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三只长度相等的并联管路,管径的比为1:2:3,若三只管路的流动摩擦系数均相等,则三只管路的体积流量之比为()。A1:1:1B1:2:3C1:8:27D1:4:9

单选题
三只长度相等的并联管路,管径的比为1:2:3,若三只管路的流动摩擦系数均相等,则三只管路的体积流量之比为()。
A

1:1:1

B

1:2:3

C

1:8:27

D

1:4:9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对于短管,若管路(管径、管长及布置)完全相同、作用水头相等,自由出流与淹没出流的流量是相同的。()

并联各管路的水头损失均()。 A、大于B、相等C、不相等D、小于

并联管路中,各管路的流量之和,()流进并联管路或流出并联管路的总流量。 A、大于B、小于C、不相等D、等于

某管路中工艺要求流速为1:4,应选用管路大小头径比为()。 A.1:2B.1:4C.2:1D.4:1

三只电阻并联,其阻值比为1∶3∶5,那么通过三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 A.1∶3∶5B.5∶3∶1C.1∶9∶25D.15∶5∶3

某管路中工艺要求流速为1:4,应选用管路大小头径比为()。A、1:2B、1:4C、2:1D、4:1

管路的管径可根据管路的()计算出来。A、质量和流量B、流速和密度C、体积流量和流速D、体积流量和截面积

关于流动流体的物料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定态流动系统,单位时间进入各截面的流体质量相等B、可压缩流体流经各截面的体积流量相等C、对于定态流动系统,单位时间进入各截面的流体体积相等D、定态流动系统中,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规律与管路上的管件、阀门及输送设备有关

三只电阻并联,其阻值比为1∶3∶5,那么通过三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A、1∶3∶5B、5∶3∶1C、1∶9∶25D、15∶5∶3

在简单管路中作稳定流动时不可压缩性液体,通过各管段的体积流量()。A、相等B、不相等C、不能确定

在并联管路问题中:()A、流径每一短管路的水头损失相加得总水头损失;B、流径所有管路的流量相同;C、流一管路的水头损失相同;D、当总流量已知时,可直接解得各管的流量。

并联管路中的总流量等于各并联分支管路流量之()。A、和B、差C、相等D、不一定

并联管路特点:进入各并联管路的总流量等于()。A、并联管路的流量之和B、分支管流量C、压力之和D、压力之差

以下()构成了并联管路流动规律。A、并联节点上的总流量为各支管中流量之和B、并联各支管上的阻力损失相等C、并联各支管上的流量相等D、总阻力数平方根倒数等于各支管S的倒数之和

在并联的管路中,各支管的()相等。A、流量B、流速C、阻力系数D、阻力或能量损失

并联管路中各支路的能量损失()。A、管径大的损失小;B、流速大的损失大;C、各支路管路损失相等;D、管路长的损失大。

填空题有一并联管路,两支段管路的流速、管径、管长及流动阻力损失分别为u1、d1、l1、hf1及u2、d2、l2、hf2。若d1=2d2,l1=2l2,则当两段管路中流体均作湍流流动时,并取,u1/u2=()。

单选题并联各管路的水头损失均()。A大于B相等C不相等D小于

多选题以下()构成了并联管路流动规律。A并联节点上的总流量为各支管中流量之和B并联各支管上的阻力损失相等C并联各支管上的流量相等D总阻力数平方根倒数等于各支管S的倒数之和

单选题三只长度相等的并联管路,管径的比为1:2:3,若三只管路的流动摩擦系数均相等,则三只管路的体积流量之比为()。A1:1:1B1:2:3C1:8:27D1:4:9

填空题两稳态流动的管路甲、乙并联,若两管路的长度相同、甲管内径是乙管内径的2倍,且两管内的摩擦系数均恒为0.02,则甲管流速与乙管流速的比值为()

单选题管路中流动流体的压强降△P与对应沿程阻力ρhf数值相等的条件是()A管道等径,滞流流动B管路平直,管道等径C平直管路,滞流流动D管道等径,管路平直,滞流流动

单选题并联管路特点:进入各并联管路的总流量等于()。A并联管路的流量之和B分支管流量C压力之和D压力之差

单选题并联管路中,各管路的流量之和,()流进并联管路或流出并联管路的总流量。A大于B小于C不相等D等于

判断题在并联管路中,它们的阻力相等,同理在串联管路中,它们的流速也是相等的(稳定流动)。A对B错

单选题在并联的管路中,各支管的()相等。A流量B流速C阻力系数D阻力或能量损失

单选题在并联管路问题中:()A流径每一短管路的水头损失相加得总水头损失;B流径所有管路的流量相同;C流一管路的水头损失相同;D当总流量已知时,可直接解得各管的流量。

单选题并联管路中的总流量等于各并联分支管路流量之()。A和B差C相等D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