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三轴试验时,最小主应力方向和破裂面的夹角为A45°+φ/2B45°-φ/2C45°

单选题
三轴试验时,最小主应力方向和破裂面的夹角为
A

45°+φ/2

B

45°-φ/2

C

45°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斜坡表面的最大主应力大致与斜坡平行,而最小主应力为零。()

土中某一点发生剪切破坏时,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 A.45°-φ/2B.45°-φC.45°+φ/2D.45°+φ

缝合线的峰尖方向指示( )方向。 A、最大主应力B、最小主应力C、中间主应力D、正应力

已知地基中某点受到大主应力为700KPa,小主应力200KPa的作用,则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与大主应力面的夹角为()。A、30°B、45°C、60°D、90°

已知土体的内摩擦角=30度,则潜在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度。 A、60B、30C、45D、90

按照库仑—莫尔强度理论,若岩石强度曲线是一条直线,则岩石破坏时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面的夹角为(  )。

按照库仑强度理论,岩石破坏时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的夹角为:A.45° B.45° +φ/2 C. 45°-φ/2 D. 60°

边坡开挖后,除坡脚处外,边坡临空面附近的应力分布规律为:A.主应力与初始地应力的作用方向相同B.最大主应力平行于坡面.最小主应力垂直于坡面C.最大主应力垂直于坡面,最小主应力平行于坡面D.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分别作用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

牵引式滑坡一般都有主滑段、牵引段和抗滑段,相应地有主滑段滑动面,牵引段滑动面和抗滑段滑动面。以下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A)牵引段大主应力σ1是该段土体自重应力,小主应力σ3为水平压应力(B)抗滑段大主应力σ1平行于主滑段滑面,小主应力σ3与σ1垂直(C)牵引段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φ/2,φ为牵引段土体的内摩擦角(D)抗滑段破裂面与σ1夹角为45°+φ1/2,φ1为抗滑段土体的内摩擦角

土体受三轴压力作用时,其破裂面与大主应力的夹角为()。A、45B、45+φ/2C、45-φ/2D、φ/2

莫尔强度理论指出,岩石发生剪裂时,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轴的夹角是()。

采用三轴压缩试验,土样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45°+φ/2B、90°+φC、45°-φ/2D、90°-φ

饱和粘性土固结不排水剪切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A、90°B、45°C、60°D、0°

在三轴压缩试验中,当试验无明显破坏值时,为了简单,可采用应变为15%时的主应力差作为破坏值

单选题边坡开挖后,除坡脚处外,边坡临空面附近的应力分布规律为:()A主应力与初始地应力的作用方向相同B最大主应力平行于坡面,最小主应力垂直于坡面C最大主应力垂直于坡面,最小主应力平行于坡面D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分别作用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

单选题土体受三轴压力作用时,其破裂面与大主应力的夹角为()。A45B45+φ/2C45-φ/2Dφ/2

多选题牵引式滑坡一般都有主滑段、牵引段和抗滑段,相应地有主滑段滑动面,牵引段滑动面和抗滑段滑动面。以下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A牵引段大主应力σ1是该段土体自重应力,小主应力σ3为水平压应力B抗滑段大主应力σ1平行于主滑段滑面,小主应力σ3与σ1垂直C牵引段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φ/2,φ为牵引段土体的内摩擦角D抗滑段破裂面与σ1夹角为45°+φ1/2,φ1为抗滑段土体的内摩擦角

单选题(2012)下列关于均匀岩质边坡应力分布的描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愈接近于临空面,最大主应力方向愈接近平行于临空面,最小主应力方向接近垂直于临空面B坡面附近出现应力集中,最大主应力方向垂直于坡角,最小主应力方向垂直于坡顶C临空面附近为单向应力状态,向内过渡为三向应力状态D最大剪应力迹线为凹向临空面的弧形曲线

单选题土中一点发生剪切破坏时,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A45°+φB45°+φ/2C45°D45°-φ/2

填空题粘性土处于应力极限平衡状态时,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单选题按照库仑-莫尔强度理论,若岩石强度曲线是一条直线,则岩石破坏时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的夹角为()。A45°B45°+φ2C45°-φ/2D60°

问答题试比较直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的土样的应力状态有什么不同?并指出直剪试验土样的大主应力方向。

填空题莫尔强度理论指出,岩石发生剪裂时,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轴的夹角是()。

填空题土样最危险截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

单选题饱和粘性土固结不排水剪切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A90°B45°C60°D0°

判断题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线的夹角为45°+φ/2。A对B错

单选题最大主应力轴б1方向与剪切破裂面之间的锐夹角称()。A内摩擦角B锐夹角C共轭剪切破裂角D剪裂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