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行人道路宜选择针入度较大的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宜比行车道用量增加()%左右。A0.1B0.2C0.3

单选题
行人道路宜选择针入度较大的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宜比行车道用量增加()%左右。
A

0.1

B

0.2

C

0.3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下列影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的因素中,与矿料间隙率相关的是( )A.集料最大粒径B.细砂用量C.石粉用量D.沥青针入度

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发现流值偏高,应采取的措施有( )。A.增加沥青用量B.减少沥青用量C.增加矿料用量D.减少矿料用量

关于同一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油石比和有效沥青含量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沥青用量一般小于油石比B.沥青用量一般大于有效沥青含量C.油石比可以通过沥青用量直接换算得到D.有效沥青含量可以通过沥青用量直接换算得到

确定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是()。A、马歇尔试验法B、针入度试验法C、延度试验法D、水煮试验法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应取目标配合设计的()进行马歇尔试验,以最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A、最佳沥青用量和最佳沥青用量±0.3%B、最佳沥青用量C、最佳沥青用量±0.3%D、最佳沥青用量-0.3%

罩面的沥青结合料宜使用性能较好的黏稠型道路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改性沥青。

行人道路宜选择针入度较大的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宜比行车道用量增加()%左右。A、0.1B、0.2C、0.3

透层油的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的用量或乳化沥青的浓度得到适宜的粘度,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宜不小于()。A、100B、200C、150

油石比或沥青用量都可用来表示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多少,对同一混合料,当沥青用量为5.0%时,油石比为4.7%。

下列影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指标的因素中,与矿料间的空隙率不相关的是()A、集料最大粒经B、细砂用量C、石粉用量D、沥青针入度

沥青针入度试验可用于测定()针入度。A、粘稠沥青B、液体石油沥青C、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D、A+C

T0604-2000沥青针入度试验适用于测定()。A、道路石油沥青的针入度B、改性沥青的针入度C、液体石油沥青蒸馏针入度D、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针入度

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时,横坐标是沥青用量而不能是油石比。

随着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也相应提高。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沥青用量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指标关系图包括()。A、稳定度~流值B、密度~沥青用测量C、流值~饱和度D、空隙率~沥青用量

几种沥青中,针入度最大的是()。A、普通石油沥青B、建筑石油沥青C、道路石油沥青

下列影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的因素中,与矿料间隙率不相关的是()。A、集料最大粒径B、细砂用量C、石粉用量D、沥青针入度

多选题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沥青用量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指标关系图包括()。A稳定度~流值B密度~沥青用测量C流值~饱和度D空隙率~沥青用量

单选题几种沥青中,针入度最大的是()。A普通石油沥青B建筑石油沥青C道路石油沥青

单选题当隧道路面采用沥青路面时,宜采用()沥青混合料。A乳化沥青B阻燃温拌型C天然沥青

多选题T0604-2000沥青针入度试验适用于测定()。A道路石油沥青的针入度B改性沥青的针入度C液体石油沥青蒸馏针入度D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针入度

多选题根据试拌与试铺结果,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低而稳定度满足要求,调整确定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措施有()。A添加粗集料B适当增加细集料C保证沥青膜厚度和不影响耐久性时减少沥青用量D增加沥青用量

单选题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沥青混合料中的(  )。[2019年真题]A沥青用量B沥青针入度C沥青标号D矿物与沥青的粘附性

多选题对沥青路面所用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城市道路应选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B施工气温低,矿料偏细时,宜选用稠度较高的沥青C沥青AH-70的针入度为60-70D所用矿料宜采用碱性矿料E热拌沥青混合料细集料宜采用优质的天然砂或机制砂

单选题城镇道路路面宜优先选用A级沥青,不宜使用( )。A乳化石油沥青B液体石油沥青C道路石油沥青D煤沥青

单选题透层油的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的用量或乳化沥青的浓度得到适宜的粘度,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宜不小于()。A100B200C150

判断题选用道路沥青材料时,寒冷地区宜选用针入度越大,延度越大的沥青,较热地区宜选用针入度较小,软化点高的沥青。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