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男性,75岁,老慢支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通气量为50%,X线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放射野设计是()A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60Gy/30次/6周B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C原发灶等中心加楔形板照射,剂量DT60Gy/30次/6周D原发灶前后野,剂量DT60Gy/30次/6周E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

单选题
男性,75岁,老慢支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通气量为50%,X线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放射野设计是()
A

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60Gy/30次/6周

B

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

C

原发灶等中心加楔形板照射,剂量DT60Gy/30次/6周

D

原发灶前后野,剂量DT60Gy/30次/6周

E

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


参考解析

解析: 患者心肺功能差,不宜照射纵隔。

相关考题:

下述哪一项不是原发综合征的影像特点:() A病灶呈双极期表现B原发灶多位于右肺上叶和肺下叶上部C有时可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D原发灶为局限片状影、结节影、或亚段性实变等E一般淋巴管炎不显示。

原发综合征包括() A.肺门淋巴结炎症B.肺门淋巴结结核C.肺门淋巴管炎D.转移灶E.原发灶

男性,75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用力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照射范围是( )A、原发灶+肺门B、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C、原发灶D、原发灶+肺门+胸壁E、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锁骨上区放射治疗剂量为( )A、DT 60Gy/(30次·6周)B、DT 40Gy/20次C、DT 50Gy/25次D、DT 70Gy/35次以下关于预防放射性肺病的错误的是( )A、了解照射时正常肺的受照射体积、剂量,确保肺的受照射剂量在耐受剂量范围内B、尽量采用多野、较小野照射C、合理的选择单次照射剂量和总剂量D、预防应用抗生素和激素E、放射治疗中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早发现并给予恰当的处理

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疗的照射范围要包括 ( ) A、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结区B、原发灶、锁骨上淋巴结C、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结区、锁骨上下淋巴结D、原发灶、肺门淋巴结E、原发灶、肺门、锁骨上淋巴结

男性,75岁,老慢支肺气肿,陈旧性心梗史,心肺功能差,1秒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放射野设计是 ( ) A、原发灶前后野DT60Gy/30次/6周B、原发灶前后野DT40Gy/20次/4周C、原发灶等中心加楔形板照射DT60Gy/30次/6周D、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60Gy/30次/6周E、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DT40Gy/20次/4周

男性,75岁,老慢支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通气量为50%,X线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放射野设计是A、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60Gy/30次/6周B、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C、原发灶等中心加楔形板照射,剂量DT60Gy/30次/6周D、原发灶前后野,剂量DT60Gy/30次/6周E、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

组成原发综合征的是()A肺内原发病灶B肺门淋巴结肿大C淋巴管炎D肺内钙化灶E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特点,下列哪项错误:()A、哑铃状病灶B、原发灶:多位于上肺下部和下肺上部C、原发灶:圆形、类圆形或片絮状D、肺门淋巴结炎吸收比肺内病灶快E、原发灶周围可有片状模糊影

男性,75岁,老慢支肺气肿,陈旧性心梗史,心肺功能差,1秒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放射野设计是( )A、原发灶+肺门纵膈淋巴引流区,剂量DT60Gy/30次/6周B、原发灶+肺门纵膈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C、原发灶等中心加楔形板照射,剂量DT60Gy/30次/6周D、原发灶前后野,剂量DT60Gy/30次/6周E、原发灶+肺门纵膈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

男性,75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用力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放射治疗剂量为()。A、DT60Gy/(30次·6周)B、DT40Gy/20次C、DT50Gy/25次D、DT70Gy/35次

关于Ⅰ期NSCLC根治性放射治疗的照射范围正确的是()。A、包括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引流区B、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引流区C、包括原发灶、纵隔淋巴结引流区,双锁骨上区D、只包括原发灶E、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

以下关于NSCLC根治性放射治疗的照射范围错误的是()。A、Ⅰ期:照射范围不宜过大,仅包括CT等影像学可见肿瘤,不作淋巴结引流区的预防性照射B、Ⅱ期:照射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肺门转移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引流区的亚临床病灶C、ⅢA期:照射范围除了包括CT等影像学所显示的肿瘤和转移淋巴结,必须作纵隔淋巴结引流区的预防性照射D、肺尖癌如无肺门淋巴结肿大则不必包括肺门及纵隔E、ⅢB期:照射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肺门转移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引流区的亚临床病灶

原发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A、位于上叶的片状阴影B、由病变区伸向肺门的条状模糊影C、肺门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肿大D、原发灶、肺门淋巴结及结核性淋巴管炎组成的哑铃状影E、两肺散布斑点状密度增高影

男性,75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用力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照射范围是()。A、原发灶+肺门B、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C、原发灶D、原发灶+肺门+胸壁E、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锁骨上区

男性,75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用力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以下关于预防放射性肺病的错误的是()。A、了解照射时正常肺的受照射体积、剂量,确保肺的受照射剂量在耐受剂量范围内B、尽量采用多野、较小野照射C、合理的选择单次照射剂量和总剂量D、预防应用抗生素和激素E、放射治疗中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早发现并给予恰当的处理

原发综合征包括()A、原发灶B、转移灶C、肺门淋巴管炎D、肺门淋巴结结核E、肺门淋巴结炎症

单选题男性,75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用力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以下关于预防放射性肺病的错误的是()。A了解照射时正常肺的受照射体积、剂量,确保肺的受照射剂量在耐受剂量范围内B尽量采用多野、较小野照射C合理的选择单次照射剂量和总剂量D预防应用抗生素和激素E放射治疗中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早发现并给予恰当的处理

单选题关于Ⅰ期NSCLC根治性放射治疗的照射范围正确的是()。A包括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引流区B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引流区C包括原发灶、纵隔淋巴结引流区,双锁骨上区D只包括原发灶E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

多选题原发综合征包括( )A原发灶B转移灶C肺门淋巴管炎D肺门淋巴结结核E肺门淋巴结炎症

单选题男性,75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肺功能差,1秒用力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照射范围是()。A原发灶+肺门B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C原发灶D原发灶+肺门+胸壁E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锁骨上区

单选题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疗的照射范围要包括( )A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结区B原发灶、锁骨上淋巴结C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结区、锁骨上下淋巴结D原发灶、肺门淋巴结E原发灶、肺门、锁骨上淋巴结

单选题男性,75岁,老慢支肺气肿,陈旧性心梗史,心肺功能差,1秒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放射野设计是( )A原发灶前后野DT60Gy/30次/6周B原发灶前后野DT40Gy/20次/4周C原发灶等中心加楔形板照射DT60Gy/30次/6周D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DT60Gy/30次/6周E原发灶+肺门纵隔淋巴引流区,DT40Gy/20次/4周

单选题男性,75岁,老慢支肺气肿,陈旧性心梗史,心肺功能差,1秒通气量为50%,胸片与CT发现右上肺有一分叶、有毛刺与后胸壁关系密切的肿块,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诊断为鳞癌,最佳的放射野设计是( )A原发灶+肺门纵膈淋巴引流区,剂量DT60Gy/30次/6周B原发灶+肺门纵膈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C原发灶等中心加楔形板照射,剂量DT60Gy/30次/6周D原发灶前后野,剂量DT60Gy/30次/6周E原发灶+肺门纵膈淋巴引流区,剂量DT40Gy/20次/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