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为提高电能表的过载能力,在某些电能表中加装了过载()。A补偿装置B分流器C分压器D分频器

单选题
为提高电能表的过载能力,在某些电能表中加装了过载()。
A

补偿装置

B

分流器

C

分压器

D

分频器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一般电能表U型电流铁芯的开口处还装了一块比铁芯截面小的磁分路块,其作用是过载补偿。()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为提高电能表的过载能力,在某些电能表中加装了过载()。 A、补偿装置B、分流器C、分压器D、分频器

引起电能表烧坏的原因有()。 A.内接线端烧坏B.外接线端烧坏C.雷击D.过载

为提高低负荷时的计量准确性,应选用过载4倍及以上的电能表。对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低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 ),额定最大电流为额定二次电流的( )左右。A、30%,120%B、40%,90%C、50%,90%D、70%,120%

电能表电流线圈严重过载烧损时,电能表表盘仍然转动,但记录的电量()。A增加B减少C正常D有时增加、有时减少

引起电能表烧坏的原因有()。A、内接线端烧坏B、外接线端烧坏C、雷击D、过载

一般电能表U型电流铁芯的开口处还装了一块比铁芯截面小的磁分路块,其作用是过载补偿。

改善电能表过载特性的措施有()。A、增加电压铁芯中间柱截面积;B、采用高矫顽力和高剩磁感应的制动磁钢;C、提高轴承和计度器的加工制造工艺减小摩擦力矩;D、增加电能表转盘转速。

一般电能表U型电流铁芯的开口处安装了一块比铁芯截面积小的磁分路,它的作用是()。A、与电压铁芯的磁分路作用相同B、相位补偿C、过载补偿

全电子式电能表的特点有()。A、测量精度高,工作频带宽,过载能力强B、本身功耗比感应式电能表低C、电子式电能表比感应式电能表多计量电量D、引入单片微机后,可实现功能扩展,制成多功能和智能电能表等E、由于可将测量值(脉冲)输出,故可进行远方测量

根据影响电能表过载特性因素,应减少()力矩来改善电能表的过载特性。A、电流抑制B、电压抑制C、制动D、驱动

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10kV及以下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最适合选用过载()及以上的电能表。A、1倍B、3倍C、4倍D、10倍

电能表电流线圈严重过载烧损时,电能表仍然工作,但记录的电量()。A、增加B、减少C、正常

电能表电流线圈严重过载烧损时,电能表表盘仍然转动,但记录的电量发生什么变化?

电能表电流线圈严重过载烧损,此时电能表转盘()。A、不转动B、仍然转动,计量增加C、仍然转动,计量减少D、反向转动。

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过载()及以上的电能表。A、2倍B、4倍C、5倍D、10倍

使用中的电能表由于过载等原因,使电能表电流线圈部分匝间短路,可能造成电能表潜动。

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过载4倍及以上的电能表。

为了提高电能表的过载能力,改善过载特性曲线,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增大电流铁芯在过载时电流工作磁通与电流间的非线性,引入正误差,以补偿上述原因造成的负误差。

电能表校准仪输入电压、电流的过载能力在不少于5min内,应能承受额定电压、标定电流的2倍。

为了提高机电式(感应系)电能表的过载能力,改善过载特性曲线,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增大电流铁芯在过载时电流工作磁通与电流间的非线性,引入正误差,以补偿上述原因造成的负误差。

电子式电能表与机电式(感应系)电能表比较,明显的优点在于测量准确度高,频带宽,过载能力强、功耗小。

宽负载电能表是指其过载能力()及以上的电能表。A、150%B、120%C、200%D、300%

若某电子式电能表的启动电流是0.01Ib,过载电流是6Ib,则A/D型的电能表要求A/D转换器的位数可以是()。A、10B、9C、1lD、8

一般电能表U型电流铁心的开口处还安装了一块比铁心截面积小的磁分路,它的作用是()。A、与电压铁心的磁分路作用相同B、相位补偿C、过载补偿D、轻载补偿

影响电能表过载时误差的主要因素是()。A、摩擦力矩B、补偿力矩C、电流抑制力矩D、电压抑制力矩

判断题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过载4倍及以上的电能表。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