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三角分布的标准偏差是其区间半宽度的 ( ) 倍。A1√2B√3C1√3D1⁄√6

单选题
三角分布的标准偏差是其区间半宽度的 (   ) 倍。
A

1√2

B

√3

C

1√3

D

1⁄√6


参考解析

解析: 三角6,均匀3,平均2

相关考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总体方差(σ2已知时,要使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 )。A.一半B.一倍C.三倍D.四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 A、一半B、一倍C、三倍D、四倍

置信区间的宽度与()有关。A.标准偏差B.样本容量C.平均值D.真值

质量管理方法中,直方图的分布区间宽窄取决于其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 )。A、平均值 B、中位数 C、极差 D、标准偏差 E、变异系数

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 )所决定的。A. 最大值和标准偏差B. 最大值和局部偏差C. 平均值和标准偏差D. 最小值和绝对偏差

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 )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所决定的。A、统计理论B、统计方式C、统计数据D、统计系数

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 )所决定的。A、平均值和标准偏差B、统计结果C、统计方式D、标准偏差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总体方差σ2已知时,要使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A、一半B、一倍C、三倍D、四倍

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所得测量值之间的分散性就是其一致程度,所以重复性可用()来定量表示。A、标准偏差B、测量值取值区间的半宽度C、实验标准偏差D、数学期望

以()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标准不确定度。A、标准偏差B、测量值取值区间的半宽度C、实验标准偏差D、数学期望

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的半宽度,可期望该区间包含测量值分布的大部分,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用符号()表示.

测量不确定度可以用()来表示。 A、标准偏差B、标准偏差的倍数C、平均偏差D、置信区间半宽度

置信区间的宽度与()有关。A、标准偏差B、样本容量C、平均值D、真值

直方图分布的形状和分布区间的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所决定的。A、中位数和标准偏差B、平均值和标准偏差C、中位数和平均值D、中位数和极差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倍。

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决定。A、平均值B、标准偏差C、最大值D、最小值E、中位数

测量不确定度可以用()来表示。A、标准偏差B、标准偏差的倍数C、平均偏差D、置信区间E、置信区间半宽度

停止道的宽度一般等于()。A、跑道宽度的一半B、跑道宽度的1.5倍C、跑道宽度的2倍D、跑道宽度

测量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按一倍标准偏差计算极限误差时,测量结果中相应的概率是()%。按二倍标准偏差计算极限误差时,测量结果中相应的概率是()%。按三倍标准偏差计算极限误差时,测量结果中相应的概率是()%。A、50;85;99.5B、68;95;99.7C、80;97;99.8D、90;98;99.9

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A一半B一倍C三倍D四倍

单选题进行不确定度B类评定时,下列获得区间半宽度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仪器说明书给出最大允许误差为±△,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则区间半宽度a=△B数字显示装置的分辨力为1个数字所代表的量值为△,则区间半宽度a=△C用实验方法估算出仪器提供的量值不超出范围(-r,+r),则区间半宽度a=rD由有关资辩查得某参数最大可能值与最小可能值分别为c和d,则区间半宽度为a=(c-d)/2

单选题以()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标准不确定度。A标准偏差B测量值取值区间的半宽度C实验标准偏差D数学期望

多选题测量不确定度可以用()来表示。A标准偏差B标准偏差的倍数C平均偏差D置信区间E置信区间半宽度

单选题直方图分布的形状和分布区间的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所决定的。A中位数和标准偏差B平均值和标准偏差C中位数和平均值D中位数和极差

填空题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的半宽度,可期望该区间包含测量值分布的大部分,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用符号()表示.

单选题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所得测量值之间的分散性就是其一致程度,所以重复性可用()来定量表示。A标准偏差B测量值取值区间的半宽度C实验标准偏差D数学期望

单选题三角分布的标准偏差是其区间半宽度的 ( ) 倍。A1√2B√3C1√3D1⁄√6

填空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置信区间的宽度缩小一半,样本量应增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