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患者男性,29岁,因“脑干胶质瘤同步化学治疗后20余日,拟行辅助化学治疗”来诊。于5个月前收入脑外科,后因病情加重转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已行气管切开,患者反复肺部感染,无自主呼吸,痰液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敏感,余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阿米卡星敏感);2周前开始使用利奈唑胺+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氟康唑抗感染治疗。目前体温39.6℃,血白细胞15.14×109/L,中性粒细胞0.81。该患者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诊断标准是()A长期住院B入住重症监护病房C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D痰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E脑干胶质瘤F体温、血白细胞计数高

多选题
患者男性,29岁,因“脑干胶质瘤同步化学治疗后20余日,拟行辅助化学治疗”来诊。于5个月前收入脑外科,后因病情加重转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已行气管切开,患者反复肺部感染,无自主呼吸,痰液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敏感,余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阿米卡星敏感);2周前开始使用利奈唑胺+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氟康唑抗感染治疗。目前体温39.6℃,血白细胞15.14×109/L,中性粒细胞0.81。该患者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诊断标准是()
A

长期住院

B

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C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D

痰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

E

脑干胶质瘤

F

体温、血白细胞计数高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29岁,因“脑干胶质瘤同步化学治疗后20余日,拟行辅助化学治疗”来诊。于5个月前收入脑外科,后因病情加重转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已行气管切开,患者反复肺部感染,无自主呼吸,痰液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敏感,余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阿米卡星敏感);2周前开始使用利奈唑胺+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氟康唑抗感染治疗。目前体温39.6℃,血白细胞15.14×109/L,中性粒细胞0.81。针对该患者目前的抗感染方案,须注意监测的指标是()A、肌酐B、凝血C、血小板D、心肌酶谱E、病原学培养结果F、肝功能

患者男性,29岁,因“脑干胶质瘤同步化学治疗后20余日,拟行辅助化学治疗”来诊。于5个月前收入脑外科,后因病情加重转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已行气管切开,患者反复肺部感染,无自主呼吸,痰液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敏感,余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阿米卡星敏感);2周前开始使用利奈唑胺+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氟康唑抗感染治疗。目前体温39.6℃,血白细胞15.14×109/L,中性粒细胞0.81。关于舒巴坦制剂,叙述正确的是()A、舒巴坦为人工合成的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B、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有抑制作用C、本身的抗菌活性弱,略弱于克拉维酸,单用时仅对淋球菌和不动杆菌属有杀菌作用D、对于一般感染,舒巴坦的常用剂量不超过4.0g/dE、单独应用对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的周围感染有效F、口服吸收好

患者男,35岁,因“双侧颈部肿物4个月”来诊,明确诊断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T2N2M0,Ⅲ期。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有()。A、单纯放射治疗B、鼻咽部放射治疗+颈部手术治疗C、同步放射化学治疗+辅助化学治疗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E、体外放射治疗+后装放射治疗

患者男,31岁,因“咳嗽、胸痛1年”来诊。查体:除低热外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X线片:前下纵隔最大径7cm肿物。若该病例血AFP和HCG正常,影像学显示实性肿瘤,包膜完整,质地均匀,正确的治疗方法是()A、首选手术治疗B、首选同步放射、化学治疗C、首选化学治疗D、化学治疗后若肿瘤消失,仍需放射治疗E、化学治疗后若肿瘤残留,首选手术F、化学治疗后若肿瘤残留,首选放射治疗

患者女,49岁,因“绝经后1年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来诊。子宫MRI:子宫内膜增厚,肿物充满宫腔;右侧附件区囊实性肿物,4cm×5cm;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大者直径2cm。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样腺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为()。A、新辅助化学治疗后手术治疗B、直接手术治疗C、放射治疗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E、内分泌治疗

患者女,46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肿物距离乳晕区约3cm,直径3cm,质硬,表面不光滑,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无触痛;右侧腋窝可触及1枚淋巴结,1.0cm×0.8cm,活动良好。患者进行新辅助化学治疗4个周期后如病灶没有明显变化,应采取的措施是()。A、继续原方案新辅助化学治疗B、换化学治疗方案后新辅助化学治疗C、换新辅助内分泌治疗D、终止新辅助治疗,进行保乳手术E、进行乳房切除的根治性手术

患者女,36岁,因“左侧耳鸣6个月,双侧颈部上段肿物2个月”来诊。查体:鼻咽左侧壁肿物,左颈Ⅱ区触及1枚淋巴结,3.5cm×3.5cm,右颈Ⅱ区触及1枚淋巴结,2cm×3cm,质中,活动,无压痛;脑神经无麻痹。影像学检查:鼻咽部肿物侵犯顶后壁、左侧头长肌、左侧咽旁间隙、左侧翼内肌及翼外肌,颅底骨质无破坏,双颈Ⅱ区淋巴结肿大,最大3cm×3cm;未发现远处转移。鼻咽肿物活检: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为()。A、诱导化学治疗+根治性放射治疗B、诱导化学治疗+根治性放射治疗+辅助化学治疗C、根治性放射治疗+辅助化学治疗D、诱导化学治疗+同步放射化学治疗+辅助化学治疗E、同步放射化学治疗+辅助化学治疗

多选题患者男性,29岁,因“脑干胶质瘤同步化学治疗后20余日,拟行辅助化学治疗”来诊。于5个月前收入脑外科,后因病情加重转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已行气管切开,患者反复肺部感染,无自主呼吸,痰液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敏感,余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阿米卡星敏感);2周前开始使用利奈唑胺+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氟康唑抗感染治疗。目前体温39.6℃,血白细胞15.14×109/L,中性粒细胞0.81。非发酵菌包括()A嗜麦芽窄食单胞菌B肺炎克雷伯菌C大肠埃希菌D铜绿假单胞菌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F鲍曼不动杆菌

多选题患者男性,29岁,因“脑干胶质瘤同步化学治疗后20余日,拟行辅助化学治疗”来诊。于5个月前收入脑外科,后因病情加重转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已行气管切开,患者反复肺部感染,无自主呼吸,痰液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敏感,余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阿米卡星敏感);2周前开始使用利奈唑胺+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氟康唑抗感染治疗。目前体温39.6℃,血白细胞15.14×109/L,中性粒细胞0.81。针对多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可选的联用治疗方案是()A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B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C碳青霉烯类+舒巴坦D碳青霉烯类+磷霉素E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F利奈唑胺+利福霉素

多选题患者男性,29岁,因“脑干胶质瘤同步化学治疗后20余日,拟行辅助化学治疗”来诊。于5个月前收入脑外科,后因病情加重转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已行气管切开,患者反复肺部感染,无自主呼吸,痰液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敏感,余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阿米卡星敏感);2周前开始使用利奈唑胺+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氟康唑抗感染治疗。目前体温39.6℃,血白细胞15.14×109/L,中性粒细胞0.81。利奈唑胺的常见不良反应不包括()A腹泻、恶心B白细胞减少C血小板减少D肾功能异常E光敏反应F听力下降

多选题患者男性,29岁,因“脑干胶质瘤同步化学治疗后20余日,拟行辅助化学治疗”来诊。于5个月前收入脑外科,后因病情加重转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已行气管切开,患者反复肺部感染,无自主呼吸,痰液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敏感,余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阿米卡星敏感);2周前开始使用利奈唑胺+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氟康唑抗感染治疗。目前体温39.6℃,血白细胞15.14×109/L,中性粒细胞0.81。针对该患者目前的抗感染方案,须注意监测的指标是()A肌酐B凝血C血小板D心肌酶谱E病原学培养结果F肝功能

多选题患者男,20岁,福建人,因“头痛7个月,右眼复视1个月”来诊。无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查体:鼻咽右顶后壁结节样肿物,表面坏死,覆盖分泌物,右颈Ⅱ区可触及1枚淋巴结,2cm×2cm,质中,活动,无压痛;脑神经检查:右侧展神经麻痹。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有()。A单纯放射治疗B同步放射化学治疗+辅助化学治疗C诱导化学治疗+同步放射化学治疗+辅助化学治疗D诱导化学治疗+同步放射化学治疗E同步放射化学治疗F诱导化学治疗+根治性放射治疗

多选题患者男,35岁,因“双侧颈部肿物4个月”来诊,明确诊断为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T2N2M0,Ⅲ期。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有()。A单纯放射治疗B鼻咽部放射治疗+颈部手术治疗C同步放射化学治疗+辅助化学治疗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E体外放射治疗+后装放射治疗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因“发现肝可疑占位2d”来诊。完善各项检查后明确诊断:左侧乳腺癌,肝转移,肺转移,左腋淋巴结转移。左侧乳腺癌穿刺,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拟行化学治疗,首选的治疗方案为()。AACBAC→TCATDTCECMFFC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