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室外站覆盖室内的信号特征()A1~2层易出现弱覆盖B4~8层覆盖较好,信号质量较好C高层信号杂乱,干扰较大

多选题
室外站覆盖室内的信号特征()
A

1~2层易出现弱覆盖

B

4~8层覆盖较好,信号质量较好

C

高层信号杂乱,干扰较大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的泄漏到室外,要求室内小区外泄的信号强度比室外主小区信号强度低()。 A.5dBB.15dBC.10dBD.20dB

室内覆盖信号泄漏到室外的相对要求为: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低()dB。 A.3B.5C.10D.15

室外站覆盖室内的信号特征()A、1~2层易出现弱覆盖B、4~8层覆盖较好,信号质量较好C、高层信号杂乱,干扰较大

在室外站存在富余容量的情况下,通过()将室外信号引入室内的覆盖盲区。 A.微蜂窝B.宏蜂窝C.直放站D.直接耦合

室内覆盖方式主要有普通宏站穿透覆盖室内,室外天线上倾覆盖高楼上部,分布式天线系统等。 A.错误B.正确

微站产品的应用场景包括哪几种? A.室外补盲B.室外补热C.室内直接放装部署D.室外覆盖室内

根据《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室内覆盖系统有()组成。A、信号源B、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C、室外天馈线分布系统D、电源

目前WiFi网络的覆盖类型主要包括有()。A、室内AP直接覆盖B、AP接入室内分布系统覆盖C、室外AP覆盖室内D、AP覆盖室外区域

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信号外泄指标要求:室内基站泄漏至室外10米以外的电平不得高于:()

在室外站存在富余容量的情况下,通过()将室外信号引入室内的覆盖盲区。A、微蜂窝B、宏蜂窝C、直放站D、直接耦合

应根据室外基站在建筑物内的覆盖情况合理设置室内覆盖目标,在建筑物高层可()尽量保证室内小区信号占主导地位。A、提高室外覆盖电平B、提高室内覆盖电平C、降低室内覆盖电平D、降低室内外覆盖电平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不过度覆盖室外区域,保证覆盖建筑物10米外,室内信号的电平低于室外()dbmA、10B、15C、20D、5

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不过度覆盖室外区域,保证覆盖建筑物10米外,室内信号的电平小于等于()dbmA、80B、85C、90D、95

在设计TD-SCDMA室内覆盖时,室外5-10米距离应该以()信号为主导A、室内TD-SCDMA信号B、室外TD-SCDMA信号C、两者均可D、GSM信号

室内基站泄漏至室外10米以外的电平不得高于()或室内覆盖系统不得过度覆盖室外,距建有室内覆盖系统的建筑物10米以外,室内信号的电平比室外信号的低10dB以上。

为了达到室内、室外分开覆盖的目的,可在大楼内安装微蜂窝基站,通过有线接入的方式,将微蜂窝基站信号引入室内覆盖系统()

解决室内弱覆盖问题可以选用以下哪几种方式()A、使用基站作为信号源B、使用直放站作为信号源C、从室外引入天线D、加强室外覆盖

微站产品的应用场景包括哪几种?A、室外补盲B、室外补热C、室内直接放装部署D、室外覆盖室内

单选题室内覆盖信号泄漏到室外的相对要求为: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低()dB。A3B5C10D15

单选题当室外宏站信号较强时,室内覆盖应将切换区域规划在()?A室内B室内与室外交界C室外D以上选项都不对

单选题在设计TD-SCDMA室内覆盖时,室外5-10米距离应该以()信号为主导A室内TD-SCDMA信号B室外TD-SCDMA信号C两者均可DGSM信号

多选题室内与室外小区间切换区设置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避免出现同一区域由于室内分布系统覆盖信号电平与室外覆盖电平相当而导致用户在室内小区和室外小区间频繁切换的情况B应严格控制室内小区信号的泄漏,在建筑物一定距离外应保证室外小区信号占主导地位C应根据室外基站在建筑物内的覆盖情况合理设置室内覆盖目标,在建筑物高层可适当提高室内覆盖电平,尽量保证室内小区信号占主导地位D室内外小区的切换区设置应保证避免用户移动时大量集中的小区间切换发生,切换区域的范围应保证切换的可靠进行

填空题室内基站泄漏至室外10米以外的电平不得高于()或室内覆盖系统不得过度覆盖室外,距建有室内覆盖系统的建筑物10米以外,室内信号的电平比室外信号的低10dB以上。

单选题在室外站存在富余容量的情况下,通过()将室外信号引入室内的覆盖盲区。A微蜂窝B宏蜂窝C直放站D直接耦合

单选题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的泄漏到室外,要求室内小区外泄的信号强度比室外主小区信号强度低()。A5dBB15dBC10dBD20dB

多选题微站产品的应用场景包括哪几种?A室外补盲B室外补热C室内直接放装部署D室外覆盖室内

判断题室内覆盖方式主要有普通宏站穿透覆盖室内,室外天线上倾覆盖高楼上部,分布式天线系统等。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