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中间部分取相邻两条垂线平均流速的(  )值。A平均B较大C较小D相加值

单选题
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中间部分取相邻两条垂线平均流速的(  )值。
A

平均

B

较大

C

较小

D

相加值


参考解析

解析:
计算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时,中间部分是由相邻两条测速垂线与河底及水面所组成的部分。部分平均流速为相邻两条垂线平均流速的平均值,按式vi=1/2(vmi1+vmi)计算。

相关考题:

一条测速垂线实测的流速为1.85m/s,流向偏角为12°,与其相邻的另一条测速垂线采用半深一点法(流速系数0.89)测速,测点流速为2.96m/s,流向偏角为10°,两条垂线间的部分面积为305m2,则该两条垂线间的部分流量为()m3/s。A、732B、671C、677D、683

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中间部分取相邻两条垂线平均流速的( )值。A.平均B.较大C.较小D.相加值

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岸边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陡岸取( )。A.0.50B.0.60C.0.67~0.75D.0.80~0.90

断面相邻两条垂线的平均流速分别为1.06m/s和2.03m/s,则这两条测速垂线间的部分平均流速为()。A、1.53B、1.55C、1.54D、1.56

流速测量时,一般用流速仪测定垂线上各指定点的(),推算垂线平均流速。A、平均流速B、断面流速C、断面平均流速D、点流速

垂线的流速测点的分布应能满足()计算的精度要求。A、测点流速B、垂线平均流速C、断面平均流速D、断面流量

断面岸边第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为1.06m/s,岸边流速系数为0.7,则岸边至第一条测速垂线间的部分平均流速为()。A、0.64B、0.74C、0.85D、0.95

开展流速仪法Ⅱ型误差试验时,Ⅱ型误差用()计算垂线平均流速,并把该值作为垂线平均流速的真值。A、五点法B、六点法C、十一点法D、多点法

断面临近死水边的第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为1.32m/s,则该条测速垂线与死水边间的部分平均流速为()。A、0.79B、0.92C、1.06D、1.19

采用代表垂线进行中泓浮标系数的试验分析时,具体的方法是()A、根据流速仪实测流量资料,建立1~3条代表垂线平均流速的算术平均值与断面平均流速的相关关系曲线,从中确定要选用的代表垂线B、在选用的代表垂线上,用流速仪施测垂线平均流速,并转换为断面平均流速C、按中泓浮标法施测浮标流速,并计算出相应的断面平均虚流速D、用断面平均流速除以相应的断面平均虚流速,得出代表垂线法的中泓浮标的流速系数

流速仪多线多点法测流时,相邻垂线间的面积乘以对应面积的()获得该面积部分的流量。A、垂线流速B、平均流速C、测点流速D、水面流速

根据流速在垂线上的分布规律,为了满足垂线平均流速计算的精度要求,垂线的流速测点分布应能控制流速沿()的转折变化。A、水面B、河底C、断面D、垂线

部分面积乘以其平均流速为()。A、部分流量B、断面流量C、平均流量D、部分水量

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岸边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陡岸取()。A、0.67~0.75B、0.80~0.90C、0.60D、00.50

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岸别字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死水边取()。A、0.67~0.75B、0.80~090C、0.60D、0.50

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当采用一点法时,取相对水深()处的测量流速。A、0.6B、0.8C、0.2D、0.5

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中间部分取相邻两条垂线平均流速的()值。A、平均B、较大C、较小D、相加值

单选题断面相邻两条垂线的平均流速分别为1.06m/s和2.03m/s,则这两条测速垂线间的部分平均流速为()。A1.53B1.55C1.54D1.56

单选题垂线的流速测点的分布应能满足()计算的精度要求。A测点流速B垂线平均流速C断面平均流速D断面流量

多选题采用代表垂线进行中泓浮标系数的试验分析时,具体的方法是()A根据流速仪实测流量资料,建立1~3条代表垂线平均流速的算术平均值与断面平均流速的相关关系曲线,从中确定要选用的代表垂线B在选用的代表垂线上,用流速仪施测垂线平均流速,并转换为断面平均流速C按中泓浮标法施测浮标流速,并计算出相应的断面平均虚流速D用断面平均流速除以相应的断面平均虚流速,得出代表垂线法的中泓浮标的流速系数

单选题开展流速仪法Ⅱ型误差试验时,Ⅱ型误差用()计算垂线平均流速,并把该值作为垂线平均流速的真值。A五点法B六点法C十一点法D多点法

单选题断面岸边第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为1.06m/s,岸边流速系数为0.7,则岸边至第一条测速垂线间的部分平均流速为()。A0.64B0.74C0.85D0.95

单选题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岸别字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死水边取()。A0.67~0.75B0.80~090C0.60D0.50

单选题部分面积上的平均流速计算,岸边部分采用邻岸流速乘岸边流速系数,陡岸取()。A0.67~0.75B0.80~0.90C0.60D00.50

单选题较严格的流量与悬移质泥沙单次测验的一般计算规则是,按测点代表的()加权计算各垂线的平均流速和平均含沙量,由相邻垂线的平均流速的均值(称部分平均法)与垂线间夹持面积相乘之积计算这部分断面的流量,各部分断面的流量累加得全断面的流量;由相邻垂线的平均含沙量的均值与相应部分断面的流量之积计算这部分断面的输沙率,各部分断面的输沙率累加得全断面的输沙率;全断面的输沙率与全断面的流量之比为断面平均含沙量。A宽度范围B单宽范围C水深范围D流速范围

单选题流速测量时,一般用流速仪测定垂线上各指定点的(),推算垂线平均流速。A平均流速B断面流速C断面平均流速D点流速

单选题流速仪多线多点法测流时,相邻垂线间的面积乘以对应面积的()获得该面积部分的流量。A垂线流速B平均流速C测点流速D水面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