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染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是由()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基因突变D基因互换

单选题
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染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是由()
A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

基因突变

D

基因互换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2/3与2:1B.3/4与1:1C.1/2与1:2D.1/3与1:1

一只雌兔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兔与野生型雄兔杂交,F1的雌兔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如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的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色、黑色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和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雄猫或三雌一雄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D雌雄各半

蚕是蚕的生命周期的(),蚕蛾是蚕的()。蚕蛾分雄蛾和雌蛾,雌雄蚕蛾交配繁殖后()。

果蝇的白眼是伴性遗传的隐性性状,其相对性状红眼是显性,均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中雌果蝇是红眼的比例是()A、全部B、1/2C、1/4D、0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黄足蚕幼虫腹足和尾足呈黄色,结黄茧d,白足蚕幼虫腹足和尾足呈白色,结白茧d;又知白蚕皮肤为正常白色F,油蚕皮肤油纸样透明f,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无相应等位基因。黄足白蚕与白足油蚕杂交,如果(),则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某种蝇的翅的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翅异常、25%雌蝇翅异常、25%雄蝇翅正常、25%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菠菜的叶型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为显性,B、b均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基因b为致死基因。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基因b的致死类型,可选亲本有杂合宽叶雌株菠菜、纯合宽叶雌株菠菜、狭叶雄株菠菜和宽叶雄株菠菜。实验结果及结论:(1)若后代中(),说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2)若后代中(),说明基因b使雌配子致死;(3)若后代中(),说明基因b纯合使雌性个体致死。

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鉴定所研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不能用下列哪种杂交方法()A、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B、隐性雌性个体或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交配C、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D、杂合显性雌性个体与杂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交配结果如下,相关基因最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项是()A、一只直毛雄性与一只卷毛雌性交配,产生1只卷毛雌性和1只直毛雄性B、一只长毛雄性与多只短毛雌性交配,产生3只长毛(1雄2雌)和4只短毛(2雄2雌)C、一只白毛雄性与多只黑毛雌性交配,后代中雄性全部黑毛,雌性全部白毛D、一只花斑脚雄性与一只非花斑脚雌性交配,后代雌性与雄性全部为花斑脚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控制白色。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雄果蝇C、红眼雌果蝇D、白眼雌果蝇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为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蚕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对t,G对g为显性。现有一杂交组合:ggZTZT×GGZtW,F1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与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A、1/2,1/16B、1/3,3/16C、1/2,3/16D、2/3,1/16

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

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红眼雄蝇交配,子代中眼色的表现型是()。A、雌果蝇:¾红眼、¼白眼B、雌果蝇:½红眼、½白眼C、雄果蝇:¾红眼、¼白眼D、雄果蝇:½红眼、½白眼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由此可推断,该雌鼠突变型基因为()A、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C、常染色体基因D、X染色体基因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黄足蚕幼虫腹足和尾足呈黄色,结黄茧d,白足蚕幼虫腹足和尾足呈白色,结白茧d;又知白蚕皮肤为正常白色F,油蚕皮肤油纸样透明f,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无相应等位基因。若上述结论成立,基因型为DdZFZf与DdZfW的两种蚕进行杂交,后代有()种基因型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当显性基因A存在时,鸡的羽毛可表现为芦花斑纹或非芦花斑纹,而基因型aa的鸡总是白色羽毛。羽毛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斑纹(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此基因。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纯种的芦花公鸡和纯种的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子二代中芦花鸡:非芦花鸡=(),其中非芦花鸡的性别是(),说明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

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是由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基因重组

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条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性个体都有斑纹。这种变异属于()A、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重组

在果蝇中,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这基因在X染色体上。果蝇的性决定是XY型。纯合的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交配,在它们的子代中可期望出现这样的后代()A、♀红,♂红B、♀红,♂白C、♀白,♂红D、♀白,♂白

果蝇的白眼对红眼为隐性,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眼色为红眼而携带有白眼基因的杂合子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它们的后代中()A、雄果蝇全部为红眼B、雌果蝇全部为红眼C、雄果蝇为白眼,雌果蝇为红眼D、雌雄果蝇中红白眼各1/2

单选题果蝇的白眼是伴性遗传的隐性性状,其相对性状红眼是显性,均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中雌果蝇是红眼的比例是()A全部B1/2C1/4D0

多选题己知果蝇杏眼(ap)与卷翅(cu)皆为隐性突变基因,正常基因分别为红眼(ap*)与直翅(cu*)。若一只杏眼卷翅雌果蝇与一只红眼直翅雄果蝇交配,其后代各种外表型所占的比例为:1/4杏眼直翅雄果蝇、1/4杏眼卷翅雄果蝇、1/4红眼直翅雌果蝇、1/4红眼卷翅雌果蝇,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杏眼基因位于X染色钵上B卷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亲代雄果蝇的眼色基因型为ap*apD亲代雄果蝇的翅型基因型为cu*cu

单选题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色、黑色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雌猫和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雄猫或三雌一雄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D雌雄各半

单选题家猫常染色体上有一基因“White”,表型为白色,是显性上位的基因;基因“OrA、nge”是性连锁基因,O是斑纹色,o为红色,而杂合体为玳瑁色。一个白色雌猫与一个斑纹雄猫交配,出生的小猫是:l只红色雄猫,l只玳瑁雌猫,l只斑纹雌猫,l只白色雄猫,l只白色雌猫。问小猫的母亲的基因型为()。AWWOoBWwOOCWwOoDWwoo

单选题果蝇的白眼对红眼为隐性,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眼色为红眼而携带有白眼基因的杂合子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它们的后代中()A雄果蝇全部为红眼B雌果蝇全部为红眼C雄果蝇为白眼,雌果蝇为红眼D雌雄果蝇中红白眼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