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龚自珍在诗中经常使用“箫”与“剑”的意象,下列著名诗句中出自《已亥杂诗》的是()。A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B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C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D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单选题
龚自珍在诗中经常使用“箫”与“剑”的意象,下列著名诗句中出自《已亥杂诗》的是()。
A

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

B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C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D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的《己亥杂诗》。 A、黄景仁B、黄遵宪C、龚自珍D、魏源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古诗文默写:(8分,每小题2分)①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禹锡《陋室铭》)②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③《望岳》中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与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体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这正如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游山西村B、乡村四月C、天净沙•秋思D、已亥杂诗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不止一位诗人以《已亥杂诗》为题,创作了思想成就与艺术成就都相当出色的诗篇。下列诗人中,曾写过《已亥杂诗》的有()。A、张维屏B、魏源C、龚自珍D、康有为E、黄遵宪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化作春泥更护花上句()

龚自珍在诗中经常使用“箫”与“剑”的意象,下列著名诗句中出自《已亥杂诗》的是()。A、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B、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C、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D、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组诗《已亥杂诗》的作者是()。

简述龚自珍诗歌主要意象、内容在《己亥杂诗》中的表现。

龚自珍的()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计有315首之多。A、《已亥杂诗》B、《咏史》C、《西效落花歌》D、《能令公少年行》

黄遵宪仿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例,作《已亥杂诗》()A、315首B、215首C、99首D、89首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总计有()首之多。A、89B、120C、315D、200

龚自珍()一文用似扬实抑的手法,记叙了城内外景物的变化,含蓄地用“初秋”的景物暗示了一个衰落时代的来临。A、《已亥六月重过扬州记》B、《已亥杂诗》C、《病悔馆记》D、《西效落花歌》

龚自珍诗中引人注目的意象: 1)()。 2)箫。 3)少年。 4)()。 5)落花。

《己亥杂诗》是清朝著名诗人()的作品。A、林则徐B、龚自珍C、魏源D、黄遵宪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下句()

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该诗反映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土地兼并严重C、清政府政治腐败D、自然灾害频繁

单选题龚自珍的()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计有315首之多。A《已亥杂诗》B《咏史》C《西效落花歌》D《能令公少年行》

单选题龚自珍在诗中经常使用“箫”与“剑”的意象,下列著名诗句中出自《已亥杂诗》的是()。A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B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C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D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单选题《己亥杂诗》是清朝著名诗人()的作品。A林则徐B龚自珍C魏源D黄遵宪

填空题组诗《已亥杂诗》的作者是()。

多选题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不止一位诗人以《已亥杂诗》为题,创作了思想成就与艺术成就都相当出色的诗篇。下列诗人中,曾写过《已亥杂诗》的有()。A张维屏B魏源C龚自珍D康有为E黄遵宪

多选题下列关于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诗的作者是柳宗元B该句诗出自《送桂州严大夫》C诗句描写的是桂林漓江两岸的风光D诗中的“山”指的是洞庭山E这句诗比喻贴切新颖,形象地概括长江三峡山水之美

单选题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是近代大型组诗之一,总计有()首之多。A89B120C315D200

填空题龚自珍诗中引人注目的意象: 1)()。 2)箫。 3)少年。 4)()。 5)落花。

单选题黄遵宪仿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例,作《已亥杂诗》()A315首B215首C99首D89首

单选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游山西村B乡村四月C天净沙•秋思D已亥杂诗

问答题简述龚自珍诗歌主要意象、内容在《己亥杂诗》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