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习近平主席在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容,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 ①国家之间不应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 ②不同文明应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③人类文明应是多彩、平等和包容的 ④我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
习近平主席在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容,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 ①国家之间不应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 ②不同文明应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③人类文明应是多彩、平等和包容的 ④我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参考解析

解析: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材料中“不相碚”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同时“万物并育而不相容”体现了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要相互理解和尊重,选D。

相关考题: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A.包容性 B.不平衡性C.同一性 D.时代性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沦衡》)A.①② B. ③④C.②④ D. ②③.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中性管理智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习近平主席在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容,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 ①国家之间不应存在利益差别和对立 ②不同文明应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③人类文明应是多彩、平等和包容的 ④我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中庸》中也有关于气象知识的记载:“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表明了遵循自然规律特别是遵循()规律对万物共生、社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14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互致贺电,庆祝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

2014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互致贺电,庆祝中法两国建交()周年A、40B、60C、50D、30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狮子。A、和平的B、可亲的C、可敬的D、文明的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互致贺电,庆祝中法两国建交()周年。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作出中法建交的历史性决定,开辟了中欧关系的新时代,谱写出平等包容、互尊互信、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新篇章。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创造性D、包容性

下列选项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美美与共,天下大同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万物并存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A、包容性B、不平衡性C、同一性D、时代性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中方愿意同法方一道,寻找更多利益契合点,深化合作,让中法关系更加紧密、更加持久、更加特殊。这说明() 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②中法两国在许多领域存在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③中国注重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④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2014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指出,中方愿意同法方一道,寻找更多利益契合点,深化合作,让中法关系更加紧密、更加持久、更加特殊。这说明()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B、中法两国在许多领域存在着共同的国家利益C、中国注重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D、中国始终维护中法两国人民的一切利益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回答以下问题。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5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少佳话。这启示我们要() ①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 ④在文化交流中自觉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表明() ①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具有继承性 ③矛盾具有同一性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A、②③B、③④C、①③D、②④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其文化寓意是要()A、发扬文化的民族性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C、增强文化的时代性D、消除文化的差异性

古语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就要求我们()A、要在对立中把握事物的同一性B、要善于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C、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要看到事物的对立性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此时此刻,我们都会想起两位伟人,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在中法之间同时也在中国同西方世界之间打开了相互认知和交往的大门„„”当时双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基础是()A、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B、欧共体的力量日趋增强C、美苏争霸威胁双方安全利益D、两国意识形态已经趋于一致D.两国意识形态已经趋于一致

单选题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填空题《中庸》中也有关于气象知识的记载:“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表明了遵循自然规律特别是遵循()规律对万物共生、社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多选题下列表述中,体现“和谐”哲学思想的有(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B和而不同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D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包含的

单选题2014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互致贺电,庆祝中法两国建交()周年A40B60C50D30

多选题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A《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论衡》: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C《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D《论语》: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多选题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狮子。A和平的B可亲的C可敬的D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