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清光绪十六年(1890),为解塘栖生员赴杭"轮月课士"不便之苦,仁和县知事高积勋准里人之请,在冯家弄且适园旧址创办学堂,并立(),碑文讲述办学缘起,反映塘栖崇文良风。A余杭县肇建启圣祠碑B明伦堂碑C栖溪讲舍碑D乾隆御碑

单选题
清光绪十六年(1890),为解塘栖生员赴杭"轮月课士"不便之苦,仁和县知事高积勋准里人之请,在冯家弄且适园旧址创办学堂,并立(),碑文讲述办学缘起,反映塘栖崇文良风。
A

余杭县肇建启圣祠碑

B

明伦堂碑

C

栖溪讲舍碑

D

乾隆御碑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湖南时务学堂创办于()。A.1890年B.1895年C.1897年D.1898年

1877年三月,船政大臣吴赞诚率领船政学堂稽查委员严良勋等,乘()号运输船赴台巡察。A、扬武B、海镜C、艺新D、安澜

1887年(清光绪13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在中国哪里创办聋哑学校()A、山东登州B、河北保定C、浙江杭州D、山东莱芜

清光绪32年(1906年),黄杏仙在西递创办了黟县第一所“崇德女子学堂”,他的故居也是西递村的一座古名居,请问叫什么名字?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英格兰传教士金乐德在塘栖镇水北街建了一处宗教建筑,是()。A、塘栖基督教总堂B、塘栖天主教总堂C、塘栖伊斯兰教总堂D、塘栖耶稣教总堂

塘栖近代工业比较发达,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庞元济、丁丙就创办了(),是当时浙江三个工业企业之一,生产的"仙鹤牌"厂丝驰名欧美。A、大纶丝厂B、武林头丝厂C、新华丝厂D、塘栖丝厂

塘栖有“七十二条半弄堂”之说,保存至今的弄堂有郁家弄、沈家弄和()。A、王家弄B、劳家弄C、太史第弄D、张家弄

(),明仁和县塘栖镇人,其宅在塘栖水北街,有藏书楼曰“樾馆”。藏书之富,甲于一郡。A、朱学勤B、吕需C、郭绍孔

威海水师学堂建于清光绪十六年,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有迹可寻的水师学堂。

五四时期在新式学堂内开设的“乐歌”课,著名的歌词有()。A、梁启超的《爱国歌》B、沈心工的《勉学》C、李叔同的《送别歌》D、高天栖的《燕双飞》

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为表彰浙省无拖欠皇粮,免地丁钱粮三十万两,特颁"圣谕",刻碑诏示,碑高3.35米,宽1.4米,厚0.5米,位于塘栖()。A、水北街B、市南街C、太史第弄D、西石塘街

据塘栖地方史志,()最初为明建官塘,是旧时姚家埭村去塘栖镇的人行要道,也是运河船运纤道。A、雷家桥古纤道B、上纤埠古纤道C、上塘河古纤道D、水北古纤道

清末,废科举,行新学,安徽的文化教育仍位于全国前列。早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安庆就曾办有尚文小学堂;安徽第一所高等学堂——()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85),比清政府正式颁布学堂章程还早4年。

湖南时务学堂创办于()。A、1890年B、1895年C、1897年D、1898年

单选题“仁和仓弄”是明代嘉靖年间仁和县的古粮仓所在地,它位于()。A绍兴路B香积寺路C大兜路D武林路

单选题1877年三月,船政大臣吴赞诚率领船政学堂稽查委员严良勋等,乘()号运输船赴台巡察。A扬武B海镜C艺新D安澜

多选题五四时期在新式学堂内开设的“乐歌”课,著名的歌词有()。A梁启超的《爱国歌》B沈心工的《勉学》C李叔同的《送别歌》D高天栖的《燕双飞》

单选题湖南时务学堂创办于()。A1890年B1895年C1897年D1898年

单选题清光绪二十八年,曾于武当行宫创办扬州第一所官办的中学堂,名为()。A正谊书院B仪董学堂C两淮中学堂

单选题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为表彰浙省无拖欠皇粮,免地丁钱粮三十万两,特颁"圣谕",刻碑诏示,碑高3.35米,宽1.4米,厚0.5米,位于塘栖()。A水北街B市南街C太史第弄D西石塘街

单选题卓明卿旧居位于运河古镇塘栖“七十二条半弄”之一的()。A郁家弄B太史第弄C沈家弄D杨家弄

判断题威海水师学堂建于清光绪十六年,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处有迹可寻的水师学堂。(  )A对B错

单选题塘栖有“七十二条半弄堂”之说,保存至今的弄堂有郁家弄、沈家弄和()。A王家弄B劳家弄C太史第弄D张家弄

单选题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英格兰传教士金乐德在塘栖镇水北街建了一处宗教建筑,是()。A塘栖基督教总堂B塘栖天主教总堂C塘栖伊斯兰教总堂D塘栖耶稣教总堂

单选题塘栖近代工业比较发达,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庞元济、丁丙就创办了(),是当时浙江三个工业企业之一,生产的"仙鹤牌"厂丝驰名欧美。A大纶丝厂B武林头丝厂C新华丝厂D塘栖丝厂

单选题()之说,起于清光绪年间。由清光绪年间世居湖墅的望族后裔高鹏年提出。A新湖墅四景B养素园十景C十里琅珰D湖墅八景

单选题朝廷在浙江停止征漕,终结漕运历史是在()。A清同治四年B清同治六年C清光绪二十六年D清光绪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