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设立客户评级主标尺时,商业银行债务人评级应最少具备7个非违约的级别、1个违约级别,并保证较高级别的风险大于较低级别的风险。( )A对B错

判断题
设立客户评级主标尺时,商业银行债务人评级应最少具备7个非违约的级别、1个违约级别,并保证较高级别的风险大于较低级别的风险。(  )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内部评级体系应能够有效识别信用风险,具备稳健的风险区分和排序能力,并准确量化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A.内部评级体系的治理结构,保证内部评级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B.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和零售风险暴露风险分池的技术标准,确保非零售风险暴露每个债务人和债项划入相应的风险级别,确保每笔零售风险暴露划入相应的资产池。C.内部评级的流程,保证内部评级的独立性和公正性。D.风险参数的量化,将债务人和债项的风险特征转化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等风险参数。E.IT和数据管理系统,收集和处理内部评级相关信息,为风险评估和风险参数量化提供支持。

客户评级主标尺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  )A.主标尺应该以债务人真实的违约概率为标准划分B.主标尺应该将违约概率连续且没有重叠地映射到风险等级C.风险等级的划分足够精细可以分辨不同类型的风险等级D.客户可以集中在单个风险等级E.违约率映射要综合考虑银行现有的评级和客户分布

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应构建较为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以下关于内部评级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对非零售风险暴露,同一交易对手可以有多个评级B.与非零风险暴露相比,零售风险暴露具有笔数大、单笔暴露较小、风险分散的显著特点C.对非零售风险暴露,债务人评级应最少具备7个非违约级别、1个违约级别D.对非零售风险暴露,债务人的每笔债项均应进行评级E.对非零售风险暴露,应建立非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分池体系

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应构建较为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以下关于内部评级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对非零售风险暴露,同一交易对手可以有多个评级B.与非零售风险暴露相比,零售风险暴露具有笔数大、单笔暴露较小、风险分散的显著特点C.对非零售风险暴露,债务人评级应最少具备7个非违约级别、1个违约级别D.对非零售风险暴露,对债务人的每笔债项均应进行评级E.对非零售风险暴露,应建立非零售风险暴露的风险分池体系

下列关于信用评级,说法正确的有(  )。A.在客户评级的方法方面,有专家判断方法和统计模型方法两种方法B.评级的主标尺通常由客户评级级别与对应的违约概率区间组成C.目前,国内大型银行主标尺级别的数量都在20个以上D.对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银行,银监会规定客户评级应最少具备7个非违约级别、2个违约级别E.债务人违约概率区间和每个级别客户的可能数量属于此消彼长的关系

债务人评级用于评估债务人违约风险,仅反映债务人风险特征,一般不考虑债项风险特征。违约债务人的违约概率为();商业银行可以设定1个违约债务人级别,也可以根据本银行管理需要按预期损失程度设定多个违约债务人级别。A、30%B、50%C、80%D、100%

关于模型评级,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模型评级是指运用总行统一开发的评级模型,经过模型初评和评级推翻,对客户违约概率进行计量,并得到评级级别的评级方式B、模型初评主要考虑客户层面财务和非财务风险因素C、采用“模型评级”方式进行客户评级时,评级人员应首先通过非零售客户评级系统(以下简称“IRBS”)进行测评,得到模型初评级别,再考虑评级推翻因素,对模型初始级别进行调整,确定最终评级级别D、模型评级结果不可以推翻

需提交贷审会审议的非零售客户评级业务有()。A、原评级为违约级别,新评级拟认定为BBB-级(含)以上的B、原评级为非违约级别,新评级在模型测评基础上向上推翻等级的C、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财务报表出具有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评级拟认定在A级(含)以上的D、超权限或突破制度报总行认定的

()是指运用总行统一开发的评级模型,经过模型初评和评级推翻,对客户违约概率进行计量,并得到评级级别的评级方式。A、分池评级B、贷款评分C、模型评级D、专家评级

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体系设计,要求债务人评级至少具备(),并且较高级别的风险小于较低级别的风险。A、7个非违约级别和1个违约级别B、8个非违约级别和1个违约级别C、6个非违约级别和2个违约级别D、7个非违约级别和2个违约级别

下列关于兴业银行非零售客户内部评级描述正确的是()A、内部评级等级按风险程度高低分为18个等级B、“A1-C6”17级为“非违约级”,违约概率逐级递增C、“D”级为“违约级”,违约概率为100%D、在兴业银行没有内部评级结果的客户列为“未评级客户”,内部评级状态显示为“E”

文档化管理第四十九条,商业银行应书面记录评级标准以及各级别的定义,至少包括()。A、评级方法和数据B、债务人评级和债项评级级别结构的确定依据及其含义C、债务人各级别之间基于风险的关系D、债项各级别之间基于风险的关系E、违约和损失定义

下列关于信用评级,说法正确的有()。A、在客户评级的方法方面,有专家判断方法和统计模型方法两种方法B、评级的主标尺通常由客户评级级别与对应的违约概率区间组成C、目前,国内大型银行主标尺级别的数量都在20个以上D、对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银行,银监会规定客户评级应最少具备7个非违约级别、2个违约级别E、债务人违约概率区间和每个级别客户的可能数量属于此消彼长的关系

风险评级结果或等级依据授信客户的预测违约概率划分,评级结果共计13个等级。其中,()级为非违约评级。A、1-7级B、1-8级C、1-9级D、1-10级

风险评级结果或等级依据授信客户的预测违约概率划分,()A、1-10级为非违约评级B、1级的客户预测违约概率可能大于1%C、7级的违约概率比8极高D、12级违约概率为90%

非违约客户风险评级由该客户预测违约概率决定,()A、评级结果从高至低分为10个等级B、评级等级越高预测违约概率越大C、11级的违约概率比12极低D、8级客户的违约概率均大于10%

多选题文档化管理第四十九条,商业银行应书面记录评级标准以及各级别的定义,至少包括()。A评级方法和数据B债务人评级和债项评级级别结构的确定依据及其含义C债务人各级别之间基于风险的关系D债项各级别之间基于风险的关系E违约和损失定义

单选题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商业银行债务人评级应最少具备()个非违约级别、1个违约级别,并保证较高级别的风险小于较低级别的风险。A4B5C6D7

单选题()是指运用总行统一开发的评级模型,经过模型初评和评级推翻,对客户违约概率进行计量,并得到评级级别的评级方式。A分池评级B贷款评分C模型评级D专家评级

单选题风险评级结果或等级依据授信客户的预测违约概率划分,评级结果共计13个等级。其中,()级为非违约评级。A1-7级B1-8级C1-9级D1-10级

单选题风险评级结果或等级依据授信客户的预测违约概率划分,()A1-10级为非违约评级B1级的客户预测违约概率可能大于1%C7级的违约概率比8极高D12级违约概率为90%

单选题客户评级管理中,农业银行非零售客户信用等级哪一级为违约级别?()Ac级Bc减级Cd级Dd减级

多选题下列关于兴业银行非零售客户内部评级描述正确的是()A内部评级等级按风险程度高低分为18个等级B“A1-C6”17级为“非违约级”,违约概率逐级递增C“D”级为“违约级”,违约概率为100%D在兴业银行没有内部评级结果的客户列为“未评级客户”,内部评级状态显示为“E”

单选题关于模型评级,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模型评级是指运用总行统一开发的评级模型,经过模型初评和评级推翻,对客户违约概率进行计量,并得到评级级别的评级方式B模型初评主要考虑客户层面财务和非财务风险因素C采用“模型评级”方式进行客户评级时,评级人员应首先通过非零售客户评级系统(以下简称“IRBS”)进行测评,得到模型初评级别,再考虑评级推翻因素,对模型初始级别进行调整,确定最终评级级别D模型评级结果不可以推翻

单选题非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体系设计,要求债务人评级至少具备(),并且较高级别的风险小于较低级别的风险。A7个非违约级别和1个违约级别B8个非违约级别和1个违约级别C6个非违约级别和2个违约级别D7个非违约级别和2个违约级别

单选题债务人评级用于评估债务人违约风险,仅反映债务人风险特征,一般不考虑债项风险特征。违约债务人的违约概率为();商业银行可以设定1个违约债务人级别,也可以根据本银行管理需要按预期损失程度设定多个违约债务人级别。A30%B50%C80%D100%

单选题非违约客户风险评级由该客户预测违约概率决定,()A评级结果从高至低分为10个等级B评级等级越高预测违约概率越大C11级的违约概率比12极低D8级客户的违约概率均大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