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砂桩复合地基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机理是(  )。A置换作用与排水作用B挤密作用与排水作用C预压作用与挤密作用D置换作用与挤密作用

单选题
砂桩复合地基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机理是(  )。
A

置换作用与排水作用

B

挤密作用与排水作用

C

预压作用与挤密作用

D

置换作用与挤密作用


参考解析

解析:
砂桩地基属于挤密桩地基处理的一种,也常用于处理软弱地基。砂桩地基主要适用于挤密松散沙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工程实践表明,砂桩对松散砂土的加固原理是使地基挤密,对黏性土加固原理是置换,它在地基中形成具有密实度高和直径大的桩体,与原黏性土构成复合地基而共同工作。

相关考题:

以下复合地基,属于半刚性或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是() A、CFG桩B、碎石桩C、砂桩D、灰土桩

砂桩复合地基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机理(  )。A.置换作用与排水作用B.挤密作用与排水作用C.预压作用与挤密作用D.置换作用与挤密作用

某松散粉土可液化地基,液化土层厚度8m,其下卧为中密砂卵石层。若需消除液化并需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到300kPa,下列哪些处理方法可作为选用方案?(  )A、旋喷桩复合地基B、砂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C、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D、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

下列有关复合地基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复合地基是由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B、形成复合地基的基本条件是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通过变形协调共同承担荷载作用C、在已经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情况下,增大置换率和增大桩体刚度,可有效减小沉降D、深厚软土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由建筑物对变形要求确定施工桩长

砂井法和砂桩法是地基处理的两种方法,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A. 直径小的称为砂井,直径大的称为砂桩B. 砂井具有排水作用,砂桩不考虑排水作用C. 砂井法是为了加速地基固结,砂桩法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D. 砂井法和砂桩法加固地基机理相同,不同的是施工工艺和采用的材料

有关CFG桩桩间土的承载力,不正确的说法是( )。A.采用非挤土法施工时,桩间土承载力等于天然地基承载力B.采用挤土法施工时,桩间土承载力应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C.对可挤密的桩间土采用挤土法施工时,桩间土承载力高于天然地基承载力D.对不可挤密的桩间土采用挤土法施工时,桩间土承载力应小于天然地基承载力

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 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A.125kPA.B.129kPA.C.133kPA.D.137kPA.

某天然地基fsk=100kPa,采用振冲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l=10m,桩径d= 1.2m,按正方形布桩,桩间距s=1.8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fpk=450kPa,桩设置后,桩间土承载力提高20%,则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A.248.0kPa B.235.5kPa C.222.0kPa D.209.5kPa

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 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A125kPaB129kPaC133kPaD137kPa

某天然地基fsk=100kPa,采用振冲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l= 10m,桩径d = 1.2m, 按正方形布桩,桩间距s= 1.8m,单粧承载力特征值fpk =450kPa,桩设置后,桩间土承载力提高20%,问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A. 248 B. 235 C. 222 D. 209

砂桩地基的主控项目为灌砂量,地基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

砂桩地基属复合地基。( )

对碎石桩复合地基,下列思路中()是合理的。A、可使桩长增加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增加B、可使置换率增加从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增加C、可使桩长增加来使复合地基沉降减小D、使置换率增加比使桩长增长更有效地降低沉降量

水泥土搅拌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通常除了承载力检验,还有单桩强度检验。

确定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述()不正确。()A、初步设计时,石灰桩桩身抗压强度宜取350~500kPaB、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宜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05~1.2倍C、桩面积应按成孔直径的平均值进行计算D、施工图设计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值应通过载荷试验确定

搅拌桩、旋喷桩和CFG桩规定要进行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意为‚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两者可以任选一个。

下述()不是砂桩地基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A、灌砂量B、砂料含泥量C、地基强度D、地基承载力

某工程柱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 )选项中的值。A、125kPaB、129kPaC、133kPaD、137kPa

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时,天然地基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并且不少于()A、二点B、三点C、四点D、五点

单选题砂桩复合地基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机理是(  )。[2011年真题]A置换作用与排水作用B挤密作用与排水作用C预压作用与挤密作用D置换作用与挤密作用

多选题某松散粉土可液化地基,液化土层厚度8m,其下卧为中密砂卵石层。若需消除液化并需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到300kPa,下列哪些处理方法可作为选用方案?(  )[2014年真题]A旋喷桩复合地基B砂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C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D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

单选题某黏土场地中采用砂石桩处理,天然地基承载力为90kPa,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0kPa,砂桩桩体承载力为300kPa,如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径为0.8m,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砂桩间距宜为()。A1.23mB1.43mC1.63mD1.83m

单选题某天然地基fik=100kPa,采用振冲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l=10m,桩径d=1.2m,按正方形布桩,桩间距s=1.8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fpk=450kPa,桩设置后,桩间土承载力提高20%,则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A248kPaB235kPaC222kPaD209kPa

判断题砂桩地基的主控项目为灌砂量,地基强度和地基承载力。A对B错

单选题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kPa。A125B129C133D137

单选题确定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下述( )不合理。()A施工设计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B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一半C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D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宜取0.75~0.95

单选题砂桩复合地基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机理是(  )。A置换作用与排水作用B挤密作用与排水作用C预压作用与挤密作用D置换作用与挤密作用

单选题某场地,载荷试验得到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设计要求经碎石桩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提高到160kPa。拟采用的碎石桩桩径为0.9m,正方形布置,桩中心距为1.5m。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0.22B0.24C0.26D0.28E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