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于RFC2544定义的以太网测试项,()为测量有帧丢失前全速接收帧的最大数量。A帧丢失率B背靠背C吞吐量D时延

单选题
对于RFC2544定义的以太网测试项,()为测量有帧丢失前全速接收帧的最大数量。
A

帧丢失率

B

背靠背

C

吞吐量

D

时延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以太网数据帧的最小长度为(),最大长度为()

在以太网中接收帧时,如果接收帧的帧长最小帧长,则说明冲突发生。

以太网的最大帧长为1518字节,每个数据帧前面有8个字节的前导字段,帧间隔为9.6μs,对于10BASE-5网络来说,发送这样的帧需要多少时间?(64)A.1.23sB.12.3msC.1.23msD.1.23μs

以太网协议将接收出错分为3种类型:帧校验错、帧长度错和___________。

以太网表的RFC2544测试指标有(). A.吞吐量B.延时C.帧丢失D.背对背E.误码率

以太网的最大帧长是1518个字节,每个数据帧前面有8个字节的前导字段,帧间隔为9.6μs,快速以太网100 BASE-T发送两帧之间的最大间隔时间约为( ) μs。A.12.1B.13.2C.121D.132

802.3标准定义的帧和以太网的帧都有最小长度要求,对于以太网最少要有()字节。为了保证这一点,必须在不足的空间插入填充()字节。

以太网帧的数据部分最大长度为1500BYTES。

以太网中,帧的目的地址标识为组播时,表示接收该帧的站点有()。A、零个站B、一个站C、多个站D、全部站

以下对于Ethernet帧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802.3标准规定的“类型字段”对应EthernetV2.0的帧的“类型/长度字段”B、DIX帧中没有设定长度字段,接收端只能根据帧间间隔来判断一帧的接收状态C、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为64B、最大长度为1500BD、目的地址为全1表示是广播地址,该帧将被所有的节点接收

以太网络在局部网络环境下通讯数据帧的最大值为:()Byte;数据帧的最小值为:()Byte 。

以太网测试仪可以测试的指标有()A、背靠背B、帧丢失率C、吞吐量D、时延

在使用测试帧功能,查询结果会返回几个数值,分别是()A、发送的测试帧B、接收的测试帧C、收到的应答帧

全速率TCH的复帧由()帧组成,其中的空闲帧用于MS()。

在使用测试帧功能,查询结果会返回几个数值,分别是()A、发送的测试帧B、接收的测试帧C、收到的应答帧D、发送的应答帧

以太网表的RFC2544测试指标有A、吞吐量B、延时C、帧丢失D、背对背E、误码率

对于RFC2544定义的以太网测试项,()为测量有帧丢失前全速接收帧的最大数量。A、帧丢失率B、背靠背C、吞吐量D、时延

对于基于Ethernet上的帧模式MPLS,接收设备如何识别以太网帧承载的是MPLS信息()。A、MPLS帧在预留的Session上发送B、根据三层头部的协议端口识别C、使用组播地址发送MPLS帧D、根据二层头部的PID识别承载的是否是MPLS帧

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是()A、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B、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C、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D、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光路告警中R_OOF表示()A、接收端光信号丢失B、接收端帧失步C、接收端帧丢失D、发送端帧丢失

单选题在()模式下ONU对接收到的上行以太网帧的处理方式是为其加上一个网络层VLANtag;对于下行以太网帧ONU剥除其VLANTag。AVLAN透传模式BVLAN Trunk模式CVLAN标记模式DVLAN Translation模式

单选题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是()A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B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C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D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多选题以太网表的RFC2544测试指标有().A吞吐量B延时C帧丢失D背对背E误码率

单选题光路告警中R_OOF表示()A接收端光信号丢失B接收端帧失步C接收端帧丢失D发送端帧丢失

多选题以太网测试仪可以测试的指标有()A背靠背B帧丢失率C吞吐量D时延

单选题以太网中,帧的目的地址标识为组播时,表示接收该帧的站点有()。A零个站B一个站C多个站D全部站

填空题802.3标准定义的帧和以太网的帧都有最小长度要求,对于以太网最少要有()字节。为了保证这一点,必须在不足的空间插入填充()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