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如何诊断产后心脏病?

问答题
如何诊断产后心脏病?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有关妊娠合并心脏病,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A.听诊闻及收缩期杂音,不应立即诊断为心脏病B.产后哺乳致心衰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妊娠心脏病发病前常被误诊为上感D.妊娠心脏病就是围产期心肌病E.心脏病孕妇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同正常孕妇

女,27岁,产后7天,突然大量出血,色紫黯或黯红,夹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腹痛减轻;舌紫黯,边尖有瘀斑,脉沉涩。可能的诊断是( )。A.中医诊断:产后恶露不绝。西医诊断:晚期产后出血B.中医诊断:产后腹痛。西医诊断:晚期产后出血C.中医诊断:产后血崩。西医诊断:产褥感染D.中医诊断:产后血崩。西医诊断:晚期产后出血E.中医诊断:产后恶露不绝。西医诊断:产褥感染

孕产妇死亡的四大主要原因依次为A.产后出血、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B.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产褥感染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心脏病、产褥感染D.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E.心脏病、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后结扎的适宜时间是A.产后24小时内B.产后3天左右C.产后1周左右进行D.产后1个月内E.产后1个半月内

产妇,31岁。产后2周,下肢肿胀,疼痛,皮肤肿胀,颜色发白,该产妇可能发生的产后并发症是A.产后贫血B.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C.产后高血压D.产后心脏病E.产后糖尿病

产妇,31岁。产后2周,下肢肿胀,疼痛,皮肤紧张、发白,该产妇可能发生的产后并发症是A.产后贫血B.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C.产后高血压D.产后心脏病E.产后糖尿病

孕妇,29岁,G2P0,诊断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Ⅱ级。钳产分娩后,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在应对措施中,须注意( )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后何时结扎为宜( )A、产后24小时内B、产后3天左右C、产后一周左右进行D、产后二周E、产后一月内

某产妇,产后3天,突感下腹痛,诊断为产后宫缩痛,应如何处理A.多饮水B.足量输液C.健侧卧位D.腹部热敷E.不需处理

如何缓解产后抑郁症?

产妇,31岁。产后2周,下肢肿胀,疼痛,皮肤紧张、发白,该产妇可能发生的产后并发症是A、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B、产后高血压C、产后心脏病D、产后糖尿病E、产后贫血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后结扎的适宜时间是A:产后24小时内B:产后3天左右C:产后1周左右进行D:产后1个月内E:产后1个半月内

某产妇,产后3天突感下腹痛,诊断为产后宫缩痛,应如何处理A.腹部热敷B.不需处理C.足量输液D.多饮水E.健侧卧位

甲亢性心脏病如何诊断?

何谓甲减性心脏病?临床如何诊断?

心脏病孕妇产后子宫收缩不良时,可使用麦角新碱。

如何进行产后访视?

心脏病患者在产后多长时间内极易发生心力衰竭()。A、产后24小时内B、产后2小时内C、产后5天内D、产后7天内E、产后10天内

西医诊断为席汉综合征,中医应诊断为()A、产后血晕B、产后血劳C、产后痉病D、产后发热E、产后乳汁自出

如何诊断产后心脏病?

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单选题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后何时结扎为宜( )A产后24小时内B产后3天左右C产后一周左右进行D产后二周E产后一月内

问答题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单选题心脏病孕妇产后出血时禁用(  )。ABCDE

单选题心脏病患者在产后多长时间内极易发生心力衰竭()。A产后24小时内B产后2小时内C产后5天内D产后7天内E产后10天内

单选题西医诊断为席汉综合征,中医应诊断为()A产后血晕B产后血劳C产后痉病D产后发热E产后乳汁自出

单选题产妇,31岁。产后2周,下肢肿胀、疼痛,皮肤紧张、发白,该产妇可能发生的产后并发症是()。A产后贫血B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C产后高血压D产后心脏病E产后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