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张某(19岁)与林某(15岁)共同商量搞钱,于是一天晚上潜入一仓库,抱走3台手提电脑,价值3万余元,后在销赃时被抓获。请你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他们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犯了什么罪?

问答题
张某(19岁)与林某(15岁)共同商量搞钱,于是一天晚上潜入一仓库,抱走3台手提电脑,价值3万余元,后在销赃时被抓获。请你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他们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犯了什么罪?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万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A.张某盗窃合计3.18万元B.许某盗窃1.25万元C.张某盗窃3万元D.许某盗窃2.5万元

张某利用从路边捡来的李某身份证,向某银行申领银联卡一张,先后透支现金5万余元,发卡银行催收未果报案。张某在再次使用他人身份证冒领银联卡时被抓获。张某的行为( )A.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B.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构成恶意透支罪D.构成诈骗罪

犯罪嫌疑人陈某,男,22岁,工人。陈某与张某平时关系不错,后因受他人挑拨,陈对张产生了强烈不满,于是就寻机报复张。陈某经了解知道了张某经常走的路线和时间,便到商店买了一把三角刮刀,决心给张某“放放血”。一天夜里,陈某身带三角刮刀,藏在张某经常经过的道路旁边,等候张。但是,张某这天被朋友叫去喝酒,晚上没有回家。陈某白等了一个晚上,没能实现给张某“放放血”的目的。后陈某因盗窃案发,被逮捕后供述了上述行为。请根据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理论分析:陈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杜某与时某将国有林场已采伐的木料用车偷走,价值6000元,销赃后得赃款4500元。杜某、时某的行为共同构成()A.盗窃罪B.盗伐林木罪C.非法经营罪D.盗窃罪和销赃罪

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两个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某乙因腹部疼痛能忍,未到现场。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万元。事后,某甲分3000元给某乙,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古某是惯偷,因其喜好古董,因此经常行窃此类物品。某日,其听说商人张某家收集了大量古董,于是打算对其下手。古某听手下说,17 岁的小混混林某是张某的外甥,古某认为林某一定熟悉张某家环境,叫他一起去可以帮上忙。于是,古某找到林某,要其绘制一张张某家的地形图,并在其行窃时为其望风。林某胆小,不敢参与。古某威胁道,“如果不去,小心你的小命!”林某无奈,被迫答应了古某的要求,为其绘制了一张地形图。某日深夜,二人来到张某家,古某潜入张某别墅内,林某在门口望风。古某从张某家中窃得青铜器若干、字画数十幅以及玉器3 件。林某在古某进入张某家后,因害怕逃跑。根据案情,请回答86—87题。对于古某、林某的行为如何评价( )A.对于古某应当从重处罚B.古某与林某成立盗窃罪的共犯C.林某属于胁从犯,应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免除处罚D.如果张某要求不追究林某的责任,对林某可不按犯罪处理

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A.张某盗窃合计31800元B.许某盗窃25000元C.张某盗窃30000元D.许某盗窃12500元

刘某、徐某均为吸毒人员,刘某得知张某处有毒品,即与徐某商量将该毒品盗走。徐某找到薛某帮忙实施盗窃,为此薛某又找到盛某。2002年5月18日21时许,上述人员在张某处盗走安非他命类毒品药片四万余片,总计十余千克及密码箱1个(价值400元,内有价值950元的物品)。后刘某、徐某、盛某作案后被抓获归案,薛某在投案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在抓获盛某时,从其身上查获德国产T38制式手枪1支,子弹10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刘某、徐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B.盛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C.薛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其行为应认定为自首D.认定盗窃犯罪数额,可以参考当地毒品非法交易的价格

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两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某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 000元。事后,某甲分300元给某乙,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第 54 题 下列哪些情况成立立功或者重大立功?(  )A.甲因贩卖毒品罪被抓获,甲归案后交代出毒枭郭某,但郭某一直未被抓获B.乙因涉嫌贪污罪被逮捕,关押期间揭发了吴某犯有受贿罪,经查证属实C.丙和张某共同拐卖妇女儿童,丙被抓获后交代出张某藏匿在其远房亲戚家,并协助公安机关将张某成功抓获D.丁在押期间及时阻止了同监犯人李某和郭某的越狱行为

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家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二人约定当晚12时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某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2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事后,甲要分给乙300元,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某乙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张某和李某合谋盗窃一仓库,由张某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张某将钥匙交给李某以后,约定当晚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张某因害怕事发后受处罚,未到仓库门口与李某会合。李某遂自己实施盗窃行为,窃得总价值1万元的货物,销赃时,张某分文未要。对于张某的行为定性准确的是(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李某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下列哪些情形成立立功或者重大立功?( )A.张某因贩卖毒品罪被抓获,归案后交代出毒枭郭某,但郭某一直未被抓获B.王某因涉嫌贪污罪被逮捕,关押期间揭发了吴某犯有受贿罪,经查证属实C.李某和丁某共同拐卖妇女、儿童,李某被抓获后交代出丁某藏匿在其远房亲戚家,并协助公安机关将丁某抓获D.赵某在押期间及时阻止了同监犯人钱某和武某的越狱行为

王某和林某是生意上的死对头,由于林某从中作梗致使王某损失近百万元。王某对此十分恼火,遂出资5万元雇佣张某去除掉林某。张某答应了此事,回到家后将欲杀林某的情况告诉其妻陈某,陈某不仅不加制止,而且积极为其出谋划策,帮张某买来一把尖刀用于杀林某。在陈某的帮助下,张某作了充分准备,于某晚潜入林某的家中,当时林某不在家。张某见林某妻子正在床上睡觉,顿起歹意,就把其强奸了。等到林某回家,又将林某杀死。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A.张某同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B.张某强奸林某妻子的行为,属于实行过限C.张某故意杀人罪和强奸罪应当择一重处罚D.对张某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和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

张某,男,31岁,1997年因犯诈骗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2000年7月刑满释放。赵某,女,29岁,1999年7月因犯诈骗罪被判处2年6个月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3年。2001年1月,张某、赵某二人经预谋,潜入何某家实施盗窃,当张某、赵某欲携带所盗巨额财物离开何某家时,恰遇何某返回家中,张某、赵某二人对何某实施暴力致其轻伤后,逃离现场。数日后,张某、赵某被抓获。试分析:(1)张某、赵某二人共同构成何种犯罪?(2)对张某、赵某所犯之罪量刑时,应适用何种量刑制度?

2000年7月某日,被告人王某、李某、张某在某公园售票处商定,由李某负责望风,王某、张某混入购票的人群行窃。后王某、张某挤入购票人群,王某窃得一游客钱包(内有人民币200余元),欲逃离现场时,被发现。民警胡某与几名群众即上前抓捕王某、张某。王某向东逃离200余米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破胡某主动脉,致胡某因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王某逃走。张某向西逃离100余米后,被群众抓获。李某则乘乱逃走。后王某、李某均被抓获。问:(1)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2)王某、李某、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李某,1985年1月8日出生;孙某,1973年8月出生,后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1995刑满释放。李某从朋友处借了一把猎枪,1999年1月8号晚10时许,两人共同持枪出去打狗,但没有打到,于是两人窜到村民张某家偷鸡,孙某进屋盗窃,李某持猎枪在门外望风,孙某刚偷了2只鸡,正在离开时,被张某发现,张某正要抓他们,李某往门口开了一枪,正中门框,于是孙某趁机逃走。张某发现地上有一丢失的枪托,于是在门旁守候,后来李某与孙某发现枪托丢失,担心无法归还,于是决定回去寻找,走到张家门口,张某刚一起身,李某就向张某开了一枪,正中头部,张因而死亡。问:李某与孙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成某(男,19岁)与张某(男,17岁)原系初中同学。成、张二人初中毕业后,一直待在家里,没有上班。成、张二人具有赌博、盗窃等恶习。2005年5月16日夜晚,成、张二人打起了初中时本班校花林某(16岁)的主意,预谋强奸林某。于是,成某、张某当晚约林某出来,谎称是初中同学聚会,将林某骗至成某家中。成某先提出与林某发生性关系,遭林某拒绝后强行将林某按倒在地,使用暴力将林某强奸。林某被强奸后大声哭喊。成某与张某害怕被人发现,遂用毛巾将林某的嘴堵住。之后,张某又强奸了林某,林某再次被奸后,仍然啼哭不止。于是,成某与张某密谋将林某杀掉以灭口。成某即狠勒林某的颈部,将林某勒昏。尔后,张某提议将林某放到附近的铁轨上,让列车将其轧死,制造林某卧轧自杀的假象。随后,成、张二人拿走林某身上的手表及少量人民币,用布袋将昏迷中的林某移至附近的铁轨上。不久,林某被运行的列车撞击挤压,造成心脏破裂内出血死亡。成某、张某二人作案后逃离现场,不久被抓获归案。 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某公司叉车驾驶员林某驾驶三吨叉车去仓库作业,途中遇到劳务工张某要求搭乘,于是林某停车,让张某坐在身旁后继续前进。至前方路口时林某未减速就转弯,在离心力作用下劳务工张某被甩出车外,摔成重伤。事故原因分析()A、超速行驶B、误操作C、违章搭乘D、驾驶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张某(19岁)与林某(15岁)共同商量搞钱,于是一天晚上潜入一仓库,抱走3台手提电脑,价值3万余元,后在销赃时被抓获。请你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他们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犯了什么罪?

张某用面粉假充“白粉”(海洛因),卖给不知情的李某300克,李某即向他人转手出售200克,在交接时被警察抓获。张某与李某的行为属于()A、两人共同构成贩毒罪B、两人均构成贩毒罪,但非共同犯罪C、张某构成诈骗罪,李某构成贩毒罪D、两人均构成诈骗罪,但非共同犯罪

续某指控赵某诈骗其现金15万元,赵某被抓获后,供述利用诈骗续某的现金买了手提电脑一台和500公斤海鲜,在对赵某住处搜查时,发现存在赵某名下的20万元存款的存款单一张和毒品200克,对于上述物品,公安机关的哪种处理是错误的?()A、手提电脑予以扣押B、毒品予以扣押C、500公斤海鲜予以变卖D、20万元存款依法冻结

李某、张某二人共谋盗窃紧靠商场的仓库,作案前,李某提出得手后放火烧掉仓库,以免留下指纹,张某表示同意,随后,张某留在仓库外望风。李某撬窗进入仓库,窃得价值6万余元的金银首饰。在离开仓库前,李某放了一把火后逃出。本案中,关于李某、张某二人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A、李某、张某二人只构成盗窃罪的共犯B、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和放火罪的共犯C、张某未实施放火行为,应由李某一人单独承担放火的刑事责任D、李某、张某二人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此外李某构成放火罪,张某构成失火罪

公安机关抓获盗窃嫌疑人贾某后,依法扣押了贾某的手提电脑一台,冻结了其银行存款,经进一步侦查查明手提电脑不是赃物,银行存款确为盗窃所得,且贾某为了联系销赃被抓获前刚寄出去一封信件。案件侦办过程中,贾某心脏病突发突然死亡。下列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侦查员将手提电脑一并发还被害人,补偿损失B、侦查员解除冻结,并持贾某银行卡至银行将赃款取出并发还被害人C、公安机关撤销案件D、侦查员联系邮局,打开邮箱,找到该封信件并予以扣押

多选题某公司叉车驾驶员林某驾驶三吨叉车去仓库作业,途中遇到劳务工张某要求搭乘,于是林某停车,让张某坐在身旁后继续前进。至前方路口时林某未减速就转弯,在离心力作用下劳务工张某被甩出车外,摔成重伤。事故原因分析()A超速行驶B误操作C违章搭乘D驾驶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多选题导游员张某在景区与一珠宝老板串通,推荐游客买了总价值2万余元的假珠宝,张某分得回扣5000元整,后被举报。张某应受到(  )处罚。A被扣除8分,并处1000元罚款B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C被扣除10分,没收5000元违法所得D不予通过年审

问答题某个体户张某在甲仓库寄存洗衣机一批2000台,价值共计100万元。双方商定:仓库自2011年5月15日至6月15日期间保管,赵某分三批取走;6月15日赵某取走最后一批彩电时,支付保管费2500元。6月15日,赵某前来取最后一批彩电时,双方为保管费的多少发生争议。张某认为自己的洗衣机实际是在5月25日晚上才入甲仓库,应当少付保管费500元。甲仓库拒绝减少保管费,理由是仓库早已为张某的洗衣机的到采准备了地方,至于张某是不是准时进库是张某自己的事情,与仓库无关。张某认为甲仓库位于江边码头,自己又通知了彩电到站的准确时间,甲仓库不可能空着货位。只同意支付2000元保管费。甲仓库于是拒绝张某提取所剩下的彩电。根据合同法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张某要求减少保管费是否合理?为什么?(2)甲仓库在张某拒绝足额支付保管费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拒绝其提取货物?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