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内河船舶中,吊艇架滑轮的直径应至少为钢索直径的()倍(自滑轮槽口底计量)。A9B10C11D12

单选题
内河船舶中,吊艇架滑轮的直径应至少为钢索直径的()倍(自滑轮槽口底计量)。
A

9

B

10

C

11

D

12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使用滑轮放软母线或紧线时,滑轮的直径,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 )倍。A.10B.16C.20D.25

滑轮组起吊重物时,定滑轮和动滑轮间距不应小于滑轮直径的6倍。

放线滑车滑轮的直径应大于导线直径的16倍以上。A对B错

使用导线放线滑轮紧线时,滑轮的槽底直径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倍。A15B16C17D20

使用滑轮放线或紧线时,滑轮的直径不应小于导线直径的()倍;滑轮应();轮槽尺寸应与()匹配。

麻绳与滑轮配合使用时。滑轮的最小直径≥()倍麻绳直径。A、7;B、5;C、3;D、4。

用滑轮放软母线或紧线时,滑轮的直径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倍。A、15;B、16;C、17;D、18。

使用滑轮放软线或紧线时,滑轮的直径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倍。A、15B、16C、17D、20

使用钢丝绳的滑车,滑轮槽底的直径D应大于钢丝绳直径d的()。A、6~7倍B、7~8倍C、8~9倍D、10~11倍

使用麻绳的滑车,滑轮槽底的直径D应大于麻绳的直径d的()倍(人力驱动)。A、10;B、9;C、8;D、7。

使用导线放线滑轮紧线时,滑轮的直径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倍。A、15;B、16;C、17;D、20。

使用导线放线滑轮紧线时,滑轮的槽底直径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倍。A、15B、16C、17D、20

放线滑车滑轮的直径应大于导线直径的16倍以上。

平衡滑轮的直径一般为动滑轮直径0.6倍。

内河营运船舶,吊艇架、吊艇钩和吊艇滑轮等的强度试验时间不小于()min,试验后不应有任何永久变形。A、1B、2C、3D、5

依据滑轮用途及索的材质滑轮直径与索径之比错误的()A、钢索吊杆装置(吊杆式起重机)的动索滑轮直径与索径之比13B、钢索吊杆装置(吊杆式起重机)的静索滑轮直径与索径之比8C、钢索起重机、潜水器吊放系统的动索滑轮直径与索径之比19D、钢索起重机、潜水器吊放系统的静索滑轮直径与索径之比6

内河船舶中,吊艇架滑轮的直径应至少为钢索直径的()倍(自滑轮槽口底计量)。A、9B、10C、11D、12

滑车滑轮直径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25倍。

滑轮的名义直径是指滑轮的()直径。A、外缘B、槽底C、中间D、轴孔

绕麻绳的卷筒、滑轮的直径应大于麻绳直径的5倍。

物料提升机滑轮设应满足下列要求()。A、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不应小于30B、滑轮应设置防钢丝绳脱出装置C、滑轮与吊笼或导轨架,应采用刚性连接D、应采用钢丝绳等柔性连接或使用开口拉板式滑轮

滑车的滑轮直径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犭倍。

单选题滑车滑轮的直径是指:()A滑轮外边直径B滑轮内边直径C滑轮索槽底部的直径D滑轮孔直径

单选题铁滑车的大小是以直径表示,单位是mm,其直径是()。A滑轮索槽边缘的直径B滑轮轴的直径C挂滑轮的卸扣的直径D滑轮索槽底的直径

单选题内河营运船舶,吊艇架、吊艇钩和吊艇滑轮等的强度试验时间不小于()min,试验后不应有任何永久变形。A1B2C3D5

单选题依据滑轮用途及索的材质滑轮直径与索径之比错误的()A钢索吊杆装置(吊杆式起重机)的动索滑轮直径与索径之比13B钢索吊杆装置(吊杆式起重机)的静索滑轮直径与索径之比8C钢索起重机、潜水器吊放系统的动索滑轮直径与索径之比19D钢索起重机、潜水器吊放系统的静索滑轮直径与索径之比6

多选题物料提升机滑轮设应满足下列要求()。A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不应小于30B滑轮应设置防钢丝绳脱出装置C滑轮与吊笼或导轨架,应采用刚性连接D应采用钢丝绳等柔性连接或使用开口拉板式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