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甲于2013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目是()。A2015年3月27日B2015年3月22日C2014年3月27日D2014年3月22日

单选题
甲于2013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目是()。
A

2015年3月27日

B

2015年3月22日

C

2014年3月27日

D

2014年3月22日


参考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根据规定,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应试思路】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是权利人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因此分析题目条件中哪一天是“知情日”,此时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7月1日(不包括7月1日)后的9天才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诉讼时效期间顺延9天,即为2014年1月2日至2015年1月10日。

相关考题:

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A.2009年3月27日B.2009年3月22日C.2008年3月27日D.2008年3月22日

甲于1995年5月12日将小件包裹寄存在乙保管处。5月14日,该包裹被盗。5月25日,甲提货是得知货物被盗。甲请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至何时届满?()A.1996年5月14日B.1996年5月25日C.1997年5月14日D.1997年5月25日

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嗷期间届满日是( )。A.2009年3月27日B.2009年3月22日C.2008年3月27日D.39529

甲干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A.2009年3月27日B.2009年3月22日C.2008年3月27日D.2008年3月22日

甲于2011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A.40629B.40624C.40995D.40990

因( )原因造成的给据邮件损失,邮政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A、投递员不小心丢失挂号信B、快递包裹被盗C、地震造成保价包裹丢失D、地震造成未保价快递包裹丢失

甲将其装有1万元现金的行李箱寄存 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但在寄存时未告知内 有现金,甲取包时发现该包已被人取走,甲要求 寄存处赔偿,则寄存处应如何赔偿甲的损失?A.赔偿寄存物品的全部价值B.不予赔偿C.按一般物品的价值赔偿D.适当赔偿

甲将电视机寄存于乙处,乙擅自将电视机卖给了不知情的丙,2个月后甲回 来得知此事。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可以要求丙返还照相机B.甲只能要求乙赔偿损失C.甲不能要求丙返还照相机D.甲可以要求丙赔偿损失

甲受乙的委托为其保管一物,后该物被盗。经查:甲为乙保管的行为是无偿的,且甲保管该物已尽责,无重大过失。对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应全额承担损害赔偿责任B.甲应承担乙由此造成损失的50 %C.甲应承担乙由此造成损失的1/3D.甲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甲因出差,故把自己的珍藏多年的古董花瓶交给自己的好友乙,让其帮忙保管。据此,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若在保管期间,该古董花瓶在乙家中被小偷盗走,乙应承担赔偿责任B.若在保管期间,乙因出差将古董交给自己的好友丙保管,后该古董在丙家中被盗,乙应承担赔偿责任C.若在保管期间,乙未在台风天气将窗户关闭,致使花瓶被风吹倒打碎,乙应承担赔偿责任D.若双方约定保管期限为甲出差的3个月,后甲提前归家,乙无权要求甲提前将花瓶取回

甲将其装有1万元现金的行李箱寄存在火 车站“小件寄存处”,但在寄存时未告知内有现金,甲 取包时发现该包已被人取走,甲要求寄存处赔偿,则寄 存处应赔偿:( )A.寄存物品的全部价值B.不予赔偿C.按一般物品的价值赔偿D.适当赔偿

某快递公司快递员甲在分拣包裹的过程中,把不属于自己负责的传送带上的包裹,放入自己的快递车内,然后离开公司送货途中,拆开包裹,据为己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其行为构成盗窃罪B.认定甲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由在于,甲取走该包裹时,该包裹并不处于其经手、管理过程中C.甲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D.认定甲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的理由在于,甲系该单位的员工,且其工作就是收取快递包裹

行李包裹票一式5页,领货凭证为()页。A、甲B、乙C、丙D、丁

行李票、包裹票的甲、乙、丙、丁、戊页均为什么颜色?

甲某为赖掉欠丁某的5万元债务,将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某乙谎称是毒品,托其从××市运至×市,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某乙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A、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不构成犯罪B、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C、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D、甲某构成抢劫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王某从南方新进一批新鲜水果,为保证储存质量,便委托冷藏厂甲负责保管。甲同意并接收后,发现甲厂冷库设备需要紧急检修,于是甲找王某联系,但没有联系上。甲便委托另一冷藏厂乙代为保管这批水果,并在三天内通知了王某,王某也表示同意。不长时间,乙冷藏厂因管理疏漏导致这批水果的部分被盗。请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王某应直接向甲冷藏厂要求赔偿被盗部分的损失B、王某应直接向乙冷藏厂要求赔偿被盗部分的损失C、王某只能向甲、乙两冷藏厂中选择其一提出赔偿要求D、王某可要求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甲于5月10同乙签订保管合同,5月12日甲将货物交给乙保管,5月14该货物被盗,5月25日,甲提货时得知货物被盗。甲请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应当于次年()届满。A、5月10日B、5月12日C、5月14日D、5月25日

甲于5月10日同乙签订保管合同,5月12日甲将货物交给乙保管,5月14日该货物被盗,5月25日,甲提货时得知货物被盗。甲请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应当于次年()届满。A、5月10日B、5月12日C、5月14日D、5月25日

甲于2002年5月12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保管处。5月14日,该包裹被盗。5月25日,甲提货时得知货物被盗。甲请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至何时届满?()A、2003年5月14日B、2003年5月25日C、2004年5月14日D、2004年5月25日

单选题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A2009年3月27日B2009年3月22日C2008年3月27日D2008年3月22日

单选题甲于2009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A2010年3月22日B2010年3月27日C2011年3月22日D2011年3月27日

单选题甲于2002年5月12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保管处。5月14日,该包裹被盗。5月25日,甲提货时得知货物被盗。甲请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至何时届满?()A2003年5月14日B2003年5月25日C2004年5月14日D2004年5月25日

单选题甲于2007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寄存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2007年)A2009年3月27日B2009年3月22日C2008年3月27日D2008年3月22日

单选题甲于2018年3月20日将小件包裹交给乙处保管。3月22日,该包裹被盗。3月27日,甲取包裹时得知包裹被盗。甲要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是(  )。A2021年3月27日B2021年3月22日C2019年3月27日D2019年3月22日

单选题甲于5月10日同乙签订保管合同,5月12日甲将货物交给乙保管,5月14日该货物被盗,5月25日,甲提货时得知货物被盗。甲请求乙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应当于次年()届满。A5月10日B5月12日C5月14日D5月25日

问答题行李票、包裹票的甲、乙、丙、丁、戊页均为什么颜色?

多选题某快递公司快递员甲在分拣包裹的过程中,把不属于自己负责的传送带上的包裹,放入自己的快递车内,然后离开公司送货途中,拆开包裹,据为己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8年真题]A甲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其行为构成盗窃罪B认定甲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由在于,甲取走该包裹时,该包裹并不处于其经手、管理过程中C甲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D认定甲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的理由在于,甲系该单位的员工,且其工作就是收取快递包裹

单选题甲委托乙负责保管一批棉布。乙同意并接收棉布后,发现自己的仓库破损有渗漏现象,又听天气预报近日将有大暴雨,遂找甲联系,但无法联系到甲,乙委托丙代为保管该批棉布,并在3日后将此事通知了甲,甲亦未表示反对。不久,丙因疏忽致该批棉布在仓库中被盗。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甲应当直接向乙要求赔偿B甲应当直接向丙要求赔偿C甲可以要求乙、丙承担连带责任D甲只能向乙、丙中一人提出赔偿要求,但甲有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