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测重传感器要安装在两个枕木之间中间位置,距轨头不得小于()。A1mB2mC25mD3m

单选题
测重传感器要安装在两个枕木之间中间位置,距轨头不得小于()。
A

1m

B

2m

C

25m

D

3m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钢轨组可放在道心或枕木头上并进行固定。钢轨组放在枕木头时,新轨组内侧距线路上钢轨外侧不得小于( )。A.100mmB.150mmC.200mmD.300mm

曲线上成段更换钢轨时,若将长轨条布置在枕木头上,则距旧轨不小于30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应用特高频时间差法对放电源进行定位,当计算距离小于两个传感器实际距离时,信号源位于()。A、两个传感器之间,但无法确定具体位置;B、两个传感器之间,可通过方程法求解找到具体位置;C、位于先检测到信号的传感器的外侧;D、无法确定。

原位单砖双剪法在测区内选择测点,以下规定哪个不符合()。A、测区应随机布置n个测点,对原位单砖双剪法,在墙体两面的测点数量宜接近或相等B、同一墙体的各测点之间,水平方向净距不应小于1.5m,垂直方向净距不应小于0.5m,且不应在同一水平位置或纵向位置C、试件两个受剪面的水平灰缝厚度应为6mm~8mm

瓦斯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小于200mm,距巷道煤壁不得小于300mm。

测重传感器应安装在驼峰加速坡的任意轨道区段的两根轨枕之间的中间位置,距钢轨接头不小于()m,钢轨长度不应小于()m。

曲线上成段更换钢轨时,若将长轨条布置在枕木头上,则距旧轨不小于()。A、150㎜B、200㎜C、250㎜D、300㎜

钢轨组可放在道心或枕木头上并进行固定。钢轨组放在道心时,新轨组外侧距线路上钢轨作业边不得小于()。A、100mmB、150mmC、200mmD、300mm

钢轨组放在枕木头上时,距线路上的旧轨净距离应不小于(),轨面高出旧轨轨面不得大于()。

测重传感器应安装在驼峰加速坡上的任意轨道区段的两根轨枕之间的中间位置,两轨枕间距:50kg/m钢轨,为()。A、300mmB、360mmC、400mmD、460mm

铝热焊焊缝距承轨台边缘不得小于()mm。

钢轨钻孔位置应在轨腹中和轴上,且必须倒棱,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大孔径的2倍。

钢轨组可放在道心或枕木头上并进行固定。钢轨组放在枕木头时,新轨组内侧距线路上钢轨外侧不得小于()。A、100mmB、150mmC、200mmD、300mm

采用现场更换法更换道岔时,钢轨组可放在道心或枕木头上并进行固定。钢轨组放在枕木头时,新轨组内侧距线路上钢轨外侧不得小于()。A、100mmB、150mmC、200mmD、300mm

对传感器安装要求:传感器应安装在距桩头()倍桩径的位置。安装传感器位置的材质与截面应与原桩身()。

对地下并列敷设的电缆,对其两个中间接头盒的要求有:()A、位置须相互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mB、位置须相互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1mC、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D、塑料电缆中间接头例外

测重传感器位置距钢轨接头部不得小于()。

TW-2型驼峰自动控制系统,室外测重传感器应安装在头岔()区段,距靠峰上的绝缘节2m处。

单选题测重传感器应安装在驼峰加速坡上的任意轨道区段的两根轨枕之间的中间位置,两轨枕间距:43kg/m钢轨,为()。A300~350mmB360~380mmC400~450mmD460~500mm

填空题TW-2型驼峰自动控制系统,室外测重传感器应安装在头岔()区段,距靠峰上的绝缘节2m处。

单选题测重传感器安装在驼峰加速坡上的任意轨道区段钢轨的中间位置,此处两根枕木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A0.3mB0.4mC0.5mD0.6m

多选题高应变动测法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A至少对称安装冲击力和冲击响应测量传感器各2个B传感器距桩顶的距离不宜小于2倍桩径或边宽C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式力传感器的中轴线应相互垂直D安装面处的材质和截面尺寸应与原桩身相同E传感器不得安装在截面突变附近

填空题对传感器安装要求:传感器应安装在距桩头()倍桩径的位置。安装传感器位置的材质与截面应与原桩身()。

填空题测重传感器位置距钢轨接头部不得小于()。

填空题测重传感器应安装在驼峰加速坡的任意轨道区段的两根轨枕之间的中间位置,距钢轨接头不小于()m,钢轨长度不应小于()m。

填空题钢轨组放在枕木头上时,距线路上的旧轨净距离应不小于(),轨面高出旧轨轨面不得大于()。

单选题曲线上成段更换钢轨时,若将长轨条布置在枕木头上,则距旧轨不小于()。A150㎜B200㎜C250㎜D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