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基站和移动台天线的有效高度是如何定义的?

问答题
基站和移动台天线的有效高度是如何定义的?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传播模型中计算路径损耗时,需要确定() A.频率B.距离C.基站天线、移动台有效高度D.环境校正因子

基站的覆盖需要分别考虑信号的上行和下行覆盖,以下项目中只影响下行信号覆盖的因素有:() A.基站静态接收灵敏度与多径接收灵敏度B.基站的跳频增益C.基站的有效辐射功率ERP(或基站机顶的发射功率)D.常规移动台的发射功率E.常规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F.天线的增益、挂高、方位角和俯仰角;

Okumura-Hata模型的适用条件有:A、频率为150~1500MHzB、基站天线有效高度为30~200米C、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10米D、通信距离为0~35km

关于COST231-Hata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适用频率范围1500Hz-2000MHzB、收发距离为1-20KmC、基站天线高度30-200mD、移动台高度1-10m

通用无线传播模型和以下()因素有关系。A、A.、基站天线高度B、UE天线高度C、基站与UE的距离D、基站天线下倾角

当移动台和基站天线在视距范围内传播时,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是()。

无线基站发射信号和接收由移动台发射的信号都是通过()来完成的。 A.天线B.天线系统C.天馈线系统D.基站

基站接收功率与下面哪些因素有关?()A、移动台发射功率B、移动台天线增益C、基站馈线损耗D、路径损耗

下列措施不能减少或消弱蜂窝基站同频干扰的是()A、接收机内部采用好的、快速截止的滤波器B、蜂窝基站采用多扇区方向性天线系统C、控制移动台的功率D、降低天线高度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多谱勒效应会引起频率的变化.由于多谱勒效应在移动用户侧收到的频率的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基站源频率的大小B、移动用户的行进速度C、移动用户相对基站的行进方向D、信号传播介质E、移动用户天线的高度F、基站的天线高度

无线基站发射信号和接收由移动台发射的信号都是通过()来完成的。A、天线B、天线系统C、天馈线系统D、基站

慢衰落速率主要决定于传播环境,即移动台周围地形,包括山丘起伏,建筑物的分布与高度,街道走向,基站天线的位置与高度,移动台行进速度等,而与频率无关。

由于移动台依靠电池工作,发射机输出功率小,当移动台远离基站时基站可能收不到移台的信号在大区域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移动台发射功率B、提高基站接收天线C、设立若干分集接收站D、提高基站移动台免受干扰

若基站天线顶点的海拔高度为50米,从天线设置地点开始,沿着电波传输方向的3公里到15公里之内的地面平均海拔高度为20米,则基站天线的有效高度为()。

基站和移动台天线的有效高度是如何定义的?

集团公司定义的“三高基站”具体指的是()。A、高配置基站B、高(天线高度)站C、高级技术配置的基站D、高直放站比例

在移动通信中定义的下行一般为移动台发,基站收。()

通用无线传播模型和以下因素有关系()。A、基站天线高度B、UE天线高度C、基站与UE的距离D、基站天线下倾角

基站的覆盖需要分别考虑信号的上行和下行覆盖,以下项目中只影响下行信号覆盖的因素有:()A、基站静态接收灵敏度与多径接收灵敏度B、基站的跳频增益C、基站的有效辐射功率ERP(或基站机顶的发射功率)D、常规移动台的发射功率E、常规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F、天线的增益、挂高、方位角和俯仰角;

在传播模型中计算路径损耗时,需要确定()A、频率B、距离C、基站天线、移动台有效高度D、环境校正因子

关于COST231模型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适合的频段:1500-2000MHzB、基站的天线高度Hb:30~200mC、移动台天线高度Hm:1~10mD、覆盖距离:1~20km

判断题移动通信的信道是指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幅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A对B错

填空题人们测量出的市区中等起伏地的损耗中值都是在基准天线高度情况下测得的,即基站天线高度为(),移动台天线高度为()。

多选题在传播模型中计算路径损耗时,需要确定()A频率B距离C基站天线、移动台有效高度D环境校正因子

多选题通用无线传播模型和以下因素有关系()。A基站天线高度BUE天线高度C基站与UE的距离D基站天线下倾角

单选题无线基站发射信号和接收由移动台发射的信号都是通过()来完成的。A天线B天线系统C天馈线系统D基站

多选题关于COST231模型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适合的频段:1500-2000MHzB基站的天线高度Hb:30~200mC移动台天线高度Hm:1~10mD覆盖距离:1~2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