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45岁,农民,5月中旬发病,起病急,发冷、发热、全身肌痛,5天后在某地医院诊断为败血症休克。经静脉补液及氨苄西林静脉滴注,次日血压正常,但病情加重,呃逆、呕吐、尿少入院。查体:体温37.3℃,血压150/100mmHg,皮肤黏膜有瘀点,球结膜充血、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肝大肋下1.0cm,腰部有叩击痛。化验: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血小板3×109/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并感染性休克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伤寒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D钩端螺旋体病E肾综合征出血热

单选题
患者,男,45岁,农民,5月中旬发病,起病急,发冷、发热、全身肌痛,5天后在某地医院诊断为败血症休克。经静脉补液及氨苄西林静脉滴注,次日血压正常,但病情加重,呃逆、呕吐、尿少入院。查体:体温37.3℃,血压150/100mmHg,皮肤黏膜有瘀点,球结膜充血、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肝大肋下1.0cm,腰部有叩击痛。化验: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血小板3×109/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败血症并感染性休克

B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伤寒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D

钩端螺旋体病

E

肾综合征出血热


参考解析

解析:
典型病人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5期经过:①发热期:病人起病多急骤,发热常在39℃以上,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皮肤充血。②低血压休克期:本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3日。③少尿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5日。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④多尿期:可分三期:①移行期。②多尿早期。③多尿后期。⑤恢复期:一般需1~3个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浓缩,异型淋巴细胞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尿蛋白大量出现等。血清、血细胞和尿沉渣细胞中检出EHF病毒抗原和血清中检出特异性抗体IgM抗体和IgG抗体可以确诊。

相关考题:

男,45岁,农民。发热伴发冷、头痛、全身痛、乏力4天,咳嗽、血痰及咯血1天于8月25日来诊。当地正值洪水灾害,有数十人发病。查体:T39℃,神志清,球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蚕豆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肾综合征出血热B.败血症C.钩端螺旋体病D.大叶性肺炎E.流感(2016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

患者男,65岁,农民,在食用不清洁的食物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随即昏迷、无尿,急查血清肌酐1800μmol/L,以下处理最恰当的是A、急诊血液透析B、大量补液C、静脉推注呋塞米D、保护胃黏膜E、抗感染

患者男,18岁。因腰痛,发热,尿频、尿痛而求治。检查后诊断为大肠杆菌所致的泌尿系感染,应该首先选择A、诺氟沙星B、红霉素C、青霉素D、头孢氨苄E、苯唑西林

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为5cmH2O,血压80/65mmHg,处理原则为A、适当补液B、使用强心药物C、用扩血管药D、补液试验E、充分补液

男性,40岁,云南西双版纳农民,5天来发热,发热前有发冷、寒战,伴头痛、全身不适,第3日起隔日发作。体检:T40℃,神志清,腹软,脾肋下2cm。诊断应首先考虑A、上感B、败血症C、疟疾D、钩端螺旋体病E、肾综合征出血热

男,24岁农民,在乡村医院诊为急性阑尾炎,经保守治疗5天不见好,出现寒战、高热黄疸而转送我院就诊。应警惕阑尾炎合并A.肝脓肿B.败血症C.盆腔脓肿D.膈下脓肿E.门静脉炎

患者男,30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经补碱及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及大量补液后神志转清,后又进入昏迷,此时应如何处理( ) A、静脉补钾B、静脉补钙C、吸氧D、停止补液E、停止补碱并静脉滴注甘露醇

男性,40岁.云南西双版纳农民,5天来发热。发热前有发冷、寒战,伴头痛、全身不适,第3日起隔日发作。体检:体温40℃,神志清。腹软,脾肋下2cm。诊断应首先考虑A.上呼吸道感染B.败血症C.疟疾D.钩端螺旋体病E.肾综合征出血热

患者,30岁。11月中旬发病,发热,全身痛,尿少,入院时发病5天,查体可见面部充血,结膜出血,皮下可见瘀点、瘀斑,经化验检查,最后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其出血原因中哪项错误A.血管损伤B.血小板减少C.肝素物质增多D.DIC早期E.以上都不是

男性农民,30岁,5月中旬发病,起病急,发冷,发热,全身肌痛,5天后在某地医院诊断为败血症休克,经静脉补液及氨苄青霉素静点,次日血压正常,但病情加重,呃逆,呕吐,尿少入院,查体:体温37.3℃,血压150/100mmHg,皮肤黏膜有淤点,球结膜充血,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肝大肋下1.0cm,腰部有叩击痛,化验:白细胞50×10/L,中性85%,淋巴15%,血小板3×10/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A.钩端螺旋体病赫氏反应B.败血症并感染性休克C.伤寒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肾综合征出血热

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及血压均低时A.加快补液速度,充分补液B.适当补液C.使用强心药D.舒张血管E.补液试验

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5 cmH2O,血压80/60 mmHg,处理原则为A.补液试验B.使用强心药物SXB 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5 cmH2O,血压80/60 mmHg,处理原则为A.补液试验B.使用强心药物C.适当补液D.用扩血管药E.充分补液

患者,男,30岁,11月中旬发病,发烧,全身痛,尿少,入院时发病5天.查体可见面部充血,结膜出血,皮下可见淤点、淤斑,经化验检查.最后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其出血原因中哪项错误A.血管损伤B.血小板减少C.肝素样物质减少D. DIC形成E.血小板功能异常

患者男,22岁,眼睑及颜面浮肿1周,按之凹陷易复,肤色光亮,伴发热,咽痛,小便短赤,舌淡红,脉浮数。按照气血津液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其发病的特点是 查看材料A.起病缓,病程长B.起病急,来势猛C.起病缓,病程短D.起病急,病程长E.来势猛,病程长

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为5cmHO,血压80/65mmHg,处理原则为A.适当补液B.使用强心药物C.用扩血管药D.补液试验E.充分补液

男,24岁农民,在乡村医院诊为急性阑尾炎,经保守治疗5天不见好,出现寒战、高热黄疸而转送去某院就诊。应警惕阑尾炎合并()。A、肝脓肿B、败血症C、盆腔脓肿D、膈下脓肿E、门静脉炎

患者男,26岁,病前有发热及全身酸痛,近5d来双下肢进行性无力,伴大、小便潴留。检查见T4以下痛、温觉及深感觉障碍,I双下肢肌力、肌张力减低。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格林-巴利综合征B、脊髓出血C、急性硬膜外脓肿D、急性脊髓炎E、脊髓肿瘤

休克患者经充分补液后,血压、脉搏仍偏低,中心静脉压为1.47kPa(15cmH20),无心力衰竭表现,可考虑应用()A、继续补液B、5%碳酸氢钠C、血管收缩剂D、血管扩张剂E、强心药

男性农民,30岁,5月中旬发病,起病急,发冷、发热,全身肌痛,5天后在某地医院诊断为败血症休克,经静脉补液及氨苄青霉素静脉滴注,次日血压正常,但病情加重,因呃逆、呕吐、尿少入院。体检:体温37.3℃,血压150/100mmHg,皮肤黏膜有瘀点,球结膜充血、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肝大,肋下1.0cm,腰部有叩击痛。化验:白细胞50×10/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血小板3×10/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A、败血症并感染性休克B、钩端螺旋体病C、伤寒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肾综合征出血热

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及血压均低时()A、加快补液速度,充分补液B、适当补液C、使用强心药D、舒张血管E、补液试验

30岁男患,农民,5月中旬发病,起病急,发冷,发热,全身酸痛,5天后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败血症休克,经静脉补液,次日血压正常,但病情加重,呃逆,呕吐,少尿入院,查体:体温37.3℃,血压150/100mmHg,皮肤黏膜有出血点,球结膜充血、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1.0cm,腰部有叩击痛,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85%,血小板3×109/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A、钩端螺旋体病B、败血症并感染性休克C、伤寒并溶血性尿毒综合征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E、肾综合征出血热

单选题患者,女,42岁,咽痛、发热(38℃)两天后,突然高热、寒战,继之皮肤、黏膜出现多发性出血斑点,全身淋巴结及脾脏轻度肿大。查血:白细胞总数13.5×109/L,分叶核60%,杆状核25%。血培养检出葡萄球菌。此时患者为()。A毒血症B菌血症C败血症D脓毒败血症E中毒性休克

单选题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及血压均低时()A加快补液速度,充分补液B适当补液C使用强心药D舒张血管E补液试验

单选题患者男,18岁。因腰痛,发热,尿频、尿痛而求治。检查后诊断为大肠埃希菌所致的泌尿系感染,应该首先选择()A诺氟沙星B红霉素C青霉素D头孢氨苄E苯唑西林

单选题患者男,22岁,眼睑及颜面浮肿1周,按之凹陷易复,肤色光亮,伴发热,咽痛,小便短赤,舌淡红,脉浮数。按照气血津液辨证,其发病的特点是( )A起病缓,病程长B起病急,来势猛C起病缓,病程短D起病急,病程长E来势猛,病程长

单选题患者男,22岁,眼睑及颜面浮肿1周,按之凹陷易复,肤色光亮,伴发热,咽痛,小便短赤,舌淡红,脉浮数。按照气血津液辨证,回答以下问题。其发病的特点是()A起病缓,病程长B起病急,来势猛C起病缓,病程短D起病急,病程长E来势猛,病程长

单选题患者男,18岁。因腰痛,发热,尿频、尿痛而求治。检查后诊断为大肠杆菌所致的泌尿系感染,应该首先选择()A诺氟沙星B红霉素C青霉素D头孢氨苄E苯唑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