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干线的一个复用段中,下游OTM的OPA收光很高,但信噪比比较低,如何处理()A降低OPA的OA增益,并相应地降低OPA的入光功率B优化整个复用段的功率,减少LAC衰减,减少上游跨段OLA/OPA/OBA增益C检查处理线路,检查DCM配置是否存在问题,保证实际光纤色散斜率与DCF色散补偿斜率一致

多选题
干线的一个复用段中,下游OTM的OPA收光很高,但信噪比比较低,如何处理()
A

降低OPA的OA增益,并相应地降低OPA的入光功率

B

优化整个复用段的功率,减少LAC衰减,减少上游跨段OLA/OPA/OBA增益

C

检查处理线路,检查DCM配置是否存在问题,保证实际光纤色散斜率与DCF色散补偿斜率一致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光监控通道是一个背靠背系统,对于网管上报光监控通道帧失步告警,处理方法如下:①检查上游发端OSC输出光功率是否正常,上游OSC到OBA尾纤连接和砝兰清洁;②检查下游收端OSC输入光功率是否正常,下游OSC到OPA尾纤连接和砝兰清洁;③更换OSC单板处理;④检查主光通道光功率变化。正常的处理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

干线的一个复用段中,下游OTM的OPA收光很高,但信噪比比较低,如何处理() A.降低OPA的OA增益,并相应地降低OPA的入光功率B.优化整个复用段的功率,减少LAC衰减,减少上游跨段OLA/OPA/OBA增益C.检查处理线路,检查DCM配置是否存在问题,保证实际光纤色散斜率与DCF色散补偿斜率一致

下面哪些是在G.652光纤中可用的DCM色散补偿方案?() A.置于发送端的OBA与OMU之间,此时发送端的OMU采用介质膜滤波器型。此方案为预补偿B.在接收端采用OPA+DCM进行后补偿C.置于线路中,DCM插在OLA放大前面,采用DCM+OLA作为放大站。D.对于32×10Gb/s系统,当OTM收端前级线路插损12dB时,无须配置OPA板但是需要配置SDMR板,可在接收端采用SDMR+DCM进行后补偿。E.置于线路中,采用OPA+DCM+OBA两级放大作为放大站。此方案既可做后补偿,亦可做前补偿。

系统线路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下面哪一种描述是错误的。() A.光跨段1+1保护方式,在各个OTM/OA站点将OP置于线路侧B.光跨段1+1保护方式,在各个OTM/OA站点,将OP单板置于OMU与OA之间或者OPA与OBA之间C.光复用段1+1保护方式,在各个OTM/OA站点,将OP单板置于OMU与OA之间或者OPA与OBA之间D.光复用段1+1保护方式,只在复用段两端的OTM站点增加OP单板

对于ZXWM M900设备组成的80波长距离系统,系统调试时如果发现非线性效应非常严重,下面哪些操作不可以减轻非线性效应带来的影响() A.适当降低发端的入纤光功率B.适当降低线路OA的增益C.将下游OPA收端加的衰耗器改加在上游OBA的发端D.若采用了EONA单板,如需加衰耗器,则将衰耗器加在DCM1口

对于网管上报光监控通道帧失步告警,处理方法如下①检查上游发端OSC输出光功率是否正常,上游OSC到OBA尾纤连接和砝兰清洁; ②检查下游收端OSC输入光功率是否正常,下游OSC到OPA尾纤连接和砝兰清洁; ③更换OSC单板处理; ④检查主光通道光功率变化。 正常的处理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

某站点OPA板接收线路信号,OPA板上报“强光”告警,用E300查询该站OPA板的输入光功率,结果性能值为“***”。请说明“强光”告警的可能原因,以及为何此时网管无法查询到OPA板的输入光功率的具体数值?

下面关于DCM放置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OTM站点发送端DCM置于OBA与OMU之间B、OTM站点接收端DCM置于OPA后C、线路OA站点DCM放在OLA后面D、线路OA两级放大站点DCM放在OPA与OBA之间

有了EDFA,才有DWDM。EDFA按在系统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OLA、OBA、OPA。在系统中安装OBA的目的是()A、合波器插损较大,需要对各波长信号进行放大以延长传输距离B、色散补偿C、提高光功率代价D、均衡光纤非线性

系统线路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下面哪一种描述是错误的。()A、光跨段1+1保护方式,在各个OTM/OA站点将OP置于线路侧B、光跨段1+1保护方式,在各个OTM/OA站点,将OP单板置于OMU与OA之间或者OPA与OBA之间C、光复用段1+1保护方式,在各个OTM/OA站点,将OP单板置于OMU与OA之间或者OPA与OBA之间D、光复用段1+1保护方式,只在复用段两端的OTM站点增加OP单板

关于色散补偿正确的是()A、预补偿:在一个DWDM复用段的OTM发送端配置色散补偿模块B、线路补偿:在一个DWDM复用段的线路站点进行色散补偿C、后补偿:在一个DWDM复用段的OTM接收端进行色散补偿D、总残余补偿量:指一个复用段经过色散偿后的剩余色散量,总残余补偿余量=复用段总传输光纤-复用段总色散补偿光纤

OPA、OBA、OLA均属于光放大盘,但不同的场合使用的放大盘各不同,一般来说,OPA放置在接收端,OBA放置在发送端。

下面哪个方式的DCM配置是正确的()A、OMU-OBA-DCMB、OPA-DCM-ODUC、DCM-OPA-ODUD、SDMR-DCM-ODUE、CM-SDMR-ODU

关于40波系统中,某个OTM站点接收端放大器OPA型号为OPA2212,已经开通了16波的业务。下面关于该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OPA的最大输入光功率是-7dBmB、OPA的增益为22dBmC、OPA的输入功率为8dBmD、OPA的单波输出光功率为-4dBm

OBA/OPA/OLA只能配置在OA子架,OTUT/OTUR/OTUG只能配置在OTU子架。

在M900干线的一个复用段中,下游OTM的OPA收光很高,但信噪比比较低,如何处理?

光监控通道是一个背靠背系统,对于网管上报光监控通道帧失步告警,处理方法如下: ①检查上游发端OSC输出光功率是否正常,上游OSC到OBA尾纤连接和砝兰清洁; ②检查下游收端OSC输入光功率是否正常,下游OSC到OPA尾纤连接和砝兰清洁; ③更换OSC单板处理; ④检查主光通道光功率变化。 正常的处理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

举出16波系统中,OPA,OBA,OLA的输出功率的依据。并计算出在16波系统中有1个通道时,OPA,OBA,OLA各输出功率是应是多少?

关于LAC单板相对于OPA+OBA两级放大结构的位置:如果线路衰耗比系统增益设计小5dB以上,LAC应该放置在();如果线路衰耗和系统增益设计差在5dB内,LAC应该放置在OPA和OBA间。

当不需要配置OA板时可以用()和()代替OBA和OPA进行分插复用。

干线的一个复用段中,下游OTM的OPA收光很高,但信噪比比较低,如何处理()A、降低OPA的OA增益,并相应地降低OPA的入光功率B、优化整个复用段的功率,减少LAC衰减,减少上游跨段OLA/OPA/OBA增益C、检查处理线路,检查DCM配置是否存在问题,保证实际光纤色散斜率与DCF色散补偿斜率一致

光监控通道是背靠背系统,对于网管上报光监控通道帧失步告警,处理方法如下:①检查上游发端OSC输出光功率是否正常,上游OSC到OBA尾纤连接和砝兰清洁;②检查下游收端OSC输入光功率是否正常,下游OSC到OPA尾纤连接和砝兰清洁;③更换OSC单板处理;④检查主光通道光功率变化。正常的处理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

下面哪些是在G.652光纤中可用的DCM色散补偿方案?()A、置于发送端的OBA与OMU之间,此时发送端的OMU采用介质膜滤波器型。此方案为预补偿B、在接收端采用OPA+DCM进行后补偿C、置于线路中,DCM插在OLA放大前面,采用DCM+OLA作为放大站。D、对于32×10Gb/s系统,当OTM收端前级线路插损12dB时,无须配置OPA板但是需要配置SDMR板,可在接收端采用SDMR+DCM进行后补偿。E、置于线路中,采用OPA+DCM+OBA两级放大作为放大站。此方案既可做后补偿,亦可做前补偿。

试举起出16波系统中,OPA、OBA、OLA的输出功率的依据。并计算出在16波系统中有11个通道时,OPA、OBA、OLA各输出功率是应是多少?

在40波的M900设备中,以下OA在MPI-R和MPI-R’点的总输出光功率范围指标:OBA2220,OBA2424,OBA2020,OPA1412,OPA1212,OPA1717,OPA2217

OBA/OPA/OLA只能配置在OA子架,OUT只能配置在OTU子架。

多选题下面哪些是在G.652光纤中可用的DCM色散补偿方案?()A置于发送端的OBA与OMU之间,此时发送端的OMU采用介质膜滤波器型。此方案为预补偿B在接收端采用OPA+DCM进行后补偿C置于线路中,DCM插在OLA放大前面,采用DCM+OLA作为放大站。D对于32×10Gb/s系统,当OTM收端前级线路插损12dB时,无须配置OPA板但是需要配置SDMR板,可在接收端采用SDMR+DCM进行后补偿。E置于线路中,采用OPA+DCM+OBA两级放大作为放大站。此方案既可做后补偿,亦可做前补偿。

多选题干线的一个复用段中,下游OTM的OPA收光很高,但信噪比比较低,如何处理()A降低OPA的OA增益,并相应地降低OPA的入光功率B优化整个复用段的功率,减少LAC衰减,减少上游跨段OLA/OPA/OBA增益C检查处理线路,检查DCM配置是否存在问题,保证实际光纤色散斜率与DCF色散补偿斜率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