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为什么要用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两因素来讨论天文辐射年变化的纬向差异?

问答题
为什么要用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两因素来讨论天文辐射年变化的纬向差异?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是( )。①低纬太阳高度角较大,等量的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小,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多②低纬太阳高度角较小,等量的太阳辐射照射的面积大,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多③低纬太阳高度角大,经过大气的路程短,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少,地面得到的多④低纬太阳高度角小,经过大气的路程长,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少,地面得到的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高中地理《正午太阳高度》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6日 上午 辽宁省沈阳市 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十分钟左右;(2)结合地图完成教学;(3)条理清晰,重点突出;(4)学生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答辩题目1.在教学讲“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时,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地理规律?2.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引出新课小明家去年6月购买了一套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被前排楼房挡住了。家人感到很困惑,6月份看房时,房内阳光很充足,怎么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小明家分析一下原因吗?通过生活中出现的趣味问题,引出新课——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二)合作探究,掌握规律1.理解概念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思考:(1)什么是太阳高度?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2)试着在光照图上绘制正午太阳高度角。学生学习后,请一位同学上台绘制正午太阳高度角,教师评价并总结: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简称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在光照图上绘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首先要找出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过该地作切线即代表当地的地平面;画出直射光线,需要与地平面垂直,最后做出直射光线的平行光线。提问:结合上图,比较A、B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学生分析后得出: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2.探究规律活动一:展示“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学生描述图示时刻,全球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情况,并推测同一时刻,全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满足什么规律?学生总结之后,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想,教师展示“夏至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和“冬至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帮助学生理解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活动二:展示“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将学生分成三大组,分别为夏至组、冬至组、春秋分组,分别思考相对应节气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并找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地区。学生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及时评价并总结: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存在有规律的变化。(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思考问题:(1)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作有规律的变化,原因是什么?(2)解释小明家购买房屋中出现的问题?(四)小结作业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课下查找资料思考如何避免在买房时出现小明家同样的问题?能否通过准确计算解决这一问题?【板书设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时刻的纬度变化规律2.同一地点的季节变化规律【答辩题目解析】1.在教学讲“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时,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地理规律?2.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我国三亚市的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夏至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昼长小于北京。()

影响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是下垫面附近的热力因子,它们包括()。A、太阳辐射的纬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B、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C、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五校2014年11月半期考联考期间,福州市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A、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B、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C、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D、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在5月10日到10月10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绵阳的昼长一直比北京大B、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增大C、北京的昼长一直在增大D、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比北京的大

每年6月22日前后,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情况()A、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B、黑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低C、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D、黑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当黄赤交角减少时()A、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将减少B、各地正午太阳的高度的年变幅将减少C、各地昼长的年变幅将减少D、南北半球热量分配的差别将减少

乌鲁木齐(43°47´N)和台北(25°02´)比较()A、两地皆属于北温带B、乌鲁木齐夏至日的昼长大于台北,冬至日的昼长短于台北C、台北春分的正午阳光高度大于乌鲁木齐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幅相等,但昼长的年变幅不等

为什么要用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两因素来讨论天文辐射年变化的纬向差异?

当黄赤交角增大时,()A、热带与寒带的范围将减少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幅将减少C、各地昼长的年变幅将减少D、南北半球热量分配的差别将增大

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因素有()A、地理纬度B、太阳赤纬C、太阳视半经D、太阳入射角的大小

我国天文四季中,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春秋二季的昼长与正午高度角均介于冬夏两季之间。

某地纬度为30°N,春、秋分时,()。A、赤纬为0B、赤纬为23.5°C、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60°D、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90

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以下哪一项不是主要决定天文辐射能量的因素()A、日地距离;B、月地距离;C、太阳高度角;D、昼长。

单选题当黄赤交角增大时,()A热带与寒带的范围将减少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幅将减少C各地昼长的年变幅将减少D南北半球热量分配的差别将增大

单选题每年6月22日前后,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情况()A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B黑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低C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D黑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多选题某地纬度为30°N,春、秋分时,()。A赤纬为0B赤纬为23.5°C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60°D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为90

多选题乌鲁木齐(43°47´N)和台北(25°02´)比较()A两地皆属于北温带B乌鲁木齐夏至日的昼长大于台北,冬至日的昼长短于台北C台北春分的正午阳光高度大于乌鲁木齐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幅相等,但昼长的年变幅不等

多选题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因素有()A地理纬度B太阳赤纬C太阳视半经D太阳入射角的大小

单选题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以下哪一项不是主要决定天文辐射能量的因素()A日地距离;B月地距离;C太阳高度角;D昼长。

填空题春秋分太阳赤纬角δ=();太阳时上午9时的时角Ω=();北纬23°27′夏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hs=()。

填空题当太阳黄经为90°时,基多的昼长为()小时,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的昼长为()小时,南极中山站(69°22′S)的昼长为()小时(均不计太阳视半径和大气折光的影响)。此时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阳高度(),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

填空题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或地区,太阳辐射日变化大,因而土壤表面温度日较差就()。

单选题影响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是下垫面附近的热力因子,它们包括()。A太阳辐射的纬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B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海陆热力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C太阳辐射的经向差异、青藏高原与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多选题当黄赤交角减少时()A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将减少B各地正午太阳的高度的年变幅将减少C各地昼长的年变幅将减少D南北半球热量分配的差别将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