限为2.50h,楼板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耐火极限0.75h,钢结构屋顶承重构件采用防火涂料涂刷,耐火极限为1.00h,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耐火极限0.15h,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为3.00h,厂房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则该厂房的下列建筑构件中,不满足该厂房耐火等级要求的是( )。A.预应力混凝土楼板B.柱C.钢结构屋顶承重构件D.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E.防火墙

下列关于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检查要求,不正确的是( )。A.建筑面积500m2的单层空分厂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B.建筑面积为1000m2的多层谷物加工厂房,耐火等级可以为三级C.建筑面积600m2的多层金属热处理厂房,耐火等级可以为三级D.单层植物油仓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某丙类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厂房内设置了存放乙类物品的中间仓库,该丙类厂房的平面布置中做了以下设置,符合规定的是()A.厂房内有一间休息室,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设置了一个独立的安全出口B.中间仓库靠内墙布置且只储存满足一昼夜生产所需的量C.中间仓库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D.该厂房配有一个专用的变电站,与厂房的一面外墙贴邻建造,二者之间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

某新建的煤粉厂房,地上7层,层高3m,并采用自动灭火系统进行全保护。下列关于该厂房内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墙B.采用耐火极限为1.00h的屋顶承重构件C.采用耐火极限为1.50h的楼板D.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承重墙E.采用耐火极限为1.50h的疏散楼梯

某服装加工厂房,地上3 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高度为18m,总建筑面积为6000 ㎡。下列做法中,符合规定的是( )。A.在厂房内东南侧靠外墙位置设有50 ㎡的员工宿舍,并有两个独立的安全出口B.厂房内设置的工作人员办公用房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 的防火隔墙和1.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C.厂房内设置的服装成品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为1.50h 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D.厂房内设置中间储罐的房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防火隔墙和1.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关于民用建筑防火分隔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附设在建筑内的变配电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B.设置在丁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C.厂房内有明火和高温的部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D.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一座2层二级耐火等级丙类木器厂房(建筑高度H=10m)与一座2层二级耐火等级电子厂房(建筑高度H=10m)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A.10B.12C.13D.15

对某煤油厂房进行防火检查,发现该厂房内设有门斗,则下列有关门斗隔墙耐火极限的说法正确的是()。(1分) A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B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5h C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D 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单层松香提炼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构件全部采用不燃材料时,关于厂房构件耐火极限的做法,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柱的耐火极限为2.0hB.吊顶的耐火极限为0.10hC.建筑内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为3.0hD.梁的耐火极限为1.5h

某单层甲酚厂房,采用不燃性墙体的房间隔墙,耐火极限0.75h;屋顶承重构件采用不燃材料制作,耐火极限为1.10h;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耐火极限0.20h;梁采用不燃材料制作,耐火极限为2.00h;柱采用不燃材料制作,耐火极限为2.50h;厂房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该厂房的下列结构中,满足一级耐火等级建筑要求的有( )。A.房间隔墙B.屋顶承重构件C.吊顶D.柱E.梁

某工业园区,打算新建一座面积为500m2的单层空分厂房,下列关于该厂房的设计,错误的是( )。A.厂房内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为3.00hB.耐火等级最低为二级C.二级耐火等级的柱对应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D.二级耐火等级的梁对应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E.二级耐火等级的楼板对应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下列关于建筑防火分隔的做法,不正确的有( )。A.某网吧厅、室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楼板进行分隔B.某柴油发电机房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储油间进行分隔C.某变压器室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进行分隔D.某常压燃油锅炉房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储油间分隔E.某高层住宅建筑与非住宅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

某一级耐火等级的单层氧气站,屋面为上人平屋面,消防机构对该厂房构件进行耐火性能检查,结果如下:厂房柱的耐火极限为2.50h,屋面板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耐火极限为1.00h,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耐火极限为0.15h,氧气站内防火墙耐火极限为4.00h,防火墙顶部有梁,梁的耐火极限为2.00h,则该厂房的下列建筑构建筑中,满足耐火极限要求的是( )。A.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B.柱C.梁D.防火墙E.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

某单层丙类厂房,柱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耐火极限2.00h;非承重外墙采用难燃性墙体,耐火极限为0.50h;钢结构屋顶承重构件采用防火涂料保护,耐火极限为0.75h;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耐火极限0.10h;该厂房的下列构件中,不满足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要求的是( )。A.柱B.难燃性墙体C.钢结构屋顶承重构件D.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

下列厂房仓库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某独立建造的单层敌敌畏合成厂房,建筑面积260m2,采用从基础到梁的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B.某独立建造的单层油浸变压器室,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400m2,采用安装在钢龙骨上的矿棉吸声板做吊顶,耐火极限为0.10hC.某多层服装加工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面积3000m2,采用钢筋混凝土做非承重外墙,耐火极限为0.25hD.某独立建造的二级耐火等级单层燃气锅炉房,建筑面积600m2,采用钢筋混凝土做柱,耐火极限为2.00h

丙类厂房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多少小时的不燃烧体隔墙和楼板与厂房隔开()A、2.00h;1.00h。B、2.50h;1.00h。C、2.50h;1.50h。D、2.00h;1.50h。

对于()类仓库,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A、甲B、乙C、丙D、丁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仓库),其()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2.50h、2.00h。A、承重墙B、柱C、防火墙D、梁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A、1.00h和0.5hB、1.50h和1.00hC、2.00h和1.50hD、2.50h和2.00h

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多少小时的楼板与厂房隔开()A、1.00h。B、1.50h。C、2.00h。D、2.50h。

丙类厂房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多少小时的不燃烧体隔墙和楼板与厂房隔开?()A、2.00h;1.00hB、2.50h;1.00hC、2.50h;1.50hD、2.00h;1.50h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极限规定,()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A、一B、二C、三D、四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规定,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A、防火门B、防火卷帘C、防火分隔水幕D、防火墙

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与厂房隔开,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A、防火墙B、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C、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D、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E、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

单选题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仓库),其()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2.50h、2.00h。A承重墙B柱C防火墙D梁

单选题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极限规定,()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A一B二C三D四

单选题一座单层木器厂房,厂房的柱子耐火板限为2.00h,梁耐火板限1.50h,楼板耐火板限1.00h,该木器厂与一座单层的红矾钠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A10B12C13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