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高层住宅筏形基础,基底埋深7m,基底以上土的天然重度20kN/m3,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kPa,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现场试验侧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kN,正方形布桩,桩径400mm,桩间距为1.5m×1.5m,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取0.95,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0.9,该建筑物基底压力不应超过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2009年真题]A428kPaB530kPaC558kPaD641kPa

单选题
某高层住宅筏形基础,基底埋深7m,基底以上土的天然重度20kN/m3,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kPa,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现场试验侧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kN,正方形布桩,桩径400mm,桩间距为1.5m×1.5m,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取0.95,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0.9,该建筑物基底压力不应超过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2009年真题]
A

428kPa

B

530kPa

C

558kPa

D

641kPa


参考解析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7.2条第6款规定,符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本规范第7.1.5条确定。根据第7.1.5条,计算如下:
①一根桩承担的地基处理等效圆直径de为:
de=1.13s=1.13×1.5=1.695m②面积置换率m为:m=d2/de2=0.42/1.6952=0.0557。
③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为:
fspk=λmRa/A+β(1-m)fsk=0.9×0.0557×600/(3.14×0.22)+0.95×(1-0.0557)×180=401.5kPa
④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fspk+ηdγm(d-0.5)=401.5+1×20×(7-0.5)=531.5kPa

相关考题:

某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00kPa,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ηd分别为0.3、1.6,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埋深2m,持力层土的重度为18kN/m3,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7kN/m3,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 A、207.7 B、240.8 C、243.2 D、246.2

匀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基础深度的地基载力修正系数为1.5,地下水位深2m,水位以上天然重度为16kN/m3,水位以下饱和重度为20kN/m3,条形基础宽3m,则基础埋置深度为3m时,按尝试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  )。 A、159kPa B、171kPa C、180kPa D、186kPa

某均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基础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为1.45,地下水位深2m,水位以上天然重度为16kN/m3,水位以下饱和重度为20kN/m3,条形基础宽3m,则基础埋深为3m时,按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  )。A.151kPaB.165kPaC.171kPaD.181kPa

某柱下独立矩形基础,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4-15所示。基础和基础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假定基底附加压力凡为P0为110kPa,黏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为3.36MPa。试问,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1.04(B) 1.14(C) 1.24 (D) 1.34

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尺寸为21m×32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直径为400mm,桩间距1.6m,按正方形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如图所示。[2012年真题]1.假定,试验测得CFG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420kN,②粉砂层桩间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β=0.85,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1.0。试问,初步设计时,估算未经修正的基底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240 B、260 C、300 D、330

某小区服务用房为单层砌体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0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由于基底为塘泥,设计采用换土垫层处理地基,垫层材料为灰土。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为75kN/m,力矩M为20kN·m/m,基础及基底以上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试问,灰土垫层底面处经修正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85 B. 95 C. 110 D. 120

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尺寸为21mx32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直径为400mm,桩间距1.6m,按正方形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假定,试验测得CFG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420kN,②粉砂层粧间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β=0.85。试问,初步设计时,估算未经修正的基底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pk(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240B 260C 300D 330

某高层住宅筏形基础,基底埋深7m,基底以上土的天然重度为20kN/m3,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测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kN。正方形布桩,桩径400mm,桩间距为1.5m×1.5m,桩问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取0.95,试问该建筑物的基底压力不应超过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428kPa B. 558kPa C. 623kPa D. 641kPa

某高层筏板式住宅楼的一侧设有地下车库,两部分地下结构相互连接,均采用筏形基础,基础埋深在室外地面以下10m,住宅楼基底平均压力Pk为260kN/m2,地下车库基底平均压力仇为60kN/m2,场区地下水位埋深在室外地面以下3.0m,为解决基础抗浮问题,在地下车库底板以上再回填厚度约0.5m,重度为35kN/m3的钢碴,场区土层的重度均按20kN/m3考虑,地下水重度按10kN/m3取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计算,住宅楼地基承载力fa最接近()。A.285kPa B.293kPa C.300kPa D.308kPa

某高层住宅筏形基础,基底埋深7 m,基底以上土的天然重度20 kN/m3,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 kPa,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复合地基,现场试验侧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600 kN,正方形布桩,桩径400 mm,桩间距为1.5 mX1.5 m,桩问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口取0. 95,该建筑物基底压力不应超过()。(A) 428 kPa (B) 558 kPa (C) 623 kPa (D) 641 kPa

某高低层一体的办公楼,采用整体筏形基础,基础埋深7.00m,高层部分的基础尺寸为40mx40m,基底总压力p=430kPa,多层部分的基础尺寸为40mx16m,场区土层的重度为20kN/m3,地下水位埋深3m。高层部分的荷载在多层建筑基底中心点以下深度12m处所引起的附加应力最接近以下何値?(水的重度按10kN/m3考虑)

某筏板基础采用双轴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已知上部结构荷载标准值F=140kPa,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下,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60kPa,双轴搅拌桩面积A=0.71m2,桩间不搭接,湿法施工,根据地基承载力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双轴)Ra=240kN,水泥土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fcu=1.0MPa,问下列搅拌桩平面图中,为满足承载力要求,最经济合理的是哪个选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1.0,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1.0,基础及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20kN/m3。,基底以上土体重度平均值γm=18kN/m3,图中尺寸单位为mm)(  )

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未见地下水,由荷载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基础埋深d=1.0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m=18kN/m3,天然孔隙比e=0.70,液性指数,IL=0.80,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平均重度γ=18.5kN/m3,基底荷载标准值为F=300kN/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最接近(  )kPa。(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A.224B.228C.234D.240

某矩形基础,长×宽为4m×3.5m,埋深1.2m,地下水位1.0m,地面以下0~0.8m为人工填土,天然重度为18kN/m3,0.8m以下为粘土层,孔隙比为0.80,液性指数为0.75,地下水位以上粘土层的天然重度为17.5kN/m3,地下水位以下粘土层的饱和重度为20kN/m3,已知从载荷试验确定的粘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修正后的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  )kPa。A.130B.150.1C.151.6D.153.4

圆形基础上作用于地面处的竖向力Nk=1200kN,基础直径3m,基础埋深2.5m,地下水位埋深4.5m,基底以下的土层依次为:厚度4m的可塑黏性土、厚度5m的淤泥质黏土。基底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为17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已知可塑黏性土的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3°,则淤泥质黏土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值(  )A. 20kPaB. 39kPaC. 63kPaD. 88kPa

某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0.72m,毛石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基底埋深为1.5m,无地下水,上部结构传至地面处的竖向压力标准组合F=200kN/m,地基持力层为粉土,其天然重度γ=17.5kN/m3,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55.0kPa。基础及其上覆土重度取20kN/m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规定确定此基础高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最小高度值最接近以下何值(  )A. 0.35mB. 0.44mC. 0.55mD. 0.70m

某老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宽度2.0m,埋深2.5m,拟增层改造,探明基底以下2.0m 深处下卧淤泥质粉土,fak=90kPa,Es=3MPa。如图所示,已知上层土的重度为18kN/m3, 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无地下水,试问,基础顶面所允许的最大竖向力Fk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某柱下扩展锥形基础,柱截面尺寸为0.4m×0.5m,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见图5-13。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假设bl为1.4m,试问,基础底面处土层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223 (B)234 (C)238 (D)248

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尺寸为21m×3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直径为400mm。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图5-14所示。设计要求经修正后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430kPa,假定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为18kN/m3,CFG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为450kN,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为0.8。试问,该工程的CFG桩面积置换率m的最小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提示:地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3% (B)5% (C)6% (D)8%

某建筑物,上部结构和箱基总重164000kN,基础底面尺寸为80m*15m,地下水位埋深为3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天然重度为y=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为ysat=19kN/m3,试问箱形基础埋深多少时,基底附加压力为零?

单选题柱基底面尺寸为3.2m×3.6m,埋置深度2.0m。地下水位埋深为地下1.0m,埋深范围内有两层土,其厚度分别为h1=0.8m和h2=1.2m,天然重度分别为γ1=17kN/m3和γ2=18kN/m3。基底下持力层为黏土,天然重度γ2=19kN/m3,天然孔隙比e0=0.7,液性指数IL=0.6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80kPa。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水的重度γw=10kN/m3)()A285kPaB295kPaC310kPaD325kPa

单选题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未见地下水,由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30kPa。基础埋深d=1.2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18kN/m3,天然孔隙比e=0.70,液性指数IL=0.8,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平均重度γ=18.5kN/m3,基底荷载标准值为F=400kN/m2,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最接近于()kPa。(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A220B240C250D260

问答题某建筑物,上部结构和箱基总重164000kN,基础底面尺寸为80m*15m,地下水位埋深为3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天然重度为y=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为ysat=19kN/m3,试问箱形基础埋深多少时,基底附加压力为零?

单选题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未见地下水,由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基础埋深d=1.0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m=18kN/m3,天然孔隙比e=0.70,液性指数IL=0.80,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平均重度γ=18.5kN/m3,基底荷载标准值为F=300kN/m3,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最接近()(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A224kPaB228kPaC234kPaD240kPa

单选题某均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基础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为1.45,地下水位深2m,水位以上天然重度为16kN/m3,水位以下饱和重度为20kN/m3,条形基础宽3m,则基础埋深为3m时,按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  )。[2019年真题]A151kPaB165kPaC171kPaD181kPa

单选题除岩石地基外,基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下列各因素中的哪几项有关()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Ⅱ.基础宽度Ⅲ.基础埋深Ⅳ.地基土的重度AⅠ、ⅣBⅠ、Ⅱ、ⅢCⅡ、Ⅲ、ⅣDⅠ、Ⅱ、Ⅲ、Ⅳ

单选题某条形基础作用上部荷载250kN/m,埋深1.5m,基底以上土的重度16kN/m3,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0kPa。满足承载力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基础宽度为()A1.5mB2.0mC2.5mD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