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该实验中的因变量、自变量分别是什么?

问答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该实验中的因变量、自变量分别是什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教师资格考试填在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实验中,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______, 在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实验中,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______,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在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实验中,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______,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将学生按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_____。

按学生的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组进行学习,这是( )。A.分层教学B.小组合作学习C.小班化教学D.复式教学

罗森塔尔等人研究发现,教师的___________对学生产生自动应验效应,这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应。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问题: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在教育、教学中将受到哪些启发?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师的能力。( )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8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1)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还是真实验设计? (2)该实验中的因变量、自变量分别是什么? (3)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份名单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名单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末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上面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哪些启发?

罗森塔尔效应证实了,受教师期望影响最大的是()A、幼儿园儿童B、小学低年级儿童C、小学中年级儿童D、小学高年级儿童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对这所小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测验后,将平日备受教师歧视的贫穷家庭的学生挑选出来,告诉老师,这些学生“很有潜力”。实际上,这些学生并非是根据智能测验,而是随机挑选的。可是,一学期之后,再次进行测验时奇迹出现了,那些挑选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和智力水平果真提高了,而且,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并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赞许的目光、肯定的眼神、令人喜悦的手势等给他们以鼓励,而这些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更真诚的尊敬、信赖和上进的信心与决心。如此日积月累,良性循环,就产生了上述期望的效果。罗森塔尔把这种作用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他擅长雕刻,曾用象牙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由于他倾注了生命,并与之结为夫妻)。请运用领导激励理论分析本案例。

罗森塔尔效应体现了教师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他们对某学校几个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言语能力与思维能力测验,然后分别从各个年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将他们的名单交给老师,虚报地说这些学生成绩优良,预示他们有可能比其他学生学得更好。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全体学生的一个随机样本,并不一定优于另外80%的学生。8个月后,他们再次对学生全体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这20%的学生成绩普遍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请阐述您从“罗森塔尔效应”中汲取的教育智慧,并谈谈这些教育智慧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抑或真实验设计?

问答题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哪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问题: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在教育、教学中将受到哪些启发?

问答题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学校,进行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事实上,名单上的学员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优秀,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谈谈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启示。

判断题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应。A对B错

问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名单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问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罗森培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名单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根据上述材料,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读完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感想,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单选题按学生的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组进行学习,这是(  )。A分层教学B小组合作学习C小班化教学D复式教学

单选题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半年后,这18名同学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教师的期望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影响巨大,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A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B罗森塔尔效应C榜样效应D高原现象

单选题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1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半年后,这18名同学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运用了()学习理论。A观察B强化C需要层次D成就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