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结构中仅个别楼层有错层构件,或错层搂板标高差不超过对应位置的梁截面高度时,是否算《混凝土高规》的错层结构?

问答题
结构中仅个别楼层有错层构件,或错层搂板标高差不超过对应位置的梁截面高度时,是否算《混凝土高规》的错层结构?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最顶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转换梁支撑体系中,转换梁的特点是()。 A.与普通混凝土结构转换层相比,转换梁并没有更多的优势,且耗时耗力B.作为骨架包裹在混凝土内,与预应力结构相比,减少了张拉、锁定、注浆、封锚等工序C.具有良好的耐火和耐久性;钢材相对节约D.与普通混凝土结构转换层相比,其承载能力可以提高近一倍,且不受含钢率的限制,因而可以减小结构构件截面,其经济效益显著E.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的延性,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明显提高,因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转换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顶面或搂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图纸放出第一皮砌块的轴线,砌体的边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高层建筑是指( )的房屋。A.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 B.12层及12层以上或高度超过36m C.14层及14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2m D.16层及16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8m

计算现浇混凝土柱高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梁板下的柱,柱高应从柱基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B.无梁板下的柱,柱高应从柱基上表面算至柱帽的下表面C.框架柱,无楼层者柱高应从柱基上表面算至柱顶D.有梁板下的柱,柱高应从柱基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

对7层抗震框架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下列( )要求是错误的。A.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层数不超过2层或四级时,均不宜小于300mmB.一、二、三级且层数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C.剪跨比宜大于2D.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4

根据《髙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的规定,高层建筑是指( ) 的房屋。A. 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 m B. 12层及12层以上或高度超过36mC. 14层及14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2m D. 16层及16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8m

关于装配式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A.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制定专项方案B.预制构件生产前应编制生产方案C.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 3 道D.水平运输时,预制梁、柱构件叠放不宜超过 3 层,板类构件叠放不宜超过 6 层。

下列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吊运与存放的说法, 正确的是()。A.吊运时水平夹角宜为30°B.采用靠放架立式运输时,构件与地面倾角应大于45°,构件应对称靠放,每层不大于2层C.采用插放架直立运输时,应采取防止构件倾斜措施,构件之间应设置隔离垫块D.水平运输时,预制梁、柱构件叠放不宜超过3层,板类构件叠放不宜超过6层E.预制楼板、叠合板、阳台板和空调板存放时,叠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

下列关于钢结构的一般安装程序,正确的是()。A.构件检查→基础复查→钢柱安装→梁安装→支撑安装→平台板(层板、屋面板)安装→围护结构安装B.基础复查→构件检查→钢柱安装→支撑安装→梁安装→平台板(层板、屋面板)安装→围护结构安装C.构件检查→钢柱安装→基础复查→支撑安装→梁安装→平台板(层板、屋面板)安装→围护结构安装D.构件检查→基础复查→钢柱安装→支撑安装→梁安装→平台板(层板、屋面板)安装→围护结构安装

某拟建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办公楼,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丙类建筑,Ⅱ类建筑场地,平、剖面如图6-8所示。地上18层,地下2层,地下室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房屋高度受限,最高不超过60.3m,室内结构构件(梁或板)底净高不小于2.6m,建筑面层厚50mm。方案比较时,假定,±0.000以上标准层平面构件截面满足要求,如果从结构体系、净高要求及楼层结构混凝土用量考虑,下列四种方案中哪种方案相对合理?(  )A.方案一:室内无柱,外框梁L1(500×800),室内无梁,400厚混凝土平板楼盖B.方案二:室内A、B处设柱,外框梁L1(400×700),梁板结构,沿柱中轴线设框架梁L2(400×700),无次梁,300厚混凝土楼板C.方案三:室内A、B处设柱,外框梁L1(400×700),梁板结构,沿柱中轴线设框架梁L2(800×450);无次梁,200厚混凝土板楼盖D.方案四:室内A、B处设柱,外框梁L1,沿柱中轴线设框架梁L2,L1、L2同方案三,梁板结构,次梁L3(200×400),100厚混凝土楼板

某拟建现浇钢筋混凝土髙层办公楼,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丙类建筑,Ⅱ类建筑场地,平、剖面如图1-25所示。地上18层,地下2层,地下室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房屋高度受限,最高不超过60.3m,室内结构构件(梁或板)底净高不小于2.6m,建筑面层厚50mm。方案比较时,假定,±0.000以上标准层平面构件截面满足要求,如果从结构体系、净高要求及楼层结构混凝土用量考虑,下列四种方案中哪种方案相对合理?(A) 方案一:室内无柱,外框梁L1 (500x800),室内无梁,400厚混凝土平板楼盖(B) 方案二:室内A、B处设柱,外框梁L1 (400x700),梁板结构,沿柱中轴线设框架梁L2 (400 x700),无次梁,300厚混凝土楼板(C) 方案三:室内A、B处设柱,外框梁L1 (400 x700),梁板结构,沿柱中轴线设框架梁L2 (800 x450);无次梁,200厚混凝土板楼盖(D) 方案四:室内A、B处设柱,外框梁L1,沿柱中轴线设框架梁12, L1、L2同方案三,梁板结构,次梁L3 (200 x400),100厚混凝土楼板

在选择楼盖结构设计方案时,下列各项不可取的是()。A、抗震设计时,不论板柱-剪力墙结构房屋有多高,顶层及地下一层的顶板,应采用现浇的肋形梁板结构B、房屋高度超过50m时,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楼盖,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包括肋形梁板楼盖、双向密肋楼盖、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的组合楼盖等C、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转换层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楼盖,但应有增加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一系列构造措施D、房屋高度不超过50m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允许采用装配式楼盖,并配以提高预制板之间的整体性措施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抗裂度,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B、增加钢筋用量C、加大截面高度D、不改变截面高度,但增加保护层厚度

下列关于结构规则性的判断或计算模型的选择,说法不妥的应为()A、当超过梁高的错层部分面积大于该楼层总面积的30%时,属于平面不规则B、顶层及其他楼层局部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时,属于竖向不规则C、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时,属于竖向不规则D、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均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

有关结构规则性的判断或计算模型的选择,其中()不妥。A、当超过梁高的错层部分面积大于该楼层总面积的30%时,属于平面不规则B、顶层及其他楼层局部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的25%时,属于竖向不规则C、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均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D、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时,属于竖向不规则

混凝土预制构件存放的堆放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桩、空心板和无梁板不超过()。A、二层B、三层C、四层D、五层

结构中仅个别楼层有错层构件,或错层搂板标高差不超过对应位置的梁截面高度时,是否算《混凝土高规》的错层结构?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A、最顶层B、中间楼层C、第二层D、底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B、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C、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D、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E、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8mm,-5mm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

判断题计算混凝土工程量时,有梁板的柱高,应以基础底面(或楼板底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高度计算。A对B错

单选题混凝土预制构件存放的堆放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桩、空心板和无梁板不超过()。A二层B三层C四层D五层

单选题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堆放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桩、空心板和无梁板不超过( )。A二层B三层C四层D五层

填空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

多选题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B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C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D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E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8mm,-5mm

问答题广东高规错层结构中规定,错层处结构承载力的安全储备应适当提高,地震剪力增大系数不宜小于3。SATWE可否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