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深度,频率及按压比例。

问答题
简述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深度,频率及按压比例。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要求施救者施行高质量的CPR是:()A 给予足够频率的胸外按压B 给予足够深度的胸外按压C 每次按压后让胸廓足够回弹D 将中断按压减到最少E 避免过度通气

下列关于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胸外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B、胸外按压与通气频率保持30:2C、胸外按压部位为掌心位于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交点或胸骨下半部D、进行人工通气时,采用纯氧,对于已经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通气频率为10次/分钟

2019心肺复苏指南中要求对伤病员实行高质量的CPR,正确的是:()。 A、给予足够频率的胸外按压B、予足够深度的胸外按压C、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足够回弹D、将中断按压减到最少

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及深度分别为多少?

徒手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部位()处,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cm,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之比为(),按压频率为()/min,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

胸外按压是否有效,其决定因素有四按压部位,按压频率,按压力度以及()A、按压深度B、按压节奏C、按压位置D、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

成人心肺复苏时,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和通气比例均为30:2

关于新生儿心肺复苏的说法,错误的是()A、首先要开放气道B、心率80次/分,可进行胸外按压C、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D、按压深度为2~3cmE、按压部位为胸骨体下1/3处

下列心肺复苏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每次送气400—600mlB、胸外按压部位在两乳正中的胸骨下段处C、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2:30D、按压深度使胸骨下陷3—4cmE、按压频率100次/min

关于成人心肺复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B、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cmC、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D、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30E、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9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5分钟B、胸外心脏按压速度成人每分钟140次C、胸外心脏按压术挤压与放松之间的比例是1:2D、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6~7厘米E、在对病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时,应以自身体力为限,感到疲惫则应立即停下来

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深度一般是2~3cm。

成人、儿童、婴儿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深度各为多少?

简述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深度,频率及按压比例。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为心前区。

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深度、频率。按压与吹气的比例分别为什么?

单人进行儿童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

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是()A、按压频率≥100次/分B、按压深度4-5cmC、按压与放松之比1:1D、放松时胸廓抬起E、放松时手掌不离胸壁

心肺复苏法中胸外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标准:()A、成人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B、按压深度5-6cmC、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D、尽量避免胸外按压的中断E、应避免过度通气

配伍题单人进行儿童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双人进行儿童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双人进行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A5:1B5:2C15:1D15:2E30:2

问答题成人、儿童、婴儿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深度各为多少?

多选题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要求施救者施行高质量的CPR是:()A给予足够频率的胸外按压B给予足够深度的胸外按压C每次按压后让胸廓足够回弹D将中断按压减到最少E避免过度通气

多选题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是()A按压频率≥100次/分B按压深度4-5cmC按压与放松之比1:1D放松时胸廓抬起E放松时手掌不离胸壁

填空题徒手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部位()处,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cm,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之比为(),按压频率为()/min,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心肺复苏的说法,错误的是()A首先要开放气道B心率80次/分,可进行胸外按压C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D按压深度为2~3cmE按压部位为胸骨体下1/3处

多选题下列心肺复苏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每次送气400—600mlB胸外按压部位在两乳正中的胸骨下段处C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2:30D按压深度使胸骨下陷3—4cmE按压频率100次/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