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穴位注射中,面部腧穴宜用的注射剂量是()。A0.3~0.5mlB0.1~0.2mlC1mlD2~3mlE0.5~1ml

单选题
穴位注射中,面部腧穴宜用的注射剂量是()。
A

0.3~0.5ml

B

0.1~0.2ml

C

1ml

D

2~3ml

E

0.5~1ml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电针取穴应选用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B.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C.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D.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E.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

用远部取穴法治疗脏腑疾病,首选的穴位是A、背部腧穴B、腹部腧穴C、肘膝关节以下腧穴D、肘膝关节以上腧穴E、以上都不是

阴虚牙痛,宜加用的腧穴是 查看材料

巅顶痛除主穴外,宜加用的腧穴是 查看材料

穴位注射法,用于四肢部腧穴的一般剂量为( )A.0.1mlB.0.3~0.5mlC.0.5~1mlD.1~2mlE.2~5ml

穴位注射法,用于头面部腧穴的一般剂量为( )A.0.1mlB.0.3~0.5mlC.0.5~1mlD.1~2mlE.2~5ml

穴位注射法,用于腰臀部腧穴的一般剂量为( )A.0.1mlB.0.3~0.5mlC.0.5~1mlD.1~2mlE.2~5ml

穴位注射中,面部腧穴宜用的注射剂量是( )A、0.3~0.5mlB、0.1~0.2mlC、1mlD、2~3mlE、0.5~1ml

面瘫面部腧穴针刺宜用( )A.补法B.泻法C.灸法D.平补平泻法

面部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一般每穴注射 A、0.1 mlB、0.3~0.5 mlC、0.5~l.0 mlD、1.0~2.0 mlE、2.0~5.0 ml

电针取穴应选用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B.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 电针取穴应选用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B.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C.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D.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E.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

“以痛为腧”指的穴位是 A.腧穴B.五腧穴C.奇穴D.阿是穴

“以痛为腧”指的穴位是A.腧穴B:五腧穴C.奇穴D.阿是穴

胃火牙痛,宜加用的腧穴是()。

电针取穴应选用()。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B、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C、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D、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E、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

面部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一般每穴注射()A、0.1mlB、0.3~0.5mlC、0.5~l.0mlD、1.0~2.0mlE、2.0~5.0ml

前额痛除主穴外,宜加用的腧穴是()。

配伍题湿热型崩漏,宜加用的腧穴是()。|血瘀型崩漏,宜加用的腧穴是()。A足三里B合谷C三阴交D地机E阴陵泉

单选题有关穴位注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选穴宜少而精,以1~2个腧穴为宜B一般选取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C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应直接注射在神经干上D注射剂量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部位而定E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多用于治疗痿证、痹证、腰腿痛等

配伍题胃火牙痛,宜加用的腧穴是()。|阴虚牙痛,宜加用的腧穴是()。A照海、太溪B太溪、行间C内庭、二间D合谷、风池E大杼、束骨

单选题面部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一般每穴注射()A0.1mlB0.3~0.5mlC0.5~l.0mlD1.0~2.0mlE2.0~5.0ml

单选题穴位注射在做面部注射时,每穴的用药剂量(  )。A0.1~0.2mlB0.2~0.3mlC0.3~0.5mlD0.5~0.6mlE0.6~0.7ml

单选题穴位注射法,用于腰臀部腧穴的一般剂量为()A0.1mlB0.3~0.5mlC0.5~1mlD1~2mlE2~5ml

单选题穴位注射法,用于头面部腧穴的一般剂量为()A0.1mlB0.3~0.5mlC0.5~1mlD1~2mlE2~5ml

单选题用远部取穴法治疗脏腑疾病,首选的穴位是().A背部腧穴B腹部腧穴C肘膝关节以下腧穴D肘膝关节以上腧穴E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电针取穴应选用(  )。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B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C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D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E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

单选题穴位注射法,用于四肢部腧穴的一般剂量为()A0.1mlB0.3~0.5mlC0.5~1mlD1~2mlE2~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