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性,61岁,上颌缺失,其余牙基本正常。欲行活动义齿修复。前腭杆的位置应在()A腭隆突之前部,腭皱襞之后部B腭乳头前部C腭乳头后部D腭隆突之后部,腭皱襞之前部E腭穹隆中部

单选题
患者男性,61岁,上颌缺失,其余牙基本正常。欲行活动义齿修复。前腭杆的位置应在()
A

腭隆突之前部,腭皱襞之后部

B

腭乳头前部

C

腭乳头后部

D

腭隆突之后部,腭皱襞之前部

E

腭穹隆中部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某患者,左上颌4678缺失,右上颌56缺失,患者经济能力差,余留牙均正常的患者适合做A、固定义齿B、即刻义齿C、可摘局部义齿D、种植义齿E、活动桥

患者,女性,46岁。右下5、6、7、8缺失,余牙正常;右上6活髓,无龋,无松动,但过度伸长,致下颌第一磨牙区域龈距只有正常牙冠高度的一半,上颌其余牙位置正常。理想的修复设计为A.左上6去髓后切除伸长的牙冠并全冠修复,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B.左上6适当调磨,以不过敏为限,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不考虑牙弓曲线C.不处理上颌牙,直接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D.拔除左上6,上、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E.拔除左上6,上颌固定桥,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

患者,男性,50岁,全口牙列缺失,牙槽嵴高度中等,上颌散在骨尖,左侧上颌结节略大,颌间距离正常。修复前应做的处理是A.行牙槽骨重建术B.去骨尖C.行唇颊沟加深术D.上颌结节修整术E.牙周洁治

患者男性,61岁,上颌缺失,其余牙基本正常。欲行活动义齿修复。前腭杆的位置应在A、腭隆突之前部,腭皱襞之后部B、腭乳头前部C、腭乳头后部D、腭隆突之后部,腭皱襞之前部E、腭穹隆中部侧腭杆与相邻牙龈的距离A、1~2mmB、1~3mmC、4~6mmD、2~3mmE、3~5mm

患者,男性,65岁,下颌牙列缺失,欲行全口义齿修复,不必做的检查是A.口腔内检查B.头颅CTC.口腔外检查D.模型检查E.牙合关系检查

某男性患者,70岁。缺失,余牙正常;活髓,无龋,不松,但过度伸长,致下颌第一磨牙区域龈距只有正常牙冠高度的一半,上颌其余牙位置正常。修复设计为A.去髓后切除伸长的牙冠并全冠修复,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B. 适当调磨,以不过敏为限,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不考虑牙弓曲线C.不处理上颌牙,直接下领可摘局部义齿修复D.拔除,上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E.拔除,上颌固定桥,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

患者,男,61岁。上颌缺失,其余牙基本正常。欲行活动义齿修复。此牙列缺损较为合理的设计为A.三臂卡,三臂卡,前腭杆,侧腭杆;后腭杆连接B.三臂卡,三臂卡,前腭杆,侧腭杆,后腭杆连接C.RPA卡,三臂卡,前腭杆,侧腭杆。后腭杆连接D.近中邻面板,远中支托,卡,联合卡环,前腭杆,侧腭杆,后腭杆连接E.远中邻面板,近中支托,卡,联合卡环,前腭杆,侧腭杆,后腭杆连接

患者,男,61岁。上颌缺失,其余牙基本正常。欲行活动义齿修复。侧腭杆与相邻牙龈的距离为A.5mmB.1mmC.4mmD.2mmE.3mm

某男性患者,70岁。左上5678缺失,余牙正常;左下6活髓,无龋,不松,但过度伸长,致下颌第一磨牙区域龈距只有正常牙冠高度的一半,上颌其余牙位置正常。修复设计为()A.左下6去髓后切除伸长的牙冠并全冠修复,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B.左下6适当调磨,以不过敏为限,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不考虑牙弓曲线C.不处理上颌牙,直接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D.拔除左下6,上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E.拔除左下6,上颌固定桥,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恢复牙弓曲线

某男,62岁,牙周痛,Ⅱ度松动,其余的上颌牙均缺失,缺失区牙槽嵴条件较差,吸收严重,余牙正常,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是A.根管治疗后,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B.三臂卡环,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C.T型卡环,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D.拔除,行上颌全口义齿修复E.根管治疗后,行覆盖义齿修复

患者,男,67岁,左上颌缺失,余留牙稳固。要求可摘义齿修复。该病例若设计为整铸支架式义齿,前腭杆离牙龈缘的距离不宜小于A.4mmB.5mmC.6mmD.7mmE.8mm

45岁女性。左上12右上1和下颌左右67缺失。右下2疼痛,松动Ⅲ°。其余牙均健康。咬合关系正常。上颌缺失正确的设计是()A、以左上3右上2为基牙固定义齿修复B、以左上3右上3为基牙固定义齿修复C、以左上3右上2为基牙做固定义齿修复D、以左上3右上23为基牙固定义齿修复E、以上设计均可

患者男性,61岁,上颌缺失,其余牙基本正常。欲行活动义齿修复。侧腭杆与相邻牙龈的距离()A、1~2mmB、1~3mmC、4~6mmD、2~3mmE、3~5mm

患者男性,61岁,上颌缺失,其余牙基本正常。欲行活动义齿修复。前腭杆的位置应在()A、腭隆突之前部,腭皱襞之后部B、腭乳头前部C、腭乳头后部D、腭隆突之后部,腭皱襞之前部E、腭穹隆中部

患者男性,74岁,8765|5678缺失,下颌缺牙区牙槽嵴吸收严重,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根据该牙槽嵴情况,下颌应该选择哪种大连接体()。A、舌杆B、舌板C、舌隆凸杆D、腭杆E、腭板

男,48岁。上颌多个后牙陆续因龋患缺失近4年,曾做可摘义齿修复。检查:缺失,牙槽嵴丰满,余留牙正常,上颌隆突明显,呈结节状。可摘局部义齿的大连接体应采用()。A、前腭杆B、前、后腭杆C、前腭板D、马蹄形腭板E、全腭板

男,54岁。Ⅲ度深覆,缺失,胶连法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因腭侧树脂基托折断来诊若患者要求改作铸造支架式义齿,则义齿大连接体的最佳设计为()A、前腭杆B、后腭杆C、前腭杆+侧腭杆+后腭杆D、前腭杆+后腭杆E、全腭板

男59岁,7543|567缺失,余留牙正常。要求做整铸支架,6设计对半卡环,用前腭杆,后腭杆和侧腭杆连接前腭杆的位置()。A、上颌硬区的中部,距离余留牙4mmB、上颌硬区的中部,距离余留牙5mmC、上颌硬区的中部,距离余留牙≥6mmD、上颌硬区的前部,前缘距离余留牙龈缘4mmE、上颌硬区的前部,前缘距离余留牙龈缘≥6mm

患者,女,35岁。上颌第一磨牙缺失,牙槽嵴条件良好,拟行种植修复。经检查,患者出现下列哪项症状,不易进行牙种植修复()A、对义齿的修复要求较高B、磨牙缺失可进行修复C、黏膜不能耐受活动义齿者D、邻牙不宜作基牙者E、习惯性磨牙症

单选题患者,男,61岁。上颌 缺失,其余牙基本正常。欲行活动义齿修复。 前腭杆的位置应在A 腭隆突之前部,腭皱襞之后部B 腭乳头前部C 腭乳头后部D 腭隆突之后部,腭皱襞之前部E 腭穹隆中部

单选题患者,女,71岁,全牙列缺失,曾行全口义齿修复,自诉上颌义齿固位较差,下颌尚可。口腔检查发现上、下颌弓关系正常,上颌牙槽嵴吸收较重。重新进行全口义齿修复。该患者上颌牙槽嵴吸收较多,为抵抗义齿的脱位力,平面应()。A靠近上颌B远离上颌C靠近下颌D平分颌间距E前低后高

单选题某男,62岁,21|12牙周痛,Ⅱ度松动,其余的上颌牙均缺失,缺失区牙槽嵴条件较差,吸收严重,余牙正常,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是(  )。A拔除21|12,行上颌全口义齿修复B2|2T型卡环,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C2|2三臂卡环,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D21|12根管治疗后,行覆盖义齿修复修复E21|12根管治疗后,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单选题患者,女,35岁。上颌第一磨牙缺失,牙槽嵴条件良好,拟行种植修复。经检查,患者出现下列哪项症状,不易进行牙种植修复()A对义齿的修复要求较高B磨牙缺失可进行修复C黏膜不能耐受活动义齿者D邻牙不宜作基牙者E习惯性磨牙症

单选题男,54岁。Ⅲ度深覆,缺失,胶连法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因腭侧树脂基托折断来诊若患者要求改作铸造支架式义齿,则义齿大连接体的最佳设计为()A前腭杆B后腭杆C前腭杆+侧腭杆+后腭杆D前腭杆+后腭杆E全腭板

单选题某患者,左上颌4678缺失,右上颌56缺失,患者经济能力差,余留牙均正常的患者适合做()A固定义齿B即刻义齿C可摘局部义齿D种植义齿E活动桥

单选题男,48岁。上颌多个后牙陆续因龋患缺失近4年,曾做可摘义齿修复。检查:缺失,牙槽嵴丰满,余留牙正常,上颌隆突明显,呈结节状。可摘局部义齿的大连接体应采用()。A前腭杆B前、后腭杆C前腭板D马蹄形腭板E全腭板

单选题患者男性,61岁,上颌缺失,其余牙基本正常。欲行活动义齿修复。侧腭杆与相邻牙龈的距离()A1~2mmB1~3mmC4~6mmD2~3mmE3~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