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抗结露因子检测时,热箱空气为自然对流,其相对湿度不大于()。A15%B20%C25%D30%

单选题
抗结露因子检测时,热箱空气为自然对流,其相对湿度不大于()。
A

15%

B

20%

C

25%

D

30%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某玻璃门的抗结露因子CRF值为52,则其分级中属于()级。

测定抗结露因子时,应控制试件热箱一侧的相对湿度不大于()。A、10%B、20%C、25%D、50%

以下冷箱空气平均温度哪个满足测定抗结露因子检测的条件()。A、-18.0℃B、-19.0℃C、-20.0℃D、-21.0℃

以下有关传热系数检测的条件正确的是()。A、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范围为19℃~21℃,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2KB、热箱内空气为自然对流C、热箱内空气为人工对流D、冷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范围为-19℃~-21℃,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3K

抗结露因子检测时,热箱空气为自然对流,其相对湿度不大于()。A、15%B、20%C、25%D、30%

抗结露因子

当进行抗结露因子检测时,应在试件窗框和玻璃热侧表面共布置20个热电偶供计算使用。

抗结露因子是在稳定传热状态下,门、窗热侧表面与室外空气温度差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的比值。

抗结露因子检测时,热箱空气为自然对流,其相对湿度不大于()。

抗结露因子检测中规定: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为()℃,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K。

抗结露因子是由试件框表面温度的加权值或玻璃的平均温度与冷箱空气温度的差值除以热箱空气温度与冷箱空气温度的差值计算得到,再乘以100后,取所得的两个数值中较高的一个值。

当冷空气遇到热的物体表面时,热空气冷却,其相对湿度增大,以至达到饱和状态,水气就会在物体表面上凝结成水,这种现象称为结露。

已知某建筑外窗的抗结露因子CRF值为70,则判定该外窗的抗结露因子分级为()级。

某玻璃门的抗结露因子CRF值为52,则其分级中属于5级。

抗结露因子检测时,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为20℃±1℃,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5K。

以下有关抗结露因子检测的条件正确的是()。A、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为20±0.5℃,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3KB、热箱空气为自然对流,其相对湿度不大于20%C、冷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范围为-20±0.5℃,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3KD、试件冷侧总压力与热侧静压力之差在0Pa±10Pa范围内

填空题已知某建筑外窗的抗结露因子CRF值为70,则判定该外窗的抗结露因子分级为()级。

单选题以下冷箱空气平均温度哪个满足测定抗结露因子检测的条件()。A-18.0℃B-19.0℃C-20.0℃D-21.0℃

判断题抗结露因子检测时,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为20℃±1℃,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5K。A对B错

单选题测定抗结露因子时,应控制试件热箱一侧的相对湿度不大于()。A10%B20%C25%D50%

判断题抗结露因子是由试件框表面温度的加权值或玻璃的平均温度与冷箱空气温度的差值除以热箱空气温度与冷箱空气温度的差值计算得到,再乘以100后,取所得的两个数值中较高的一个值。A对B错

名词解释题抗结露因子

填空题某玻璃门的抗结露因子CRF值为52,则其分级中属于()级。

多选题以下有关传热系数检测的条件正确的是()。A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范围为19℃~21℃,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2KB热箱内空气为自然对流C热箱内空气为人工对流D冷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范围为-19℃~-21℃,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3K

多选题以下有关抗结露因子及其检测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试件一侧为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冬季室内气候条件,同时控制相对温度不大于20%B试件另一侧为冷箱,模拟冬季室外气候条件CCRF是在稳定传热状态下,门、窗热侧表面与室外空气温度差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的比值D在稳定传热状态下,测量冷热箱空气平均温度和试件热侧表面温度,计算试件的抗结露因子

判断题抗结露因子是在稳定传热状态下,门、窗热侧表面与室外空气温度差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的比值。A对B错

填空题抗结露因子检测中规定: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为()℃,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