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50岁,因“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来诊。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500×109/L,白细胞6.5×109/L,红细胞4.5×1012/L,血红蛋白145g/L。最可能的诊断为()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原发性骨髓纤维化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单选题
患者男,50岁,因“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来诊。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500×109/L,白细胞6.5×109/L,红细胞4.5×1012/L,血红蛋白145g/L。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B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男性,55岁。纳差、乏力、消瘦半年就诊。体检:面部暗红色,肝肋下1cm,脾肋下4~5cm。质硬无压痛。化验:Hb195g/L。 WBC16.2×109/L,血小板450×109/L,血细胞比容60%。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原发性骨髓纤维化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穿刺最易发生干抽的疾病是 ( )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男性患者,21岁,因骑自行车被刮倒,膝关节受伤,血肿达半月不消,检查结果如下:血小板74×109/L,白细胞4.2×109/L,红细胞4.1×1012/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骨髓纤维化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淀粉样变性

男性,65岁,因疲劳、乏力2个月,皮肤淤斑和黑便3天来诊,发现脾肋下3cm,化验Hb155g/L,WBC14.5×109/L,PLT1032×109/L,分类N70%,L30%,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下列不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是()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男性,65岁,因疲劳、乏力2个月,皮肤淤斑和黑便3天来诊,发现脾肋下3cm,化验Hb155g/L,WBC14.5×109/L,PLT1032×109/L,分类N70%,L30%,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C、继发性血小板增多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骨髓纤维化症

患者男,67岁,因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四肢发麻、身体不适就诊。查体:面色深红,略发绀,口唇及黏膜紫红,下肢肿胀并发现有发绀,脾大,心、肺正常,其他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红细胞7.20×1012/L,血红蛋白227g/L,白细胞计数18.2×109/L,血小板623×109/L。骨髓穿刺:干抽现象,深红色。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骨髓纤维化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男性,65岁,因疲劳、乏力2个月,皮肤瘀斑和黑便3天来诊,发现脾肋下3cm,化验Hb155g,/L。WBC14.5×109/L,分类N70%,L30%,PLT1250×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下列不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是()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患者女性,21岁。因无原因经常鼻出血入院。查体: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12.0×109/L,血小板1200×109/L,血小板凝集试验异常,对肾上腺素的反应消失,骨髓穿刺示:增生性骨髓象。目前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A、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再生障碍性贫血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男性,55岁。纳差、乏力、消瘦半年就诊。体检:面部暗红色,肝肋下10n1,脾肋下4.5cm,质硬无压痛。化验:Hb195g/L,WBC16.2×109/L,血小板450×109/L,红细胞比容0.60(60%)。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病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男性,60岁,半年来头晕、乏力,查体面色暗红,肝肋下1cm,脾肋下3cm。化验Hb200g/L,WBC15.5×109/L,PLT、500×109/L,HCT6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和巨核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0岁,头昏乏力1年多。血象特点:血红蛋白67g/L,红细胞2.6×1012/L,红细胞体积基本正常;网织红细胞数减少;白细胞34×109/L,外周血片可见大量幼稚粒细胞。白血病待定。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下列哪些疾病()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B、骨髓纤维化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CML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男性,55岁。纳差、乏力、消瘦半年就诊。体检:面部暗红色,肝肋下10n1,脾肋下4.5cm,质硬无压痛。化验:Hb195g/L,WBC16.2×109/L,血小板450×109/L,红细胞比容0.60(60%)。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下列哪个疾病不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原发性骨髓纤维化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患者,男性,58岁,因疲劳、乏力6个月来诊,发现脾肋下2cm,化验Hb158g/L,WBC13.8×109/L,PLT2150×109/L,骨髓增生活跃,全片见巨核细胞380个,血小板聚集成堆。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慢性髓细胞白血病D、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单选题患者男,50岁,因“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来诊。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500×109/L,白细胞6.5×109/L,红细胞4.5×1012/L,血红蛋白145g/L。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不包括()A持续血小板计数≥450×109/LB骨髓活检:以巨核系增生为主伴巨大成熟巨核细胞数量增加,不伴粒细胞或红细胞显著增多或核左移C不符合WHO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者其他髓系肿瘤的诊断D证实存在JAK2/V617F或者其他克隆标志,或缺乏克隆标志的情况下,排除反应性血小板增多E血浆血小板生成素(TPO)低于正常

单选题男性,60岁,半年来头晕、乏力,查体面色暗红,肝肋下1cm,脾肋下3cm。化验Hb200g/L,WBC15.5×109/L,PLT、500×109/L,HCT65%,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和巨核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单选题男性,65岁,因疲劳、乏力2个月,皮肤淤斑和黑便3天来诊,发现脾肋下3cm,化验Hb155g/L,WBC14.5×10/L,PLT1032×10/L,分类N70%,L30%,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 下列不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是(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单选题男性,65岁,因疲劳、乏力2个月,皮肤瘀斑和黑便3天来诊,发现脾肋下3cm,化验Hb155g/L。WBC14.5×109/L,分类N70%,L30%,PLT1250×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下列不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是()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单选题患者,男性,58岁,因疲劳、乏力6个月来诊,发现脾肋下2cm,化验Hb158g/L,WBC13.8×109/L,PLT2150×109/L,骨髓增生活跃,全片见巨核细胞380个,血小板聚集成堆。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慢性髓细胞白血病D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单选题男性,65岁,因疲劳、乏力2个月,皮肤淤斑和黑便3天来诊,发现脾肋下3cm,化验Hb155g/L,WBC14.5×109/L,PLT1032×109/L,分类N70%,L30%,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下列不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是()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

单选题患者女性,21岁。因无原因经常鼻出血入院。查体: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12.0×109/L,血小板1200×109/L,血小板凝集试验异常,对肾上腺素的反应消失,骨髓穿刺示:增生性骨髓象。目前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A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再生障碍性贫血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单选题患者男,67岁,因头痛、头晕、乏力、心悸、四肢发麻、身体不适就诊。查体:面色深红,略发绀,口唇及黏膜紫红,下肢肿胀并发现有发绀,脾大,心、肺正常,其他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红细胞7.20×1012/L,血红蛋白227g/L,白细胞计数18.2×109/L,血小板623×109/L。骨髓穿刺:干抽现象,深红色。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骨髓纤维化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单选题男性,55岁。纳差、乏力、消瘦半年就诊。体检:面部暗红色,肝肋下10cm,脾肋下4.5cm,质硬无压痛。化验:Hb195g/L,WBC16.2×109/L,血小板450×109/L,红细胞比容0.60(60%)。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下列哪个疾病不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原发性骨髓纤维化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单选题患者男,50岁,因“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来诊。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500×109/L,白细胞6.5×109/L,红细胞4.5×1012/L,血红蛋白145g/L。若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首先使用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羟基脲C双嘧达莫D格列卫E环孢素

单选题男性,55岁。纳差、乏力、消瘦半年就诊。体检:面部暗红色,肝肋下10n1,脾肋下4.5cm,质硬无压痛。化验:Hb195g/L,WBC16.2×109/L,血小板450×109/L,红细胞比容0.60(60%)。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下列哪个疾病不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原发性骨髓纤维化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0岁,头昏乏力1年多。血象特点:血红蛋白67g/L,红细胞2.6×1012/L,红细胞体积基本正常;网织红细胞数减少;白细胞34×109/L,外周血片可见大量幼稚粒细胞。白血病待定。骨髓增生性疾病包括下列哪些疾病()A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B骨髓纤维化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CML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单选题男性,55岁。纳差、乏力、消瘦半年就诊。体检:面部暗红色,肝肋下10n1,脾肋下4.5cm,质硬无压痛。化验:Hb195g/L,WBC16.2×109/L,血小板450×109/L,红细胞比容0.60(60%)。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病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