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患儿男,7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易烦躁、多汗、夜惊。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关于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叙述错误的有()。A治疗目的: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B治疗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C治疗剂量:一般剂量为2000~4000U/d,症状改善2个月后改预防剂量400U/dD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内注射维生素D20万~30万U一次,3个月后改预防剂量E儿童每日获得足够阳光照射是预防的关键FF.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U/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G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均补充至2岁

多选题
患儿男,7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易烦躁、多汗、夜惊。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关于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叙述错误的有()。
A

治疗目的: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

B

治疗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

C

治疗剂量:一般剂量为2000~4000U/d,症状改善2个月后改预防剂量400U/d

D

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内注射维生素D20万~30万U一次,3个月后改预防剂量

E

儿童每日获得足够阳光照射是预防的关键

F

F.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U/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

G

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均补充至2岁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儿男,7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易烦躁、多汗、夜惊。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营养不良B、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D、低血磷抗D佝偻病E、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F、肾性佝偻病该病的诊断依据不包括A、冬季出生B、有夜惊、烦躁、多汗等非特异性症状C、母乳喂养D、有枕秃E、未加鱼肝油F、户外活动少该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A、烦躁、夜惊等神经精神症状B、方颅C、颅骨软化D、血钙降低E、血磷降低F、血25-(OH)-D3下降G、血碱性磷酸酶降低H、骨X线片正常该患儿此次体格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可能有A、颅骨软化B、脚镯C、前囟大D、方颅,乳牙未萌出E、串珠肋F、鸡胸或漏斗胸如病情进展检查可能发现A、血钙降低B、血磷降低C、血磷升高D、血碱性磷酸酶降低E、血碱性磷酸酶升高F、骨X线示长骨干骺端呈毛刷样改变G、长骨临时钙化带增宽关于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叙述错误的有A、治疗目的: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B、治疗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C、治疗剂量:一般剂量为2000~4000U/d,症状改善2个月后改预防剂量400U/dD、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内注射维生素D20万~30万U一次,3个月后改预防剂量E、儿童每日获得足够阳光照射是预防的关键F、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U/d)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G、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均补充至2岁

对佝偻病的预防和药物治疗表述正确的是A、预防为主,强调早诊断、早治疗,及早控制佝偻病活动期,防止产生骨骼畸形后遗症B、口服剂量2000~4000IU/d,1个月后改为维持量C、恢复期用预防量维持D、早产儿、体弱儿或生长发育特别迅速的小儿每日800~1000IU,3月后改为400IUE、对于吸收不良或不能口服的婴幼儿肌肉注射维生素D37500g作为突击疗法

患儿男,9个月,因“夜惊不宁3个月,加重1周”于7月份来诊。该患儿平日多汗,易烦躁。生后一直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鱼肝油,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该患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营养不良B、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D、低血磷抗D佝偻病E、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F、肾性佝偻病该病的诊断依据不包括A、冬季出生B、有夜惊、烦躁、多汗等非特异性症状C、母乳喂养D、有枕秃E、未加鱼肝油F、户外活动少该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A、烦躁、夜惊等神经精神症状B、方颅C、颅骨软化D、血钙降低E、血磷降低F、血25-(OH)-D3降低G、血碱性磷酸酶降低H、骨X线片正常该患儿此次体格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可能有A、颅骨软化B、足镯C、前囟大D、方颅,乳牙未萌出E、串珠肋F、鸡胸或漏斗胸该患儿此次检查可能发现A、血钙正常B、血磷降低C、血磷升高D、血碱性磷酸酶降低E、血碱性磷酸酶升高F、骨X线示长骨干骺端呈毛刷样改变G、长骨临时钙化带增宽关于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叙述错误的有A、治疗目的: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B、治疗原则:应以一般剂量口服为主C、治疗剂量:一般剂量为2000~4000U/d,疗程为2个月,后改预防剂量400U/dD、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内注射维生素D20万~30万U一次,3个月后改预防剂量E、儿童每日获得足够阳光照射是预防的关键F、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U/d)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G、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均补充至2岁

一患儿8月,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正在治疗时,患儿出现发热,咳嗽,且肺部听诊闻及中小水泡音,此时选择哪种方法治疗佝偻病更好A.暂不治疗佝偻病,先治疗肺炎B.口服大剂量维生素D,每日2万U,一月后改预防量口服C.肌注维生素D60万U,肌注一次,同时补钙D.肌注维生素D30万U,肌注一次,三个月后改为预防量E.肌注维生素D80万U,二次肌注

某患儿,女,4个月,夜惊,多汗,有枕秃,秋末出生,很少有户外活动,查体:前囟平坦,约1.2cm×1.2cm,可见枕秃,肋缘轻度外翻。明确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应如何治疗A.口服钙剂即可B.手术矫正C.口服维生素D每天10000~20000U,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D.多晒太阳,给予预防量口服维生素DE.口服维生素D每天5000~10000U,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

早产儿36周+3,生后3个月男婴,母乳喂养。近2周有多汗,烦躁,夜惊表现,家长来医院咨询。最合理的处理方式是A.不需要治疗,只要多晒太阳B.多晒太阳,每日口服预防剂量维生素D和钙剂C.多晒太阳,每日口服治疗剂量维生素D和钙剂D.一次肌注维生素D30万IUE.先口服钙剂2~3天,再肌注一次维生素D330万IU

口服维生素D治疗活动期佝偻病何时改为预防量口服A.2个月后改预防量B.1个月后改预防量C.半年后改预防量D.3个月后改预防量E.5个月后改预防量

患儿女,6个月,有烦躁不安、多汗、夜惊、枕秃,前囟3.5cm×3.5cm,查体未发现明显骨骼畸形。在该患儿的治疗中,下列正确的是()A、维生素D20~40U治疗B、抗生素治疗C、对有并发症者应给予维生素D肌内注射D、给予维生素D预防量治疗E、外科手术

患儿男,7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易烦躁、多汗、夜惊。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该患儿此次体格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可能有()。A、颅骨软化B、脚镯C、前囟大D、方颅,乳牙未萌出E、串珠肋F、鸡胸或漏斗胸

患儿男,7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易烦躁、多汗、夜惊。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该病的诊断依据不包括()。A、冬季出生B、有夜惊、烦躁、多汗等非特异性症状C、母乳喂养D、有枕秃E、未加鱼肝油F、户外活动少

患儿男,7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易烦躁、多汗、夜惊。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关于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叙述错误的有()。A、治疗目的: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B、治疗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C、治疗剂量:一般剂量为2000~4000U/d,症状改善2个月后改预防剂量400U/dD、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内注射维生素D20万~30万U一次,3个月后改预防剂量E、儿童每日获得足够阳光照射是预防的关键F、F.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U/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G、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均补充至2岁

口服维生素D治疗活动期的佝偻病何时改为预防量口服:()A、半年后改预防量B、5个月后改预防量C、3个月后改预防量D、2个月后改预防量E、1个月后改预防量

口服维生素D治疗活动期佝偻病何时改为预防量口服()A、半年后改预防量B、5个月后改预防量C、3个月后改预防量D、2个月后改预防量E、1个月后改预防量

某患儿,女,4个月,夜惊,多汗,有枕秃,秋末出生,很少有户外活动,查体:前囟平坦,约1.2cm×1.2cm,可见枕秃,肋缘轻度外翻。明确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应如何治疗()。A、口服维生素D每天5000~10000U,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B、口服维生素D每天10000~20000U,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C、多晒太阳,给予预防量口服维生素DD、口服钙剂即可E、手术矫正

患儿男,7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易烦躁、多汗、夜惊。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该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A、烦躁、夜惊等神经精神症状B、方颅C、颅骨软化D、血钙降低E、血磷降低F、血25-(OH)-D3下降G、血碱性磷酸酶降低H、骨X线片正常

治疗维生素D缺乏引起手足抽搐症的正确方法是()A、钙剂治疗开始后口服维生素D2000~4000IU/天,1个月后改预防量B、钙剂治疗开始前口服维生素D2000~4000IU/天,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C、钙剂治疗开始后口服维生素D2000~4000IU/天,3个月后改预防量D、钙剂治疗开始后口服维生素D20000~40000IU/天,1个月后改预防量E、钙剂治疗开始后口服维生素D20000~40000IU/天,3个月后改预防量

单选题患儿男,7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易烦躁、多汗、夜惊。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该病的诊断依据不包括()。A冬季出生B有夜惊、烦躁、多汗等非特异性症状C母乳喂养D有枕秃E未加鱼肝油F户外活动少

单选题口服维生素D治疗活动期佝偻病何时改为预防量口服()A半年后改预防量B5个月后改预防量C3个月后改预防量D2个月后改预防量E1个月后改预防量

单选题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充足的日光照射B每日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C饮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D婴儿应及时添加辅食E婴儿2个月起补充维生素d,每日800U

单选题该患儿的治疗方案是(  )。A肌内注射维生素D 330万U,每个月1次,连续3次,同时补充钙剂B每日口服维生素D 400U,连服3个月,同时补充钙剂C肌内注射维生素D 330万U,2~3个月后口服预防量,同时补充钙剂D每日口服维生素D 2000U,2周后改为预防量,同时补充钙剂E每日口服维生素D 400U,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D 330万U,连续1个月

多选题患儿男,7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易烦躁、多汗、夜惊。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该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包括()。A烦躁、夜惊等神经精神症状B方颅C颅骨软化D血钙降低E血磷降低F血25-(OH)-D3下降G血碱性磷酸酶降低H骨X线片正常

多选题患儿男,7个月,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维生素D。易烦躁、多汗、夜惊。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该患儿此次体格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可能有()。A颅骨软化B脚镯C前囟大D方颅,乳牙未萌出E串珠肋F鸡胸或漏斗胸

多选题患儿男,9个月,因“夜惊不宁3个月,加重1周”于7月份来诊。该患儿平日多汗,易烦躁。生后一直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和鱼肝油,平日多在家中。查体:有枕秃。关于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叙述错误的有()A治疗目的: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B治疗原则:应以一般剂量口服为主C治疗剂量:一般剂量为2000~4000U/d,疗程为2个月,后改预防剂量400U/dD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内注射维生素D20万~30万U一次,3个月后改预防剂量E儿童每日获得足够阳光照射是预防的关键FF.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U/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G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d,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均补充至2岁

单选题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以下错误的是(  )。A充足的日光照射B每日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C饮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D婴儿应及时添加辅食E婴儿2个月起补充维生素D,每日800U

多选题患儿,10个月,已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以下关于佝偻病防治中说法正确的是( )A预防为主,强调早诊断和早治疗,及早控制佝偻病活动期,防止产生骨骼畸形后遗症B在佝偻病的治疗,口服剂量2000~4000IU/d(50-100μg/d),1个月后改为维持量C对于吸收不良或不能口服的婴幼儿,可以肌内注射维生素D37500μg(30万IU/支)作为突击疗法D大量补充维生素D,不需要补钙治疗E应从围产期开始预防维生素D缺乏

单选题口服维生素D治疗活动期的佝偻病何时改为预防量口服:()A半年后改预防量B5个月后改预防量C3个月后改预防量D2个月后改预防量E1个月后改预防量

单选题某患儿,女,4个月,夜惊,多汗,有枕秃,秋末出生,很少有户外活动,查体:前囟平坦,约1.2cm×1.2cm,可见枕秃,肋缘轻度外翻。明确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应如何治疗()。A口服维生素D每天5000~10000U,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B口服维生素D每天10000~20000U,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C多晒太阳,给予预防量口服维生素DD口服钙剂即可E手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