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999年,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超铀元素的发现,它有力地支持了“稳定岛”假说,原子293118X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A0B57C118D175

单选题
1999年,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超铀元素的发现,它有力地支持了“稳定岛”假说,原子293118X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A

0

B

57

C

118

D

175


参考解析

解析: 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据此可知该核素的质子数=118,质量数=293。又因为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该微粒中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293-118-118=57,答案选B。

相关考题:

具有相同的()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质子和中子数D.中子数

一种物质可定义为一种元素,则它的所有原子具有相同的A、原子量B、原子序数C、放射性D、中子数E、正电子数

不同中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 )。A.质子数B.电子数C.原子序数D.中子数

元素R的原子质量数为35,中子数为18,核外电子数是( )。A.16B.19C.17D.18

具有相同( )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质子和中子数D.中子数

元素是具有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A核电荷数;B质量数;C中子数;D电子数。

互为同位素的元素,其特性是()。A、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B、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同C、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中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等于中子和质子之和E、核外电子数等于中子与质子之差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序数与原子的()相同。A、核内质子数B、核外电子层数C、核内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一个原子核的核子数等于其()A、原子的轨道电子数B、质子数的2倍C、中子数的2倍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E、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原子量

原子的质量数就是()。A、原子的重量B、原子的质子、中子与电子数的总和C、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数的总和D、以上都是

元素是具有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A、核电荷数B、质子数C、中子数D、电子数

元素是指原子核里()相同的一类原子,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

具有相同的()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质子和中子数D、中子数

具有相同()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A、核外电子数B、核电荷数C、质子和中子数D、中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A、原子最外层轨道上的电子数目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C、原子的质子数D、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

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B、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某元素原子主量子数n为4的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该元素原子外层电子构型是(),未成对电子数为(),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式为(),该元素原子序数是(),它位于第()周期,第()族,最高氧化数()。

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不同。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

元素是对原子的归类,只有()相同的一类原子,才能称为同一种元素。A、电子数B、中子数C、核子数D、质子数

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有关。A、质量数B、电子C、质子和中子之间的比例D、中子数

单选题原子核的稳定性与()有关。A质量数B电子C质子和中子之间的比例D中子数

单选题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B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单选题互为同位素的元素,3其特性是()A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B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同C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中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等于中子和质子之和E核外电子数等于中子与质子之差

单选题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t德国)。下列关于Ds说法不正确的是()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BDs为超铀元素。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DDs为金属元素。

单选题一种物质可定义为一种元素,则它的所有原子具有相同的()。A中子数B原子量C放射性D原子序数E正电子数