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管理对象包括各种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和发行单位。出版单位必须执行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出版物质量管理制度和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等。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部门规章对这些制度作了具体规定。如《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材料质量和印制质量四项。任何一种图书,只要其中两项的质量不合格,图书成品的质量就属不合格。就图书编校质量而言,编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三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应在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的60 天内全部收回。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例,用万分比表示。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实有字数为准。图书编校差错包括文字差错、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格式差错。不同差错的计算标准不同,例如: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错误,每处计3 个差错;正文中的一般性别字,每处计1 个差错;数字用法不规范,每处计0.1 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 个差错;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5 个差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每处计2 个差错。该文件还规定了对图书质量的奖惩措施,如对在图书质量检查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的出版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出版内容不合格图书的行为人要予以民事处罚,等等。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等文件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对出版物的印刷复制活动作了规定。例如:民营企业不得从事书刊印刷经营活动。出版单位委托印刷书刊,如果承印单位与出版单位不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必须依法与承印单位签订合同;如果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就不必签订合同。出版单位委托复制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应该出示出版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提交由省级新闻出版局统一印制的复制委托书。国家对出版物的发行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设立出版物发行企业,都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查批准。国家对出版物的进口有专门规定,如出版物进口业务仅限国有独资企业经营,且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查批准。通过国际著作权贸易方式引进出版的各种出版物,其发行也须遵循国家关于出版物进口的规定。

问答题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管理对象包括各种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和发行单位。出版单位必须执行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出版物质量管理制度和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等。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部门规章对这些制度作了具体规定。如《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材料质量和印制质量四项。任何一种图书,只要其中两项的质量不合格,图书成品的质量就属不合格。就图书编校质量而言,编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三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应在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的60 天内全部收回。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例,用万分比表示。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实有字数为准。图书编校差错包括文字差错、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格式差错。不同差错的计算标准不同,例如: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错误,每处计3 个差错;正文中的一般性别字,每处计1 个差错;数字用法不规范,每处计0.1 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 个差错;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5 个差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每处计2 个差错。该文件还规定了对图书质量的奖惩措施,如对在图书质量检查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的出版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出版内容不合格图书的行为人要予以民事处罚,等等。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等文件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对出版物的印刷复制活动作了规定。例如:民营企业不得从事书刊印刷经营活动。出版单位委托印刷书刊,如果承印单位与出版单位不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必须依法与承印单位签订合同;如果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就不必签订合同。出版单位委托复制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应该出示出版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提交由省级新闻出版局统一印制的复制委托书。国家对出版物的发行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设立出版物发行企业,都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查批准。国家对出版物的进口有专门规定,如出版物进口业务仅限国有独资企业经营,且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查批准。通过国际著作权贸易方式引进出版的各种出版物,其发行也须遵循国家关于出版物进口的规定。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按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包括( )。A、内容、编校B、内容、编校、印制C、编校、印制D、内容、编校、设计、印制

关于图书质量管理,下述不正确的是()。A、图书质量管理包括所载内容和编校两个方面B、图书质量的管理一般以内容和编校为管理重点C、图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对图书质量起关键性作用D、国家发布的图书质量管理法规和规章,体现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要求

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的基本制度有()等。A、选题报请审核备案制度B、选题集体论证制度C、编校人员聘用审批制度D、市场动态监测制度E、三级审稿责任制度

图书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质量与图书成品质量的关系是()。A、四项质量均合格的图书,成品质量合格B、只要有三项合格的图书,成品质量属合格C、只要有两项合格的图书,成品质量属合格D、仅有一项合格的图书,成品质量不合格E、只要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成品质量不合格

以下属于保障图书质量的出版宏观调控机制中预报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是()。A、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制度B、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C、重大选题备案制度D、书号、刊号管理制度E、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

与图书内容、编校质量有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有()。A、编辑持证上岗制度B、编校合一制度C、印制监督制度D、出书后的评审制度E、责任校对制度

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以下关于图书质量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B、图书质量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C、图书编校质量以差错率为依据D、图书设计质量检查范围为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扉页、插图等各项设计

图书的使用价值在于其载有的精神文化内容。所以,图书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产品,与一般物质产品有本质上的区别,对质量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说,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印制三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各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其中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不合格。 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出版社必须坚持选题论证制度。选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图书质量,因此出版社需要召开选题论证会,对选题进行集体论证,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少数服从多数。 出版社还必须坚持责任编辑制度和编辑持证上岗制度。责任编辑一般由初审或复审者担任,每种图书必须且只能有一名责任编辑。担任责任编辑的人员,必须在两年内向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责任编辑注册手续并持有责任编辑证书。 校对是出版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出版社必须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二级校对及以上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一般图书的专业校对应不少于三个校次,付印样的通读应由责任编辑负责。 图书书名页是图书的构成部件之一,具有重要信息价值。出版社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执行。图书书名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主书名页又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扉页须载有书名、作者名和出版者名;版本记录页须载有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 出版社还须设立专门的图书质量评审部门或人员。评审部门应由具有出版专业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编辑人员和技术编辑人员组成,定期对本社新出版图书的质量进行认真审读、评议。 图书是为适应社会的文化需要而生产的,因此,图书质量的好坏要通过社会的检验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评估。社会监督机制通常包括各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出版行业协会监督、其他社会团体监督、读者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等方面。 为使图书质量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在图书质量检查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的出版单位和个人,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扬或者奖励。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以上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可以根据情节并处3万元以上罚款。经检查属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一年内造成两种图书不合格或者连续两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由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注销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请审读以上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

对于不能保证图书质量者的惩处有()等。A、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予以警告B、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可以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C、对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D、对不合格图书的具体责任者均处以罚款和行政处分E、1年内造成3种以上图书质量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3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问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2010年真题]  新闻出版总署制订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图书质量标准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即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和印制四项,各项中有的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有的则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图书内容质量的评判以《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符合规定的属于合格,不符合规定的属于不合格。  图书编校质量的评判以差错率为依据。在对图书进行编校质量检查时,每种书至少应检查五万字;若全书不足这个字数,则应检查全书;计算差错率的基数均以五万字为准。凡是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下的,编校质量为优秀;差错率在万分之二以下、万分之一以上的,编校质量为良好;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下、万分之二以上的,编校质量为合格;差错率在万分之三及以上的,编校质量为不合格。  图书设计质量的检查项目是封面和护封、函套。若它们全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其设计质量为合格;若全都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其设计质量为不合格。  图书印制质量符合国家出版行业标准《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规定的,为合格,否则就为不合格。  为使图书质量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国家还制订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在图书质量检查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的出版单位和个人,出版行政部门将给予表扬或者奖励。对内容质量不合格图书的行为人,一律给予行政处罚。对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六十天内全部收回(其中差错率在万分之六以下的,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出版行政部门对相应出版单位予以行政处罚——责令停业整顿,根据情节还可并处十万元以上的罚款。对一年内造成四种以上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或者连续三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由出版行政部门取消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注销登记,且不准其在三年之内再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单选题关于图书质量管理,下述不正确的是()。A图书质量管理包括所载内容和编校两个方面B图书质量的管理一般以内容和编校为管理重点C图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对图书质量起关键性作用D国家发布的图书质量管理法规和规章,体现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要求

问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照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2013年真题]  图书的使用价值在于其载有的精神文化内容。所以,图书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产品,与一般物质产品有本质上的区别,对质量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说,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印制三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各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其中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不合格。  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出版社必须坚持选题论证制度。选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图书质量,因此出版社需要召开选题论证会,对选题进行集体论证,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少数服从多数。  出版社还必须坚持责任编辑制度和编辑持证上岗制度。责任编辑一般由初审或复审者担任,每种图书必须且只能有一名责任编辑。担任责任编辑的人员,必须在两年内向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责任编辑注册手续并持有责任编辑证书。  校对是出版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出版社必须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二级校对及以上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一般图书的专业校对应不少于三个校次,付印样的通读应由责任编辑负责。  图书书名页是图书的构成部件之一,具有重要信息价值。出版社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执行。图书书名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主书名页又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扉页须载有书名、作者名和出版者名;版本记录页须载有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  出版社还须设立专门的图书质量评审部门或人员。评审部门应由具有出版专业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编辑人员和技术编辑人员组成,定期对本社新出版图书的质量进行认真审读、评议。  图书是为适应社会的文化需要而生产的,因此,图书质量的好坏要通过社会的检验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评估。社会监督机制通常包括各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出版行业协会监督、其他社会团体监督、读者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等方面。  为使图书质量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国家还制订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在图书质量检查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的出版单位和个人,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扬或者奖励。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以上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可以根据情节并处3万元以上罚款。经检查属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一年内造成两种图书不合格或者连续两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由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注销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多选题与图书内容、编校质量有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有()。A编辑持证上岗制度B编校合一制度C印制监督制度D出书后的评审制度E责任校对制度

多选题对于不能保证图书质量者的惩处有(  )等。[2008年真题]A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以上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B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可以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C对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D对不合格图书的具体责任者均处以罚款和行政处分E1年内造成3种以上图书质量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3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多选题以下属于保障图书质量的出版宏观调控机制中预报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是()。A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制度B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C重大选题备案制度D书号、刊号管理制度E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

多选题图书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质量与图书成品质量的关系是()。A四项质量均合格的图书,成品质量合格B只要有三项合格的图书,成品质量属合格C只要有两项合格的图书,成品质量属合格D仅有一项合格的图书,成品质量不合格E只要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成品质量不合格

多选题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关于图书质量管理,说法正确的有()。A内容、编校、设计与印制质量全部合格的图书才算合格B内容质量合格的评判依据是读者满意C图书的整体设计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其设计质量属不合格D对出版了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E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

单选题以下关于图书质量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B图书质量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C图书编校质量以差错率为依据D图书设计质量检查范围为图书的整体设计和封面、扉页、插图等各项设计

判断题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A对B错

问答题图书的使用价值在于其载有的精神文化内容。所以,图书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产品,与一般物质产品有本质上的区别,对质量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说,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印制三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各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其中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不合格。 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出版社必须坚持选题论证制度。选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图书质量,因此出版社需要召开选题论证会,对选题进行集体论证,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少数服从多数。 出版社还必须坚持责任编辑制度和编辑持证上岗制度。责任编辑一般由初审或复审者担任,每种图书必须且只能有一名责任编辑。担任责任编辑的人员,必须在两年内向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责任编辑注册手续并持有责任编辑证书。 校对是出版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出版社必须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二级校对及以上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一般图书的专业校对应不少于三个校次,付印样的通读应由责任编辑负责。 图书书名页是图书的构成部件之一,具有重要信息价值。出版社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执行。图书书名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主书名页又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扉页须载有书名、作者名和出版者名;版本记录页须载有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 出版社还须设立专门的图书质量评审部门或人员。评审部门应由具有出版专业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的编辑人员和技术编辑人员组成,定期对本社新出版图书的质量进行认真审读、评议。 图书是为适应社会的文化需要而生产的,因此,图书质量的好坏要通过社会的检验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评估。社会监督机制通常包括各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出版行业协会监督、其他社会团体监督、读者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等方面。 为使图书质量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在图书质量检查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的出版单位和个人,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扬或者奖励。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以上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可以根据情节并处3万元以上罚款。经检查属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一年内造成两种图书不合格或者连续两年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由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注销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请审读以上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

问答题76.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照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长期以来我国的出版行政管理主要由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负责实施。2001年国务院颁布、2016年修订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是有关出版工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行政法规。我国的出版行政管理制度围绕“法人准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市场准入"这四大准入制度体系而构建。国家规定,任何印刷品都必须由依法设立的出版单位出版。我国对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等出版物生产经营单位的设立实行登记制,对擅自设立这些单位或者擅自从事出版物出版、制作、印刷复制、发行业务的行为,国家要予以处罚。 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的管理主要依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来实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分为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新进入出版单位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在到岗前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否则不得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已经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应当在取得证书后6 个月内由所在出版单位统一申报职业资格登记。国家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包括对业务范围、重大选题备案、书号和刊号的管理。书号和刊号可以相互代替使用,禁止“一号多用”、买卖书号和刊号。对出版物的管理包括对出版物内容的管理以及图书质量的管理。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四项,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问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2011年真题]  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管理对象包括各种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和发行单位。  出版单位必须执行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出版物质量管理制度和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等。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部门规章对这些制度作了具体规定。如《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材料质量和印制质量四项。任何一种图书,只要其中两项的质量不合格,图书成品的质量就属不合格。就图书编校质量而言,编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三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应在自检结果公布之日起的60天内全部收回。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例,用万分比表示。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实有字数为准。图书编校差错包括文字差错、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格式差错。不同差错的计算标准不同,例如: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错误,每处计3个差错;正文中的一般性别字,每处计1个差错;数字用法不规范,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5个差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每处计2个差错。该文件还规定了对图书质量的奖惩措施,如对在图书质量检查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的出版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出版内容不合格图书的行为人要予以民事处罚,等等。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等文件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对出版物的印刷复制活动作了规定。例如:民营企业不得从事书刊印刷经营活动。出版单位委托印刷书刊,如果承印单位与出版单位不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必须依法与出版单位签订合同;如果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就不必签订合同。出版单位委托复制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应该出示出版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提交由省级新闻出版局统一印制的复制委托书。  国家对出版物的发行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设立出版物发行企业,都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查批准。国家对出版物的进口有专门规定,如出版物进口业务仅限国有独资企业经营,且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查批准。通过国际著作权贸易方式引进出版的各种出版物,其发行也须遵循国家关于出版物进口的规定。

多选题对于不能保证图书质量者的惩处有()等。A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予以警告B对出版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可以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C对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D对不合格图书的具体责任者均处以罚款和行政处分E1年内造成3种以上图书质量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3年之内不得从事出版编辑工作

问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照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2018年真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出版行政管理主要由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负责实施。2001年国务院颁布、2016年修订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是有关出版工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行政法规。  我国的出版行政管理制度围绕“法人准入、职业准入、岗位准入、市场准入”这四大准入制度体系而构建。国家规定,任何印刷品都必须由依法设立的出版单位出版。我国对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等出版物生产经营单位的设立实行登记制,对擅自设立这些单位或者擅自从事出版物出版、制作、印刷复制、发行业务的行为,国家要予以处罚。  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的管理主要依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来实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分为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新进入出版单位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在到岗前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否则不得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已经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者,应当在取得证书后6个月内由所在出版单位统一申报职业资格登记。  国家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包括对业务范围、重大选题备案、书号和刊号的管理。书号和刊号可以相互代替使用,禁止“一号多用”、买卖书号和刊号。对出版物的管理包括对出版物内容的管理以及图书质量的管理。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四项,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问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2008年真题]  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审批制,对印刷复制单位和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登记制。为了加强对出版物质量的管理,新闻出版总署于2004年颁布了修订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这个规章主要针对图书出版工作,与其他出版物的质量管理无关。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印制三项,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出版行政部门每年选取部分出版社的图书进行质量抽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  出版业的人力资源包括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人员。按承担工作任务的不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分为编辑人员、技术编辑人员、发行人员三类。一般来说,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的编辑人员,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受聘担任助理编辑,并可以担任出版物的责任编辑。新进入出版单位担任社长(副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或主编(副主编)职务的人员,除应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出版专业高级职业资格。

多选题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关于图书质量管理,说法正确的有(  )。[2018年真题]A内容、编校、设计与印制质量全部合格的图书才算合格B内容质量合格的评判依据是读者满意C图书的整体设计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其设计质量属不合格D对出版了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可以处三万元以下罚款E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