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软交换语音数据包传输的时候,会引入网络时延,其中对于语音数据包的编码压缩,需要占用的时间是()A25msB40msC50msD150ms

单选题
在软交换语音数据包传输的时候,会引入网络时延,其中对于语音数据包的编码压缩,需要占用的时间是()
A

25ms

B

40ms

C

50ms

D

150ms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以下关于QoS中丢包的说法,错误的有:() A.路由器在收到数据包的时候,可能会因为CPU繁忙,没办法处理数据包,导致出现丢包现象。B.在把数据包调度到队列的时候,可能会因为队列被装满而导致丢包。C.数据包在链路上传输的时候,可能会因为链路故障等原因而导致丢包。D.丢包一般是因为时延造成的,在队列满的时候,一般采用尾丢弃丢包。

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数字化、压缩处理成压缩帧,然后转换为IP数据包在IP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达到了在IP网络上进行语音通信的目的,这种技术称为:() A.VoIP;B.IP交换;C.虚拟电话;D.ATM

对于LTE系统内X2切换时延描述正确的是()A、上行时延=X2切换后目标基站收到第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X2切换前源基站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B、下行时延=X2切换后目标基站发送第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X2切换前源基站发送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C、上行时延=X2切换前源基站收到第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X2切换后目标基站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D、下行时延=X2切换前源基站发送第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X2切换后目标基站发送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

对于异系统切换时延的描述正确的是()A、上行时延=异系统切换后目标基站收到第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异系统切换前源基站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B、下行时延=异系统切换后目标基站发送第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异系统切换前源基站发送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C、上行时延=异系统切换后目标基站收到最后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异系统切换前源基站收到第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D、下行时延=异系统切换前源基站收到最后一个下行数据包的时间—异系统切换后目标基站发送第一个上行数据包的时间

()是指由于各种延时的变化导致网络中IP数据包到达速率的变化。A.时延B.时延抖动C.数据包丢失D.回声

LTE/EPC网络仍将OTT语音IP包视为普通的IP数据包,不对OTT语音IP包提供任何额外的Qos保障。 A.错误B.正确

对语音信号的处理过程产生的时间开销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算法时延B.计算时延C.装配时延D.传输时延

LTE/EPC网络仍将OTT语音IP包视为普通的IP数据包,不对OTT语音IP包提供任何额外的Qos保障。

对语音信号的处理过程产生的时间开销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算法时延B、计算时延C、装配时延D、传输时延

关于VoIP电话系统中的回声,下列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回声分为电学回声和声学回声,传统的电话系统中的电学回声主要是由于二、四线换阻抗不匹配引起的B、语音网关设备本身并不带来新的回波,但由于IP网络带来网络时延,加大了回波时延,导致原来感觉不到的回波,在VoIP网络中变成能被感觉的回声C、语音网关设备在执行模数转换时可能会引入回声,但可以在语音网关中配置回声抑制功能降低这种影响D、VoIP网络,回声与编码的选择有关系,压缩比越大的编码在网络中相对回声越大

相对于普通数据流,语音流对时延和抖动更加敏感,在数据包中可以用于对语音流量标记便于网络设备优先处理的字段是()。A、802.1pB、IP PrecedenceC、DSCPD、数据流的源/目的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的五元组

在传输什么时需要使用信道编码这个第一次功能()。A、只有业务(语音或数据)B、只有语音C、业务(语音或数据)和信令

语音数据要在IP网络中传输,必须包装成符合IP协议的数据包,需要处理的过程()A、使用语音压缩算法对语音数据进行压缩编码B、按照IP协议将这些编码后的语音数据打包C、通过IP网络将语音IP包分组传输到目的地D、目的端对收到的IP包进行解压处理,还原成语音信号

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数字化、压缩处理成压缩帧,然后转换为IP数据包在IP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达到了在IP网络上进行语音通信的目的,这种技术称为:()A、VoIP;B、IP交换;C、虚拟电话;D、ATM

TTI Bundling可提高边缘用户的()。A、接收性能B、语音数据包C、控制信令开销D、数据包包头大小

为了消除卫星通信传输时延较长而产生的回音,通常采用()技术。A、语音编码B、话音压缩C、回波对消D、语音激活

xDSL系统中,用户设备由DSL Modem和语音分离器组成,其中DSLModem对用户的数据包进行()和(),并提供数据传输接口。

判断题LTE/EPC网络仍将OTT语音IP包视为普通的IP数据包,不对OTT语音IP包提供任何额外的Qos保障。A对B错

单选题在IP语音传递到过程中,一般会估算部分网络突发余量。如果语音数据包采样压缩采用G.711标准,并考虑20%的带宽损耗,我们需要为每一路话音保留的带宽值为()A9.6KB19.2KC38.4KD76.8KE153.6K

单选题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数字化、压缩处理成压缩帧,然后转换为IP数据包在IP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达到了在IP网络上进行语音通信的目的,这种技术称为:()AVoIP;BIP交换;C虚拟电话;DATM

单选题为了消除卫星通信传输时延较长而产生的回音,通常采用()技术。A语音编码B话音压缩C回波对消D语音激活

填空题语音通信中,时延是指()的时间。时延对语音通信的影响主要在于()

填空题xDSL系统中,用户设备由DSL Modem和语音分离器组成,其中DSLModem对用户的数据包进行()和(),并提供数据传输接口。

多选题对语音信号的处理过程产生的时间开销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算法时延B计算时延C装配时延D传输时延

单选题在软交换语音数据包传输的时候,会引入网络时延。IP语音对网络时延的要求是()A≤125msB≤150msC≤50msD≤90ms

单选题在软交换语音数据包传输的时候,会引入网络时延。语音数据包在网络中传递时,每1Km的标准时延是()A11.7s / KmB6.3s / KmC29.7s / KmD4.3s / Km

单选题()是指由于各种延时的变化导致网络中IP数据包到达速率的变化。A时延B时延抖动C数据包丢失D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