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可采用土层锚杆和锚索作为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永久性支护的工程土层条件是( )。A未经处理的有机质土B液限大于50%的土层C对密实度小于0.3的土层D湿陷性黄土土层

单选题
可采用土层锚杆和锚索作为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永久性支护的工程土层条件是(  )。
A

未经处理的有机质土

B

液限大于50%的土层

C

对密实度小于0.3的土层

D

湿陷性黄土土层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在井巷支护及维护中,锚杆支护是指( )。A.联合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支护B.单独采用锚杆支护,必要时安装锚索C.联合使用锚杆和架金属棚子支护D.联合使用锚杆和架木棚子支护

采用锚杆、锚索支护形式时,锚杆( )、锚索( )必须符合设计。

关于锚喷支护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锚杆长,锚索短B.锚杆短,锚索长C.锚杆孔径大.锚索孔径小D.锚索孔径大,锚杆孔径小E.锚杆受力大,锚索受力小

土层锚杆不仅用于临时支护结构,而且在永久性建筑工程中仍有广泛应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板式支护体系宜设置水平支撑体系或竖向斜撑体系作为内支撑,在环境和土层等条件允许时也可设置土层锚杆。(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锚杆支护与锚喷支护是矿山井巷支护的两种方式。锚杆支护是单独采用锚杆的支护,而锚喷支护是联合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或( )支护。A.锚网B.锚喷网C.喷浆D.锚索

锚杆支护与锚喷支护是矿山井巷支护的两种方式。锚杆支护是单独采用锚杆的支护,而锚喷支护是联合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或( )的支护。A.锚网B.锚喷网C.喷浆D.锚索

锚杆支护与锚喷支护是矿山井巷支护的两种方式。锚杆支护是单独采用锚杆的支护,而锚喷支护是联合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或()的支护。A:锚网B:锚喷网C:喷浆D:锚索

可采用土层锚杆和锚索作为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永久性支护的工程土层条件是()。A.未经处理的有机质土B.液限大于50%的土层C.对密实度小于0.3的土层D.湿陷性黄土土层

土层锚杆和锚索应根据加固地层和支护结构变形等要求,按锚杆轴向受拉载荷设计值的()作为施加预应力值。A.0.2~0.3B.0.4~0.5C.0.5~0.6D.0.6~0.7

土层锚杆支护结构,锚杆与水平倾角越大,支护效果越好。

基坑边坡支护工程中,其他锚杆是指不施加预应力的土层锚杆和岩层锚杆,其置入方式说法错误的是()A、钻孔置入B、打入C、射入D、上述都不是

排桩土层锚杆支护不宜用于地下水大、含化学腐蚀物的土层。

工作面起吊时必须使用()。A、专用起吊锚杆B、工作面支护锚杆C、高强锚杆D、工作面支护锚索

软土基深基坑不放坡开挖时边坡支护可采用()等方案。A、地下连续墙B、地下连续墙与土层锚杆C、钢板桩支撑D、钢板桩与水平钢横撑E、挡土灌注桩与土层锚杆

土层锚杆支护中,锚杆的种类形式常用的有()A、一般灌浆锚杆B、扩孔灌浆锚杆C、压力灌浆锚杆D、重力灌浆锚杆E、重复灌浆锚杆

单选题下列关于土层锚杆与锚索的施工技术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地面土层锚杆与锚索只能作为临时性支护;B在未经处理的有机质土层中,不应采用土层锚杆和锚索作为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永久性支护。C土层锚杆上、下层垂直间距不宜小于5m,D应充分考虑锚杆或锚索在地下条件防腐问题,必须采用高铝水泥拌制砂浆,

多选题建筑基坑支护采用排桩十锚杆支护,关于锚杆的构造要求,不正确的是()。A锚杆的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多层锚杆时,其竖向间距不宜小于2.0mB锚杆锚固段的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5mC锚杆自由段的长度不应小于5mD土层中的锚杆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5m

多选题建筑基坑支护采用排桩十锚杆支护,锚杆锚固段位于下列()项时,锚杆预应力损失应考虑土的蠕变影响。()A填土层B黏土层C粉土层D淤泥质土层

多选题不应采用土层锚杆和锚索作为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永久性支护的土层有()A未经处理的有机质土B相对密实度小于0.3C塑限小于30%的土层D液限大于50%的土层E砂质黏土

判断题排桩土层锚杆支护不宜用于地下水大、含化学腐蚀物的土层。A对B错

单选题锚杆支护与锚喷支护是矿山井巷支护的两种方式。锚杆支护是单独采用锚杆的支护,而锚喷支护是联合使用锚杆和( )支护。A锚网B锚喷网C喷射混凝土D锚索

问答题土层锚杆支护施工锚杆布置应满足什么规定?

多选题软土基深基坑不放坡开挖时边坡支护可采用()等方案。A地下连续墙B地下连续墙与土层锚杆C钢板桩支撑D钢板桩与水平钢横撑E挡土灌注桩与土层锚杆

判断题土层锚杆支护结构,锚杆与水平倾角越大,支护效果越好。A对B错

单选题锚杆支护与锚喷支护是矿山井巷支护的两种方式。锚杆支护是单独采用锚杆的支护,而锚喷支护是联合使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或( )支护。A锚网B锚喷网C喷浆D锚索

单选题土层锚杆和锚索应根据加固地层和支护结构变形等要求,按锚杆轴向受拉载荷设计值的( )作为施加预应力值。A0.2~0.3B0.4~0.5C0.5~0.6D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