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公司在2008年生产并销售产品15 000件,期初无存货。2008年度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如下:   某公司职能式损益表   要求:假定该公司2008年度期初有存货2 000件,本期生产15 000件,销售17 000件。在这种情况下,请分别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两种方法分别计算编制2008年度的损益表,并比较损益表的营业利润的差额。

问答题
某公司在2008年生产并销售产品15 000件,期初无存货。2008年度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如下:   某公司职能式损益表   要求:假定该公司2008年度期初有存货2 000件,本期生产15 000件,销售17 000件。在这种情况下,请分别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两种方法分别计算编制2008年度的损益表,并比较损益表的营业利润的差额。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企业某产品本月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200元,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10元,固定生产成400000元固定非生产成100000元。该产品期初存货为零,本月产量10000件,销量8000件,销售单价300元。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是()。 A.20000B.50000C.30000D.40000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期完全成本法下的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为2000元,期末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为500元,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为30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本期营业利润为28500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已知:某公司按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X2年1月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该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单位产品成本50元,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期初存货数量500件,本期完工产品6000件,本期销售产品5500件,销售价格100元/件,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45000元。已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5元。要求计算下列指标: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营业利润。

某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999年     2000年  单位变动性制造成本             $10         $10  生产量(预计和实际)          10000       10000  销售量(单价$25)              5000       10000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计和实际)$100000     $100000  要求: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以及变动成本法编制损益表。

在变动成本法下,本期利润不受期初、期末存货变动的影响;而在完全成本法下,本期利润受期初、期末存货变动的影响。

变动成本法使用的贡献式损益表与完全成本法使用的传统式损益表的共同指标有()A、营业收入B、变动成本C、贡献边际D、营业毛利E、营业净利润

变动成本法下的贡献式损益表与完全成本法下的传统式损益表共同包含的指标有()A、销售收入B、变动成本C、贡献边际D、销售毛利E、营业利润

计算题: 新华元件厂生产某种元件,本期产量16000件,本期销售量12000件,期末存货4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48000元。该元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售价为10元,固定销售费用为10000元。该企业的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计算的基础之上,又假设现在处于年末,企业必须对外报送有关报表。 要求: (1)请将以变动成本计算法核算的销售产品和期末存货成本资料转化为以完全成本法核算的成本资料。 (2)请按完全成本法编制该年度损益表。

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A、期未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

当期末存货为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时,则期初存货量必须()A、为零B、不为零C、小于零D、与期末存货相等

下列属于德国会计模式的特征的是()。A、会计服从于法律B、不要求充分披露C、按销售成本法编制损益表D、按总费用法编制损益表

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

以下关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说法正确的有()。A、在没有期初、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相等。B、在没有期初存货,但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C、在有期初存货,但没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D、若期末存货中包含的固定生产成本大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生产成本,则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

如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成本,则()A、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润差额小于零B、完全成本计算的利润多C、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多D、与期末存货相等

单选题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

多选题变动成本法下的贡献式损益表与完全成本法下的传统式损益表共同包含的指标有()A销售收入B变动成本C贡献边际D销售毛利E营业利润

问答题某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999年     2000年  单位变动性制造成本             $10         $10  生产量(预计和实际)          10000       10000  销售量(单价$25)              5000       10000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计和实际)$100000     $100000  要求:分别按照完全成本法以及变动成本法编制损益表。

问答题假定某公司某年只产销一种产品,其全年的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800件,期初存货为0件,每件售价为100元,直接材料费用共计70000元,直接人工费用共计40000元,变动制造费用共计1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共计30000元,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共计11000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共计29000元。要求:(1)分别计算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2)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分别对期末产成品存货进行计价;(3)分别计算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问答题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在编制损益表上有何不同?

多选题变动成本法使用的贡献式损益表与完全成本法使用的传统式损益表包含的共同指标有()。A营业收入B变动成本C贡献边际D营业毛利E营业净利润

单选题若本期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则()。A本期生产量大于本期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C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

单选题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A期未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

问答题计算题: 新华元件厂生产某种元件,本期产量16000件,本期销售量12000件,期末存货4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全部固定性制造费用48000元。该元件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售价为10元,固定销售费用为10000元。该企业的日常核算建立在变动成本计算的基础之上,又假设现在处于年末,企业必须对外报送有关报表。 要求: (1)请将以变动成本计算法核算的销售产品和期末存货成本资料转化为以完全成本法核算的成本资料。 (2)请按完全成本法编制该年度损益表。

单选题当期末存货为零,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大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时,则期初存货量必须()A为零B不为零C小于零D与期末存货相等

多选题变动成本法使用的贡献式损益表与完全成本法使用的传统式损益表的共同指标有()A营业收入B变动成本C贡献边际D营业毛利E营业净利润

问答题某公司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3000件销售量:2000件直接材料:10000元直接人工:6000元变动制造费用:8000元固定制造费用:9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全部固定):5000元假定该公司期初无存货,产品的销售单价为16元。要求:(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2)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3)计算分析完全成本法下和变动成本法下企业本期的损益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问答题某公司在2008年生产并销售产品15 000件,期初无存货。2008年度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如下:   某公司职能式损益表   要求:假定该公司2008年度期初有存货2 000件,本期生产15 000件,销售17 000件。在这种情况下,请分别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两种方法分别计算编制2008年度的损益表,并比较损益表的营业利润的差额。

问答题已知:某公司按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X2年1月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该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单位产品成本50元,本期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期初存货数量500件,本期完工产品6000件,本期销售产品5500件,销售价格100元/件,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45000元。已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5元。要求计算下列指标: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营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