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最初2~3天的病人,应给予的饮食为【 】A清淡半流质B低盐普食C低脂软食D流质饮食

单选题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最初2~3天的病人,应给予的饮食为【 】
A

清淡半流质

B

低盐普食

C

低脂软食

D

流质饮食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若病人患心肌梗死,有条件的船只在最初的几日要给予断续或持续吸氧。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急性消化道疾病病人应给予A.普通饮食B.软质饮食C.半流质饮食D.流质饮食E.高热量饮食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最初24小时内并发左心衰竭,应慎用的药物是( )A、硝酸甘油B、硝酸异山梨酯C、多巴酚丁胺D、硝普钠E、毛花苷C

病人发病初期给予的饮食应为( )A.高糖低盐饮食B.高蛋白低盐饮食C.低糖低盐饮食D.低蛋白低盐饮食E.以上都不是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3天患者饮食应( )A少量多餐,宜流食B按病人要求配餐C禁食D多吃鸡蛋E少量流食,每日2次

下列哪些护理措施适用于心肌梗死病人:A.前1~3天绝对卧床休息B.所有病人第2周都需试着下床活动C.发病第一天给予高蛋白、高热量软食D.少量多餐,不宜过饱E.发病最初几日给予持续吸氧

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嘱患者尽可能延长卧床休息时间,症状控制稳定后仍应保证至少7~10日为宜B、急性期应给予吸氧,以防止心律失常和改善心肌缺血C、在发病初期(2~3天内)饮食宜以流食为主D、如未应用过阿司匹林,可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E、如疼痛不能缓解,即应用吗啡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小时-12小时的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 A、清淡饮食B、按病人喜好配餐C、少量流质饮食D、多吃鸡蛋E、禁食

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应给予( )。 A、高脂饮食B、高热量饮食C、高蛋白热量饮食D、流质饮食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病人正确有的饮食是A、给予冷饮B、给予牛乳等高蛋白饮食C、给予富含纤维的水果D、给予富含纤维素的蔬菜E、给予少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一周内,饮食方面应给予A、高脂饮食B、高热量饮食C、高胆固醇食D、高纤维素饮食E、禁食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饮食方面第1周应给予A.半量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B.软食C.不必限制饮食D.禁食E.全量流质饮食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病人正确有的饮食是A.给予冷饮B.给予牛乳等高蛋白饮食C.给予富含纤维的水果D.给予富含纤维素的蔬菜E.给予少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最初24小时内并发左心衰竭,应慎用的药物是( )A.硝酸甘油B.硝酸异山梨酯C.多巴酚丁胺D.硝普钠E.毛花苷C

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A.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B.给予半流质饮食C.连续心电监护D.采取通便措施E.给予2~4L/min氧气吸入

患者,女性,40岁,诊断为伤寒,住院2周。病人口唇干裂,口温40℃,脉搏120次/分。病人体温降至正常后,宜给予()A、低糖饮食B、少渣饮食C、高膳食纤维饮食D、高蛋白饮食E、要素饮食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严格卧床休息()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勤翻身,以防压疮B、给予少量清淡流质饮食C、限制探视D、持续鼻导管吸氧,每分钟4~6LE、防止情绪激动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饮食护理不正确的是:()。A、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水的摄入B、急性昏迷病人在发病48小时内应予禁食C、如病人的呕吐反射和吞咽功能正常应鼓励病人经口进食D、喂食时,病人应采取半坐位或坐位,进食后立即躺下E、食物以糊状或固体为佳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后6个月内,不宜施行择期手术。()

单选题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病人正确的饮食是( )A给予冷饮B给予牛乳等高蛋白饮食C给予富含纤维的水果D给予富含纤维素的蔬菜E给予少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单选题病人,女性,因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入院。此时应给予病人的饮食为(  )。A无渣流质饮食B水果及纤维素丰富的饮食C应多食牛奶或乳制品D低蛋白饮食E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饮食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最初24小时内并发左心衰竭,应慎用的药物是()A硝酸甘油B硝酸异山梨酯C多巴酚丁胺D硝普钠E毛花苷C

单选题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应给予()。A高脂饮食B高热量饮食C高蛋白热量饮食D流质饮食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性期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勤翻身,以防压疮B给予少量清淡流质饮食C限制探视D持续鼻导管吸氧,每分钟4~6LE防止情绪激动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最初2~3天的病人,应给予的饮食为【 】A清淡半流质B低盐普食C低脂软食D流质饮食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天的患者,应给予下列哪项饮食( )A低盐普食B低脂软食C禁食D清谈半流质E流质饮食

单选题患者,女性,40岁,诊断为伤寒,住院2周。病人口唇干裂,口温40℃,脉搏120次/分。病人体温降至正常后,宜给予()A低糖饮食B少渣饮食C高膳食纤维饮食D高蛋白饮食E要素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