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可与三氯化锑反应显蓝色B换算因素为0.1939C当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之间时,一定不需皂化处理D当校正吸收度与未校正吸收度之差在未校正吸收度的±3.0%以内时,使用未校正吸收度计算含量E杂质吸收在测定波长范围内为曲线吸收

单选题
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维生素A可与三氯化锑反应显蓝色

B

换算因素为0.1939

C

当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之间时,一定不需皂化处理

D

当校正吸收度与未校正吸收度之差在未校正吸收度的±3.0%以内时,使用未校正吸收度计算含量

E

杂质吸收在测定波长范围内为曲线吸收


参考解析

解析: 在310~340nm范围内,杂质吸收呈一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下降;维生素A与三氯化锑反应,即显蓝色,渐变为紫红。

相关考题:

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时,按照三点波长的选择方法不同又分为( )。A.等波长差法B.代数法C.等吸收度法D.6/7定位法E.几何法

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的换算因数( )。

维生素A醋酸酯胶丸测定含量时,取内容物m,加环己烷溶解并稀释至10 ml,摇匀,精密量取0.1 ml,再加己烷溶解并稀释至10 ml,使其浓度为9~15 IU/mol。维生素A的鉴别试验为A、三氯化铁反应B、硫酸锑反应C、2,6-二氯靛酚反应D、三氯化锑反应E、硝酸银反应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时,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330 nm,且A/A328比值中有1个比值超过了规定值±0.02,应采用的测定方法是A、多波长测定B、取A328值直接计算C、用皂化法D、用校正值计算E、比较校正值与未校正值的差值后再决定

“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吸收度的校正公式为A.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B.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C.A328(校正)=3.52(2A316+A328-A340)D.A328(校正)=3.52(2A340-A316-A328)E.A328(校正)=3.52(2A340+A3316+A328)

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主要基于A.维生素A结构中的共轭多烯侧链,具有紫外吸收B.维生素A结构中的环己烯,具有紫外吸收C.维生素A结构中的苯环,具有紫外吸收D.维生素A结构中的醋酸酯,具有紫外吸收E.维生素A结构中的甲基,具有紫外吸收

“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A.310nmB.316nmC.325nmD.328nmE.340nm

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可与三氯化锑反应显蓝色B.换算因素为0.1939C.当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 nm时,一定不需皂化处理D.当校正吸收度与未校正吸收度之差在未校正吸收度的±3.0%以内时,使用未校正吸收度计算含量E.杂质吸收在测定波长范围内为曲线吸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是指( )。A.吸收曲线的斜率B.吸收曲线的截距C.校正曲线的斜率D.校正曲线的截距

《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第二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吸收度校正式( )。

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时,选择波长的原则为( )。A.第1点的波长为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λ1)B.第1点的波长为维生素A的最小吸收波长(λmin)C.第2点和第3点的波长在λ1的左侧D.第2点和第3点的波长在λ1的右侧E.第2点和第3点的波长在λ1的两侧(λ2与λ3)

若第13题中计算得的吸收度比值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的比值分别进行比较,有一个或几个超过±0.02时,则应( )。A.直接用于328nm波长处测得的吸收度(A328)B.于326~329nm波长范围内选数个波长并分别测定吸收度后,求出平均值,计算结果C. 按×100%计算所得数值在±3%范围内,可直接用A328计算D. 若×100%计算所得A328数值在~15%~-3%之间,A328必须按规定进行校正后方可用于计算结果E.若按×100%计算所得数值小于-l5%或大于+3%,则不能采用第一法,而应采用第二法(皂化法、6/7定位法、等吸收度法、几何法)进行测定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02~104 题。A.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B.A325(校正)=6.815A325-2.555A310-4.260A334C.H=A+B/u+CuD.E.第 102 题 《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第一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吸收度校正式( )。

双波长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含量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测定SMZ含量时,选择测定的两个波长处TMP的吸收度相等B.测定TMP含量时,选择测定的两个波长处TMP的吸收度相等C.测定时需要先进行空白校正D.测定时采用石英比色皿测定

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可与三氯化锑反应显蓝色B.换算因素为0.1939C.当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之间时,一定不需皂化处理D.当校正吸收度与未校正吸收度之差在未校正吸收度的±3.0%以内时,使用未校正吸收度计算含量E.杂质吸收在测定波长范围内为曲线吸收

紫外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时,测得λmax在330nm,A/A328比值中有一个比值超过了规定值±0.02,应采取什么方法测定?()A多波长测定B取A328值直接计算C用皂化法(第二法)D用校正值计算E比较校正值与未校正值的差值后在决定

测定维生素A的紫外三点校正法中,三点波长的选择是()A一点为最大吸收波长B其余两点在最大吸收波长的两侧C两点离最大吸收波长的距离相等D两点吸收度相等均为最大吸收的6/7E采用几何法或代数法求得校正公式

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可与三氯化锑反应显蓝色B、换算因素为0.1939C、当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之间时,一定不需皂化处理D、当校正吸收度与未校正吸收度之差在未校正吸收度的±3.0%以内时,使用未校正吸收度计算含量E、杂质吸收在测定波长范围内为曲线吸收

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时,按照3点波长的选择方法不同又分为()A、等波长差法B、代数法C、等吸收度法D、6/7定位法E、几何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是指( )。A、吸收曲线的斜率B、吸收曲线的截距C、校正曲线斜率D、校正曲线的截距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是指()。A、吸收曲线的斜率B、吸收曲线的截距C、校正曲线的斜率D、校正曲线的截距

紫外分光光度计常不需检定的项目是()A、应予测定前对波长进行校正B、校正波长C、检定吸收度D、检查杂散光E、测定的精密度

单选题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可与三氯化锑反应显蓝色B换算因素为0.1939C当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之间时,一定不需皂化处理D当校正吸收度与未校正吸收度之差在未校正吸收度的±3.0%以内时,使用未校正吸收度计算含量E杂质吸收在测定波长范围内为曲线吸收

单选题“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  )。A328nmB310nmC325nmD316nmE340nm

单选题“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含量时,吸收度的校正公式为(  )。AA328(校正)=3.52(2A340-A316-A328)B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CA328(校正)=3.52(2A316-A328-A340)DA328(校正)=3.52(2A328-A316-A340)EA328(校正)=3.52(2A340+A316+A328)

单选题紫外分光光度计常不需检定的项目是()A应予测定前对波长进行校正B校正波长C检定吸收度D检查杂散光E测定的精密度

单选题用“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主要基于(  )。A维生素A结构中的醋酸酯,具有紫外吸收B维生素A结构中的共轭多烯侧链,具有紫外吸收C维生素A结构中的苯环,具有紫外吸收D维生素A结构中的环己烯,具有紫外吸收E维生素A结构中的甲基,具有紫外吸收

多选题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时,按照3点波长的选择方法不同又分为()A等波长差法B代数法C等吸收度法D6/7定位法E几何法

单选题维生素B1片规格为10mg,药典中规定本品含维生素B1(C12H17ON4SCl·HCl)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含量时,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330nm,且A/A328比值中有1个比值超过了规定值±0.02,应采用的测定方法是()A多波长测定B取A328值直接计算C用皂化法D用校正值计算E比较校正值与未校正值的差值后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